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谢桃坊
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神州陆沉,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胡世将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句有“酹江月”,后借此为调名。胡世将此词用苏词原韵,继承和发展了其豪放的风格。南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胡世将受命宣抚川陕,在西北军事重镇担负抵御金人和西夏侵略的艰巨任务。次年秋,他在兴元(陕西汉中)川陕宣抚使院内,有感于国事维艰,以沉重的心情表述了对时局的批评,词中流露出深厚的爱国思想情感。
词以雄肆的议论起笔。东晋时桓温曾说:“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世说新语·轻诋》)这批评了王衍等人的清谈误国。“陆沉”即国土沦陷。当时中国北方地区已为金人所侵占,作者缅怀北宋时期镇守西北边陲的名臣范仲淹和韩琦。他们曾在庆历初年经略安抚陕西诸路,“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故天下称为韩范”(《宋史》卷三一二)。词引用这些历史事典试图说明:北方国土沦丧,目前没有韩范一样的重臣固守西北,为此深表忧虑。胡世将虽已负宣抚川陕的重任,却非常明智,不敢上比韩范,尽管他也是南宋初年抗金的有名将领。“长安”为汉唐故都,借指北宋都城东京(河南开封);“关西”指汉唐潼关以西的广大地区。这些地方都为金人占领了。由于作者收复河山的爱国情感强烈,所以每当边镇军中听到战马在清晨长嘶和胡笳在晚间悲凉的呜奏,都特别地心情激动,深感戎马倥偬,等闲白了少年之头。其实他这时仅五十六岁。“三秦”故地在陕西·带,,因楚汉相争时,项羽破秦军入关,三分秦关中之地而名。作者身在三秦之地,自然从现实的处境联想到汉代取关中之地而建立统一王朝的史事。那时风云际合,英雄辈出,而最有功绩的应推“汉家三杰”,即张良、韩信、萧何。他们运筹帷幄,决胜疆场,互相配合,完成了宏伟的事业。上阕的结句,意义没有充分表达,其隐含的意义是:目前国家多事之秋,却没有象“汉家三杰”那样的人物。这为什么呢?自然令人生起许多的叹喟了。
从对历史的反思中,作者引发出对时局,特别是对西北战争局势的批评。其批评的锋芒直指南宋的最高统治集团,表现了一位爱国将领的卓识与远虑。自公元1127年南宋王朝建立以来,随即遭到金兵乘胜南下的侵扰,战争连年不断,而当军民和爱国将领们奋起抗战,击退金兵之际,统治集团为着私利而酝酿着与金人和议。绍兴十年(1140)三月,胡世将曾多次断定金人必然渝盟,请求朝廷加强边地军备,可是朝廷唯恐不利于和议的进行而不采取有益的建议。这年五月,金人果然叛盟,兵分四路,向南宋大举进攻。其中由撤离喝率领之金军自河中(山西永济)直入关西,破永兴军,侵占凤翔。陕西一带州县官皆降。宋军在富平(甘肃庆阳)战争中惨败,陕右诸军皆被隔断在敌后。胡世将遣宋军三千人迎战,继遣各路军,外捍六路,内保四川,最后击退了金兵的侵略,保卫了西北。如果不了解当时西北宋金战争情况则很难认识此词下阕所表述的现实内容。
词的过变以感念辽阔的国土着笔。《史记·高祖本纪》云:“秦,形胜之国,带山河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后遂以“百二山河”借指汉民族的国土。就当时进行和议的情形而言,南宋统治者对于保卫国土之事极不重视,而镇守边地的将领却深感战争的威胁已迫在眉睫。“君门万里”,暗讽嘲统治者远处深宫,根本不了解实际态势,乞求和议而竟不发兵御敌。“六师”即六军,古代天子统率六军,此借指诸路抗金部曲。词在“六师不发”句下原有小字注云:“朝议主和”。显然作者是不赞成主和派意见的。这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统兵在外的将领们很快便见到宋军千群铁骑坐待金兵歼灭。在“铁骑千群都灭”句下原有小字注云:“富平之战”。这以悲痛的心情描述了富平惨败的情景。面对统治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爱国将领是感到义愤填膺的。汉高祖刘邦于创业之时极重视将才,韩信受到了“相国深荐,策拜登坛”(《史记·淮阴侯传》司马贞索引)的殊荣。古代王朝为表彰功臣而筑凌烟阁绘像以表示怀贤。在南宋初年,胡世将感到的却是:“拜将台欹,怀贤阁杳。”为此,使他怒发冲冠,忿不可遏。词写至此,情绪愤激,但忽然以拍遍栏干,独对夜空明月为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作者的心情极为复杂,似乎唯有皓月可以鉴临一片孤忠,可以听取一点幽怨。
此词有很强的现实社会意义,它融议论、叙事和抒情为一体,而且多用事典,虽然显得有些质实,但主题鲜明,情感充沛,识见深远,仍不失为一首爱国主义的佳作。胡世将只留下这一首词。它出自一位抗金的爱国将领之手,甚为难得,尤足珍贵。从它我们可以见到一种可贵的民族精神。
上一篇:吴锦《酒边一首为一瓢题扇》爱国诗词鉴赏
下一篇:黄墨谷《酹江月》爱国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