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 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 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 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 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 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 海尘新生石山下。
丰富的想象,是写好一首诗的条件之一。尤其是作为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想象更是他经常运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屈原写《离骚》,就曾经想象自己上天入地,追求理想的境界与人物;李白也曾经把奔腾不息的瀑布,想象为“银河落九天”。李贺继承了前辈诗人的优良传统,在他的诗里发挥了奇妙的想象。如《秦王饮酒》中的“羲和敲日玻璃声”,就十分奇特。这里录的《天上谣》是一首游仙诗。在这首诗里,作者也运用了神奇的想象,虚构了一个天上的乐园,以反衬当时社会的黑暗混乱,借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是把天河想象为一条真正的河流。大意是,天河夜里在转动,而星星也好象在天河里回转漂荡,流动的云彩是天河中的水,他们虽然流动,却发不出水声。在这里,“银浦”就是天河,为的是前后句对举而不致重复。“学”字传神地写出了它们既象水又不是水的真实。这两句是刻划天上的环境。至此,我们好象看见诗人在仰观夜晚的天空,他看着转动的天河、漂荡的星星和流动的云彩,在沉思:究竟天上有些什么东西呢?那里和人间是一样的吗?
这时候,一些古代的神话、传说,一起涌进了他的脑海。他看到了广寒宫里的桂树,上面开满了喷香扑鼻的桂花,这些桂花正芳香馥郁,还没有到落下的时候(“玉宫桂树花未落”);而月宫里的仙女,却正在采摘桂枝,让它垂挂在自己系玉佩的带子上(“仙妾采香垂佩缨”)。这简直就是一个神仙的世界,诗人自己也飘飘欲仙,要到那里去遨游一番了。
他看到: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女仙)把窗户上的帘子卷了起来,窗户上照进了曙光。而窗户外面有一棵桐树,上面还有小小的青凤鸟在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曲(“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而天上的男仙人诸如王子乔,却自由自在地在那里吹笙;他的笙特别长,好象一根鹅毛管一样,龙也在听他的呼唤,在云烟之中耕犁,种上仙草(“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这一切,引起了我们诗人极大的羡慕和向往。因为这样美好的生活和诗人所处的现实相比,实在是有霄壤之别。现实的生活是如此的黑暗、污秽、混乱;而天上的生活是如此的高洁、悠闲、快乐。这怎能不使人感慨万端呢!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是进一步想象仙女的穿着和生活。“粉霞”和“藕丝”是形容两种颜色。前者是粉红色,后者是藕白色。仙女们穿着藕白色的裙子,佩着粉红色的绶带,在青洲仙境里漫步。她们那轻盈的步子,随风飘动的丝带,就仿佛在翩翩起舞。她们一边漫步,一边在摘取春天的兰花。无疑,这些芳香的花草可以增添她们的佩饰,使她们更加芳洁、馨香。
以上八句是诗的主体部分,描写了天上众仙的生活。
最后两句“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是作者的感慨。作者顿时从想象中清醒过来,感叹人间光阴的转瞬即逝以及沧海桑田的不断变化。用这两句作结,有着深刻的哲理意义。“羲和”是神话中给太阳驾车的神,“能走马”,比喻太阳运转象马跑一样快。仙人们能叫时光飞逝,结果是天上一天,人间千年。瞧,原来的沧海现在在石山下扬起了尘土,变成桑田了!人世间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太剧烈了,何如天上宁静、淡泊呢。
有人说,《天上谣》是李贺讽谏皇帝羡慕神仙生活而作的,说的都是虚无漂渺之境。不过,我们纵观全诗,却没有看出诗中有多少讽谏的意味,有的倒是诗人对天上生活的激赏和赞美。皇帝看了这首诗,大概也不会就此罢弃自己求仙之道吧?不管怎样,这首诗的想象是丰富的、奇特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贺诗歌的风格和面貌来。
李贺是一位青年诗人,仅仅活了二十七岁。但他露出了惊人的才华,对中唐以后的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过他毕竟生活经历并不丰富,有些想象也有脱离现实之处。如他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中开头两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就是与真实情况很不相符的。端州砚工采石,不在高山之巅,而在江边山麓的坑里,唐时也是这样。把砚工想象为踏天割云,是不符合实际生活的,显然,这是由于李贺并不了解采石情况的缘故。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点教训,想象的奇特,必须要有现实生活的基础,才能给人一种艺术的美;而当它一离开生活的真实,即使能一时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读者,最终还是会遗笑于大方的,作诗的人应该对这一点特别谨慎。
上一篇:《众香庵赠自休长老·清·钱谦益》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天香·金·景覃》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