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路滑如苔,多少人从半岭回。
不是老僧空傲世,世人自不上山来。
这是何梦桂写给友人的一首诗。何梦桂在宋朝,官至大理寺大卿。宋亡元兴之后,累征不应,筑室于小西源,整日参禅悟道,不问世事。从这首诗中可知,那时人们对他多不理解,认为他孤高傲世。于是,他便以此诗作答。
禅宗一向认为“真如”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明白地表达出来的,所以常用比喻、隐语等去启发人。“南山有路滑如苔”,何梦桂也是以攀登南山来比喻参禅悟道的全部过程。禅宗 (北宗) 的领袖神秀曾留有“屈、曲、直”三字遗嘱,在北宗看来,实现这个由屈至直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需要长期坚韧不拔的苦苦修行;而传说中达摩祖师面壁,更达九年之久,连小鸟在其肩上筑巢也不知道,可见修行之艰难。神秀又有偈语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认为只有经过天长日久的苦修,才有可能获得正果。所以,何梦桂在这一句诗里,一方面肯定登上南山(即修行悟道)的路是有的,但同时又指出这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而是时刻都像走在溜滑的青苔上,每一步都充满着困难和危险。因为正如《法华经》所说的: “汝等莫得乐居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香味触也,若贪著生爱,则被所烧。”佛教要求人们将对饮食、金钱、美色、名望和安逸等等的欲望统统抛弃。“要藏如六龟,防意如城。”(《法苑珠林》卷八十四)可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食色,性也。”那种遏制情欲、甘守淡泊的修行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忍受的,所以,很自然地出现了“多少人从半岭回”这种半途而废的现象。面对这一现象,何梦桂心中颇有感慨:“不是老僧空傲世,世人自不上山来。”并不是我何梦桂故作孤高傲世之态,而是你们受不了苦难的磨炼,不肯坚持苦修而和我一起登上佛家之“山”啊!是的,僧侣们那种既闲适而又清苦,既高雅而又寂寞的生活,使得人们对佛家极乐世界,先是向往,最后却又往往望而生畏。何梦桂这首七言绝句,揭示的正是大多数人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态。
这首诗,以南山之路的艰险比喻修行过程的艰难,以山下山上来比喻尘世与修行悟道两个不同的世界,贴切、生动、形象,很具说服力,使人读后即能明了其中三昧。同时,它的一、二两句以形象道出,三、四两句藉议论生发,很好地体现了宋诗在注重形象刻画的基础上“以议论为诗”的艺术特色。
上一篇:禅诗《题孤山寺石榴花示诸僧众》原文|赏析
下一篇:禅诗《题广喜法师堂》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