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常国武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弃疾
这是一首追往叹今的著名小令。上片回忆青年时代生擒叛徒张安国、率领万众义军渡江南归的往事,遣词造语,雄健密丽,又以“燕兵”两句对仗,渲染当年这一可歌可泣的敌我双方追击、还击的场面,为下片作充分的铺垫。换头两句,承上启下。往事已矣,人已老大,即便使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春风,也不能将髭须染黑,让自己重新恢复青春。这是一层意思。当年呕心沥血,写成洋洋数万言的讨平敌虏的论文(指《美芹十论》、《九议》)上奏朝廷及执宰大臣,然而今天却徒然换得了退隐园田的结局,这是第二层意思。两层意思,既概括了作者南归后备受排挤、迭遭打击的经历,也表达了他壮志未酬、年华已逝的悲愤。上下两片,形成强烈的对照;结拍两句,又自成今昔对比,都是采用典型的反衬手法。
解放以后,稼轩词的研究者对此词上片的理解颇有分歧:
一是本事问题。有个别论者认为上片写的是辛弃疾初次奉表南下而非后来献俘南归之事,其理由为一、第二句有一个“初”字;二、当时农民起义军的生活必然十分艰苦,战士不可能都穿上如此阔绰的“锦襜(chān,即锦制战袍)”;三、《宋史》稼轩本传明言“金将追之不及”,证明金兵与辛弃疾等人率领南归的起义军之间并未正面发生过战斗。对此,笔者认为:一、“渡江初”不能理解为“初渡江”,“初”在这里只能作“当初”解,亦即用以回顾此次渡江前的一段经历。况且此词题目明言“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辛弃疾等人初次奉表南下,过程十分顺利,并未发生过什么惊心动魄的事情,与第二次活捉叛徒、献俘南归之举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二十余年后作者追忆这段往事,自不可能舍大取小,弃重就轻。二、征之当时义军的实际生活情况,当然没有条件尽穿锦檐。然而夸张乃是文学作品常用的手法之一,实际生活未必然,文学描写都可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李白《越中览古》有“义士还家尽锦衣”之句,陈陶《陇西行》有“五千貂锦丧胡尘”之句,皆是其例。三、写诗不同于写史,诗完全可以在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渲染和夸张。此词战斗场面的描写,正应作如是观。
二是对“燕(yān)兵”一联的理解问题。大约有以下几种解释:一、因五代期间割据幽州的刘仁恭,其部队编制中有“银胡都”之名,所以认为“燕兵”即北兵,指辛弃疾所率义军。此说大谬。因为这样解释,此联上下两句就全写辛军,犯了诗家最忌的“合掌”之病。二、“燕兵”、“汉箭”均指金兵,因为金主完颜亮兵败采石,退据扬州,部下用乱箭将他射杀,这是一种“助汉之义举”,所以得称“汉箭”。此说尤谬,不仅一联皆写金兵,犯了“合掌”之病,而且用“汉”来指代少数民族,古代作品从无其例。因此正确的解释应是:上联指金兵佩“银胡”(银色的箭袋)乘夜进行追击,下联指辛部清晨以“金仆姑”(箭名)加以还击。
上一篇:王锡九《鸣蝉满树读《离骚》》爱国诗词鉴赏
下一篇:周笃文《鹧鸪天》爱国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