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面不用镜,布施不用财。
端坐念真相,此便是如来。
这首小诗谈的,是禅家十分重视的发现自性寻找真我的问题。“照面不用镜,布施不用财。”这两句奇兀警拔,因为它完全与人的正常认识相对立。不用镜子来照面,拿什么来照面呢? 只能是自己的心。这里,“面”指的是真实的自我,亦即自我的最高的精神实体,“镜”指的是外物。我们永远无法借助外物来认识那个真实的自我,真我的发现必须靠我们自己向内心求索。一位盲人访友,临别时朋友让他带上一盏灯笼,说这样别人就不至于撞着他。提着灯笼的盲人偏偏与别人撞上了。“你没见我的灯笼吗?”“你的灯笼早已灭了。” 想借助于别人来照亮自己是不行的,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必须有一盏灯。而这,也就是真如佛性。“布施”指以财物施舍于人。既然是布施,按常理就必定用“财”,为什么诗中说不用财呢?原来,佛家对布施有其独特的理解。据 《大智度论》三三,布施有两种:舍财济人为财施,说法度人为法施。禅宗的理论来源之一的 《维摩经·菩萨品》 中便有弃财施而主法施的记载:长者子善德曾设大施会,期满七日,维摩诘告诉他:“当为法施会,何用是 (此) 财施会为! …… (法施) 谓以菩提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断一切烦恼一切障碍一切不善法。”若只为求功德而行善、财施,则其善行都是虚伪的。崇信佛法的梁武帝接见东土禅宗初祖达摩,问:“朕建寺养僧,有何功德?”达摩毫不客气地答: “并无功德!”所谓禅,最忌夸张与炫耀。默默地法施,才能臻于禅境。
“端坐念真相”,这是对不用镜、不用财的“照面”、“布施”的正面说明。“端坐”的“端”,既指形体之端正,也指意念之专一。“端坐”亦即坐禅。“真相”犹言“本来面目”,即本来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未出生前即已埋在内心里的纯真人性,亦即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真如佛性。它出自禅宗的经典著作《坛经》,又称“主人翁”及“无位真人”。浙江丹丘瑞严寺师彦禅师是唐代有名的严头禅僧的高足,他在石上坐禅时通常只是默默地坐着,但偶尔也会大声自言自语地说着“主人翁”,然后自己问答: “张开眼睛”、“是”、“将来也不被骗”、“是,是”等等,如此一连串反复地自问自答,是高深的禅境。人不论是谁,都骑在A、B两者身上。A为“自我”,B是叫唤A的自己,即“本我”。A是外在的、众所周知的,而B则是内在的,存于A的深处。所以,AB之间对话愈多,其人格愈丰富。临济禅师有一天对弟子说:“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出入汝等面门,未得证据者看吧”——在你的肉体内,存在着超出时空的真实的人性,它进出于你的全身,倘若你尚未找着它,那么就快点看吧。无位真人活生生地进出于我们的毛孔,但我们却无法感觉到它的存在,所以必须超越感觉的经验,且不离开感觉的经验,亦即需要另一种经验 (坐禅,即“端坐”)才能感觉到。句中的 “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念,而是“看”,即凝视自己,这样才能和自己心里的另一个自己相会。而一旦把自己和被看的另一个在心里的自己融为一体,便成了主人翁、无位真人,便得到了 “本来面目” (真相),“此便是如来”,这时的你便成了最高的精神实体如来了。这就是《坛经》所描绘的:“迷人若悟心开,与大智人无别。故知不悟,即是佛是众生; 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性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 ‘我本元自性清净。’ 识心见性,自成佛道。”“若向身中觅自身,即是成佛菩提因!”
上一篇:禅诗《灵岩寺响屧廊》原文|赏析
下一篇:禅诗《玉泉庵》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