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塞上闻吹笛》原文|注释|赏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①,月明羌笛戍楼间②。
借问梅花落何处③,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 释
①胡天: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②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
③梅花:羌族乐曲名,是“梅花落”的简称。
·导读入境
高适,三十一岁时北游燕赵,且于燕地从军。他性格豪放,立功边塞的愿望十分强烈。先后有三次边塞生活的体验,所以他四十余首边塞诗大都为直抒所历所感的作品。
这首诗写的是边塞战士生活的一个片断: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季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这时,悠扬的羌笛声不知从哪座戍楼里传了出来……。那不是非常熟悉的“梅花落”吗? 梅花,故乡的梅花啊! “梅花落”响在何处呢? 风传笛曲,仿佛那落梅的花片,随着阵阵微风,纷纷扬扬,一夜之间带着它的香气,洒满关山……。
·赏 析
这首诗的基调是开朗、壮阔的。首句用“雪净”、“牧马”、“明月”造成一种边塞中少有的平和安谧的气氛,构成一幅宁静的边塞月夜图。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之句,与“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落何处”其意相近,但高诗更为巧妙之处是将“梅花落”三字拆开,嵌入“何处”二字,从而构成一种雪景,同时又围绕笛声展开联想,描绘出落梅缤纷的景象。“月夜实景”与“落梅虚景”配衬得是那样的和谐,完美。从而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诗人的情呢? 由羌笛声“梅花落”想到梅花。边塞没有梅花。眼前的雪早已融化,但所见的只是苍茫的草原。梅花落在何处?或者就在故乡。一缕乡思在心头潜滋暗长了,但很快又隐没在眼前这虚实交错的开阔的景色里了。给人的感受不是愁怨,而是壮美;不是低沉,而是豪迈。
·思考题
1.你怎样理解“情景交融”,结合这首诗体会体会并试作简要的分析。
2.诗人巧用“梅花落”,其妙处何在?
上一篇:王翰《凉州词》原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杜甫《后出塞(其二)》原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