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处秋泉声,至今犹在耳。
何尝梦魂去,不见雪山子。
新月隔林时,千峰翠微里。
言忘心更寂,迹灭云自起。
觉来缨上尘,如洗功德水。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长安做官时。“准上人”是诗人钦仰的一位僧人朋友,居住在终南山中。诗中描述了自己梦中与这位挚友相会的情景。
头四句写离别后的忆念。“别处秋泉声,至今犹在耳”两句,是写曾于深秋与准上人相见之事。诗人另有一首《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当是写那次相会。回忆相见,不写交谈款洽,而只撷取相别时无言的刹那; 相别不述双方感情的深厚和神态的不舍,而只写自然界的泉鸣,有两重用意。一是暗用东晋高僧慧远虎溪送客事。慧远居庐山东林寺,送客不过溪。一日与诗人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共话,不觉逾溪。刹时山虎骤鸣,三人大笑而别。而这位准上人送别诗人时,也到了泉水边上。诗人这样写是在暗示准上人是位如慧远一样的德行高尚的僧人。二是象征双方的情谊和心境像秋天泉水般的澄明清澈。所以,离别时这清朗的景色和泉鸣,才深深地印在记忆之中,永难忘怀。“何尝梦魂去,不见雪山子”,是写对准上人的思念。一别之后,诗人无时无刻不梦魂萦绕,对方的音容笑貌,总是浮现眼前。“雪山子”,是佛教典故。传说释迦牟尼的前世曾在雪山上修行,被称为雪山大士或雪山童子。这里指在深山修行的准上人。在诗人看来,准上人也是一位如同佛陀的高僧。头两句铺垫,后两句破题。正因时时相忆,故有 “梦寻”之举。
本是梦寻,按说其后应写与挚友相会的热烈场面,但诗人却反跌一笔,转为描写山中景色。一钩新月初上,隔林与人遥遥相望,这既点出刚刚入夜的时间,又渲染了清明空朗的景物特点。而青翠的山间岚气,笼罩了千峰万峦,一派茫然。看似喧宾夺主,实则隐含禅意。禅宗修行讲究不假思索、不假言语,在对自然物的观照与融合中直入底蕴,直接领悟至高的宇宙真谛。而这种清明空朗而又迷茫浩渺的景色,正是诗人初入禅境、无思无虑、空无所依的心灵写照。由此顺势带出 “言忘心更寂,迹灭云自起”两句。“忘” 与 “寂”、“灭”与 “起”,是两对因果关系,而前后两句之间也以因果纽带连结。此时此刻,精神活动已不借助语言,当然进入辽阔无际的空寂状态。心如虚空,则不仅来此所经之路,而且一生行迹亦了然无踪,只余眼前所见的云落云起,无心翻卷。正是在梦境中,诗人达到了无障无碍、不沾不滞、无所不在的境界,真正悟到了禅家三昧。
末二句借写梦醒后帽上之缨为露水打湿的情景,表达诗人领悟佛法后的喜悦。既然睡梦中悟到真谛,那么醒后看到已湿的帽缨,自然联想到这是刚才在西方极乐世界时,为八功德水所浸过。佛教传说,极乐世界的池中盈满八功德水。这种水具有澄净、甘美、除饥渴以及长养诸根等八种品性,因而得名。经过梦中神游,作者可谓在精神上已脱胎换骨、得道成佛了。
上一篇:禅诗《栖禅暮归书所见二首》原文|赏析
下一篇:禅诗《次韵朱昌叔》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