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在猿啼外,门开左涧涯。
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
望远云长暝,谈空日易移。
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
寇准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曾两次为相,力主抵抗辽军的进攻。《苕溪渔隐丛话》称寇准所作“诗含思凄惋,盖富于情者也。”这首《题巴东寺》诗,表面上是纪游,实际上是一首言佛论禅的诗。
诗的前四句,写巴东寺座落在高山峻岭之上的地理形势。综观全诗,可知诗人不是登临前的远眺,也不是登临中的近视,而是“凌绝顶”后的回顾。“寺在猿啼外”,写寺院地理位置的高峻。高山之巅,常人不易到达,而寺院周围连善于攀援的猿猴也不愿光临,可见其高。“门开左涧涯”,写寺院地理位置的险要。“左”,即附近。寺院院门的附近,就是峭壁深涧,以显其险。“山深微有径”,写佛寺远离尘世。从山顶望去,寺院处于深山丛岭的环抱之中,只能影影绰绰地看到有一条小径与尘世相通。“树老半无枝”,写拱围佛殿的树木。这些树木,皆老干枯枝。可见佛寺历史的悠久。经此映衬和烘托,巴东寺更显得巍峨庄严和明净清幽。前四句的写景,是诗人于山顶寺中所见所闻,诗篇用十分简净的笔墨,渲染了阒寂静谧的氛围,把巴东寺这个佛界净地轮廓分明地凸现出来,并传达出一种不无虔敬的肃穆之感。
五、六两句由前四句写景转为讲述禅理。“望远”承接上面的眺望。当俯视人寰之际,油然而生迥然尘表、托意玄远的想法,十分自然。“谈空”,指论禅。“空”是佛教的一个重要论点。佛家认为: 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有它各自的因和缘,事物本身并不具有任何常住不变的自性,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大智度论·五》中有 “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名为空。”《般若心经》里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话。“云长暝”、“日易移”,皆言时光流逝之速。这里既是称赞巴东寺是理想的参禅修行场所,又是写僧人之心态。俗虑既除,观赏自然山景,讲论禅理,不觉日移星转,自得其乐。
最后两句,更进一层写巴东寺是理想的佛界境地。“金马”,是神名。《汉书·郊祀志下》:“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今云南昆明市东有金马山,山上有神祠,相传即汉时祭金马神的地方。“白莲”,指白莲社,亦称莲社。 晋代慧远法师在庐山东林寺集慧永、 慧持、 道生辈及名儒共123人,建誓于弥陀佛像前,同修西方净业。因该寺内植白莲,故称为白莲社。《释氏要览》:“彼院多植白莲,又弥陀国以莲华分九品次第接之,故称莲社。”“金马”、“白莲”在这里用以代指著名的佛教寺院和有影响的祭祀活动。最后两句意为,不要去追求“金马”、“白莲”一类著名佛寺和净土,巴东寺就是参禅修行的理想地方。这两句也透露出禅者应有的清静绝尘的心态:只要自己去除俗念,则世界也无往而不是清净之所了。
巴东寺并不是什么著名古刹,而这首歌咏巴东寺的诗作却抓住其特点,以凝炼简洁的笔墨,写出一个静寂幽深的意境。禅者以山林为第一静修处,诗人突出巴东寺的地理形势,充分描绘其高峻险要,创造出清幽之景、深邃之境。它既是寺院风光的写照,又是诗人禅心禅意的透露。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上一篇:禅诗《题崇福寺禅院》原文|赏析
下一篇:禅诗《题开元寺》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