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亚新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曹操
在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景物描写已随处可见,只不过涉笔所及,大多止乎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钱钟书先生因此曾说“窃谓《三百篇》有‘物色’而无景色”(《管锥篇》第二册613页)。到了建安,“叙景已多,日甚一日”(吴乔《答万季野诗问》),终于出现了中国诗史上第一首通篇写景的作品,这便是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出兵北伐乌桓。乌桓是汉代东北部的大患,乘汉末大乱之机不断侵扰边境,曾在建安十一年(206)破幽州,俘虏汉民十余万户。实行封建割据的袁绍集团被曹操击溃后,其残余势力逃奔乌桓。为了彻底消灭袁绍集团,安定北方,曹操决定北伐,经无终(今天津蓟县),从陆路出卢龙塞(今河北迁安西北,喜峰口至冷口一带),八月大破乌桓于白狼山,斩蹋顿,降者二十余万。九月胜利班师,经过碣石山时登山望海,写下了这首诗。
首二句点题直起,交待登临观海的地点。“碣石”,即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县北十五华里,秦皇岛西南四十五公里,东距渤海约十五公里。主峰仙台顶海拔695米,登上主峰,如身临霄汉,举目远眺,海光山色,尽收眼底,为古今观海胜地。秦始皇、汉武帝先后东巡,均曾登临此山。接着以“水何澹澹”四句描写观海所见。“澹澹”,水波摇荡貌,是大海无风时的情景。一个“何”字,写出刚刚见到大海时的惊讶、赞美之情。山岛竦峙,给人以坚定、倔强的感觉,有力地衬托了大海的雄伟,而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勃勃生机,也似乎在象征着大海的内蕴和精神。写海而兼及写山,不仅是实写眼前所见,在美学上也有其相互生发的意义。接着笔势一转,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景象,大海的辽阔和壮美在这一瞬间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示,诗人的惊讶、赞美之情也倏地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胸中不由得涌现出了一个无比神奇宏伟的想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辉煌的太阳、明净的月亮以及横贯苍穹的银河都仿佛出自大海的怀抱,大海仿佛成了孕育宇宙万物的母亲。以宇宙之大来衬托描写大海之大,其笔力的超迈,境界的雄奇,已到了难与伦比的地步。最后以“幸甚至哉”二句作结,二句为合乐时所加,和全诗内容无关。
全诗从“观”字着笔,处处写景,同时也在景中寄托着诗人的壮志豪情。诗人刚刚取得平定乌桓的胜利,在实现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意气是骏发的,心情是开朗的。同时,这年诗人虽已五十三岁,但他“不戚年往,忧世不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胸中依然激荡着自强不息、奋进不止的豪情。他脚下的碣石,是当年秦皇、汉武站立过的地方,秦皇、汉武的功业,对他自然也是一种无形的鼓舞,也许这时他正以二人的功业相期自许呢!因此,诗人“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眼前的自然景物都成了自己理想、人格、胸襟、抱负、豪情的化身。在建安诗人笔下,秋天景物大多画面暗淡,情调悲凉,而这首诗所描绘的秋景却摒除了萧条索寞的色彩。诗人不写草木凋零的一面,而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虽写了萧瑟秋风,但主要是为了表现秋风掀起大海洪波的壮阔景象。“日月之行”四句,吞吐宇宙,气宇不凡,更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昂扬斗志、雄伟气魄和崇高理想。这虽然不免包含着个人建功立业的动机,但应当说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对于积极的社会人生理想的追求,是为扫平割据、实现国家统一而奋其志,这在人心思治、人心渴望统一的时代,是体现着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趋向的。四句诗借用了汉赋的传统手法。司马相如《上林赋》有“日出东沼,入于西陂”之句,班固《西都赋》有“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之句,张衡《西京赋》有“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濛汜”之句,都是形容水域的开阔的,曹操随手拈来,加以融会,不露痕迹,写出了这篇精彩纷呈的作品。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词中,开始赞颂大海的壮丽,接着就联想到曹操的这首诗,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看得出对曹操北征乌桓的壮举、对统一北部中国的业绩及这首诗中所体现的胸襟气魄,都是表示了一定肯定的。
上一篇:陈毓罴《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爱国诗词鉴赏
下一篇:[宋]陆游《观长安城图》爱国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