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红梅,秋菊
(《冬夜杂咏》前三首)
1960年12月
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红梅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注释:
《冬夜杂咏》——共12题26首。这组诗中的有关诗作,最早发表在《诗刊》1962年第一期上。全组诗赞颂了人民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以及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坚强精神。
青松——松树。因松树四季常青,常被喻指坚贞不移的志节。
红梅——梅花的一种,是中国文人喜欢吟咏的对象。
秋菊——菊花,在秋季绽放。古代神话传说中,秋菊又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
赏析:
1958年,苏联提出与中国共建长波电台和海岸联合舰队的建议,这两项损害中国主权的建议,遭到中国方面的拒绝。到1959年,中国国内发生了严重自然灾害,加之“左”的错误,造成我国经济的巨大损失,国际上又面临美国的威胁、中印边界的冲突等,一时内忧外患。然而,就在这危急时刻,苏联却在1960年7月照会中国,撤走全部1390名专家,撕毁343份合同,废除257项科技项目。这种“落井下石”的做法,让身兼外长的陈毅非常愤慨,他于1960年冬夜写下了这组诗。
《青松》是《冬夜杂咏》的首篇,诗人看似写松,实则写人。松树刚正不阿、四季常青、傲立风雪、绝不卑躬屈膝的禀性恰恰是那个特定环境下中国人民不畏封锁、不惧困难、遇挫弥坚的精神写照。诗人上联写实,用“大雪压青松”起句,突出了当时环境的险恶、形势的暴虐。次句中的“挺且直”,则是诗人用比兴的手法来比拟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的刚强性格:愈是大雪压境,愈是昂首挺立,决不低下高贵的头颅。下联写虚,“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有两层意思:一是坚信中国人民一定能够走出“冰雪”的困境,迎来春光明媚的春天;“冰雪”消融之时,“青松”高贵品质则能进一步显露;二是寓指中外反动势力必会像眼前的冰雪一样消失,中国人民必定像青松一样地傲立在世界的东方。诗人在诗中用青松喻中国人民,用青松的气节象征中国人民敢于直面困难、永不低头的浩然正气,读后令人感动。
《红梅》一诗的结构与《青松》相似。“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点明了当时恶劣的环境。既然是“隆冬”,那么飞雪、寒流也会一并到来,百花当然是绝迹了。这两句既是写实,也是写虚,从反面衬托出当年“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危险境地。毛泽东同志也在1961年的《卜算子·咏梅》词中,用“已是悬崖百丈冰”来比喻当时的困境。诗人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笔锋一转,用红梅象征中国人民,用“不屈服”三个字,把中国人民不畏严寒、勇于抗争的坚强秉性勾勒出来。“树树立风雪”则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奋勇抗击围堵的勇气和信心。“树树”隐藏着一个“众”字,突出了“梅花”不是一支独放而是千株齐绽;一个“立”字,是诗人用拟人手法,让中国人民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意志跃然纸上。
《秋菊》一诗写了困难来临前的一段时光。秋菊绽放在寒冷的秋意中,隆冬已经不太远了。我国与苏联交恶始于1958年,“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最能体现当时的情景。诗人用“秋菊”喻中国人民,用“风霜”喻中外反华势力,一边是“重重恶”,一边是“能傲霜”,形成强烈对比,更加凸显了中国人民抗击困难的意志。“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则是诗人直抒胸臆,道明中外反动势力的围堵是压不垮中国人民的!最后一句既是设问,又是反诘,是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宣战。
《青松》、《红梅》、《秋菊》,是《冬夜杂咏》的前三首,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大雪”、“隆冬”、“秋寒”中不惧困难、勇于抗争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一组大气凛然的正气歌。
上一篇:陈毅《雪夜行军》诗词赏析
下一篇:陈毅《题《高松图》》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