作者: 吴熊和
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陆游有一百多首诗词“记梦”。其中有些梦境基于怀旧,如梦见平生交往的亲人师友,梦见曾经游历的名山大川,通都巨邑,园林寺院。有些梦境则纯粹植根于平时的悬念想象,如梦到长安潼关,华山敷水,甚至梦到唐人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北庭安西。后一类记梦,同陆游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恢复志向息息相关,大都围绕着“尽复汉唐故地”这个中心主题来进行的。《夜游宫》这首词也是记梦之作。陆游在梦中从军远征,铁骑纵横,西出雁门,直抵青海,封侯万里,立功绝域。这当然是陆游一生中从未实现并且绝无可能实现的,然而却正是陆游毕生为之奋斗而且梦寐以求、念念不忘的。这种记梦诗词,不是以梦怀旧,而是以梦写志。在梦为幻,在志为真。梦境为虚,心志为实。对陆游来说,是不乏独创性的以诗言志的一种重要方式。
此词上片为以梦言志、下片则梦后书愤。梦中梦后呈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与巨大反差。词中的梦境以大雪纷飞的西北边境为背景,笳声呜咽,军容威严,境界辽阔,气象宏伟,跃动着陆游献身报国、杀敌赴边的雄心壮志。梦后的现实,却是斗室寒灯,月斜漏断。凄凉孤苦的境地与壮志难伸、英雄老去的悲愤交织在一起,使平生追求并在梦境中一再闪现的理想境界顿时化为泡影。“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歇拍之句,又把词意推进一层。在梦中与梦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陆游最终申明本意:此身虽老,此志不渝。陆游尽管不满现实,但决不屈服于现实。这末了三句虽语含悲凉,但仍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气概,表现了陆游在逆境困境中的奋斗精神。
师伯浑是蜀中名士,与陆游有着相同的志向,但身世坎坷,有志不遂。乾道九年(1173),陆游赴嘉州路过眉山,二人始相结识。陆游在《师伯浑文集序》中说他初识师伯浑时,“一见,知其天下伟人。”淳熙元年(1174)春,陆游离嘉州,师伯浑饯之青衣江上。后四年,师伯浑卒。这首《夜游宫》当是淳熙元年二人别后四年间之作,具体时间难以确定。陆游把这首词寄给师伯浑,是志士之间互吐衷曲,共伸素志。因此写得质朴无华,明白畅晓,自然亲切。上片纪梦,令人神往。下片感慨,低回无已,句式相同,但情调各别。“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之句,足以沟通陆游与师伯浑二人共同的思想情绪,在双方的心底激起深深的共鸣。
上一篇:霍松林《夜泊水村》爱国诗词鉴赏
下一篇:程杰《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爱国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