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
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
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在刘禹锡的人生理想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倾向,即融儒入佛,佛儒合一。在这首诗的序言中,他认为学习儒家《礼》与 《中庸》的最高境界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而这种境界也正是禅的悟境,所以他觉得习禅是学儒的起点,在儒家经典中同样可以领悟到人生的奥秘,回归到纯真的“初心”。基于这种思想,刘禹锡对儒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对人生也有了一种新的体验。如此诗,即使面对令人销魂的送别,他也超然处之。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被贬为朗州司马时。诗序云:“开士(僧人尊称)君素偶得予于亲所,一麻棲草,千里来访。”可见君素上人不是本地人,而在千里之外。“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首二句描写自己住处的偏僻荒凉,表现自己身世的冷落孤独。被贬期间,诗人远离人群,偏居深巷,与秋草相伴; 行人罕至,蓬门闲闭,幽静清寂。而君素千里相访,叩响柴门,给静寂的陋室带来了一点生机。“独”字照应“唯”字,暗示诗人在人世中虽然孤独,但在佛界中却是充实的,只要是同道人,即使远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这种对照,使前二句在寂冷的气氛中又透露出几分孤傲和清高。三、四句表现他们相聚的快乐和言谈的洒脱:“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问法”,探讨佛理。“无言”,即无言之法。禅宗认为,佛在人心,但向己求,不应借助于任何语言和文字。《圆悟心要》卷下: “若心境双寂双忘,绝知见,离解会,直下透彻,即是佛心,此外更无一法。”对这种无法之法,刘禹锡在原序中有一个十分精妙的比喻:“夫悟不因人,在心而已。其证也,犹暗人之享太牢,信知其味而不能形于言闻于耳也。”真是彻悟之言。三、四句的欢快气氛形象体现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他虽然难容于世,但却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一片与佛同在的自由世界,在那里他能得到快乐和安慰。
“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五、六句一宾一主,以虚写实。从虚处说,这是一组喻象,水因为风吹而荡起波澜,珍珠则不会因为尘埃而失去光泽,比喻诗人和君素自立于人世、一尘不染的高洁人格。从实处说,这是在写送别场面。诗人送客江边,望着在萧萧秋风中荡起的波浪,想着君素将乘着小船随着波浪飘向远方,便用 “珠非尘可昏”来相互勉励。这二句笔法十分巧妙,它将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饱含哲理,又富有情韵。
“来去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末二句抒发他们同在佛界、永不分离的超迈情怀。《顿悟入道要门论》 云: “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中毕竟空寂,即是常不离佛。”在那寂然虚空的佛境中,无物无我,无生无死,又何有来去之别呢?来即是去,去即是来,只要心不离佛,他们便时时在一起,又何须为分别而悲戚伤神呢?世人最难受的是离别,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而在悟道人心中,离别却是这般洒脱轻松,难怪宋黄彻赞叹道:“梦得云:‘来去皆是道,此别不销魂。’东坡云:‘古今正自同,岁月何必书?’此等语皆通彻无碍,释氏所谓具眼也。”
上一篇:禅诗《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原文|赏析
下一篇:禅诗《赠别宣上人》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