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历史散文·国语·《越语》上《勾践灭吴》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遂使之行成於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於天王,私於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於王,大夫女女於大夫,士女女於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沉金玉於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 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 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将不可改於是矣! 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 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己;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於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於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毉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官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於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於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於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於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威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吾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於囿,又败之於没,又郊败之。
夫差行成,曰:“寡人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 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勾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 余何面目以视天下乎?越君其次也!”遂灭吴。
这是一篇记述文。它生动地记述了春秋末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之后退保会稽,卑事于吴,经过二十年的生聚教训,终于灭吴复国的过程。这是一个有名的历史事件,寓有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长期流传在口头上和各种形式的记载中。
根据《史记》里面的《吴太伯世家》和《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吴国是周部族古公亶父(周太王)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的后裔;越国是夏禹的后裔,其始祖为少康之庶子无余。这两个国家,都兴建于长江流域下游以南的太湖流域地区,直到春秋时期都还是弱小的国家。长期以来,吴国附庸于强大的楚国,越国又受到吴国的控制。春秋后期,他们的事迹才被人们所注意、所称道,从而在历史上显示出了他们的存在和地位。前494年,吴王夫差大举伐越,进军于夫椒,打败了越国,越王只以残存的五千人退保会稽。本文所记述的勾践复国灭吴的事件,从这里开始写起。
由于《国语》的记事、记言大多没有明确的年代线索,所以初读本文的人,认为本文所记事件是在很短时间内发生的。实际上,从勾践退保会稽到前473年夫差自杀吴亡,中间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勾践失败后,用文种、范蠡的计谋,为保存越国社稷,向吴国乞降;夫差不听伍员之议,接受了勾践的要求,使勾践卑事三年,并对他加以宽宥和信任。夫差雄心勃勃,北上中原争霸,伐鲁、伐齐、伐晋,勾践乘机在国内发愤图强,休养生聚,准备雪耻复国。前482年,夫差率精兵参加黄池之会,与晋定公争霸,国内只留下太子友及老弱将士把守,于是越国兵分两路乘机侵袭吴国。范蠡等沿海溯淮,堵绝吴国后路,掳太子友;勾践自溯入吴,焚姑苏台。夫差在黄池得知后,不仅不立即返回营救,反而杀死报信者,继续与晋争为盟长,直到订盟后才回国攻越。此时吴国大势已去,只得向越求和。之后,吴国连年灾荒,又不做击越的准备,于是勾践在文种策划下兵分三路进攻吴国,吴国败北。前476年勾践为麻痹吴国而攻楚;次年出其不意地进攻吴国,前后围困吴都三年之久,直到前473年夫差被迫自杀,才最后灭掉了吴国。《国语》里《吴语》一卷、《越语》两卷,从不同的角度记述了两国相互怨恨攻伐的史实,但内容各有侧重和详略,史实也不尽相同。只有合起来阅读,才能得知其史实的大致过程。两国攻伐变化的事实生动地告诉人们:骄傲自满,不听忠言,轻敌麻痹,坐失良机,就会导致失败;依靠人民,艰苦奋斗,加强战备,选好战机,就能取得胜利。这个历史事件所蕴含的鲜明对比的经验教训是颇能给后人以借鉴的。
本文没有详细记述勾践雪耻复国的具体过程,也没有记述两国攻伐征战的具体情况,而是以该事件的发展因果为线索,截取片断事实以记言为主而联缀成篇,这在先秦历史散文中是别具一格的。
本文按照事件本身的自然发展,有次序、有重点地进行记述。按照事件发展的过程,本文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第一个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引领全篇。以下所有的记述都是以此为基点而生发出来的。韦昭《国语注》说:“山处曰栖。”“栖”字点明勾践是被夫差打败而困守在会稽山上的。勾践向三军“号令”的几句,集中、简括,表现了他败后知耻、求贤复国的急切心情。文种“进对”,有意抛开勾践的词锋,旁敲侧击,颇含对勾践以前的种种作为的不满。但勾践的巧妙回答:“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一方面自我解嘲,一方面对文种表示了敬重和信赖,真是妙语夺人。因此,“执其手而与之谋”,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这样写,既为全文所述复国灭吴铺了底,伏了线,也为下部分文字正面记述文种之谋搭了桥。
文章的第二至第四三个自然段,是本文的第二大部分,主要记述文种向吴求和的情况,着力地表现了文种的外交才能。伍子胥的政治远见,太宰嚭的受贿误国,也从中表现了出来。作者通过三人不同的言论反映出了不同的立场、品德和性格。语言简洁明快,抓住了重点,突出了主流,不蔓不枝,读后可以了解全部求和过程。文种作为战败国的使臣,在强大的敌国君主的面前只有卑顺谦和,并极力表现出对对方的敬畏。因而开头几句虽是一般外交场合的客套,却特别切合他的心情和身份。为了保全越国社稷而不遭亡国之祸,他恳切地表示:“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於王,……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率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可说是卑顺到了极点了。但“若以”以下数句,却语意陡起,另辟新意。他明确地表示:“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沉金玉於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卑中有亢,表现出越国顽强抗敌、誓死拼搏的精神。这样,“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就给吴王夫差在许和与否上摆出了利弊,使之慎重抉择。特别“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以下几句,语锋急转,进一步从吴国的利害立论说之以大义,动之以利害,用以打动夫差的心弦,刺激他思考并定夺。这一席语意转折迭出、感情波荡起伏的外交辞令,实在优美、动人,怪不得夫差“欲听与之成”了。伍子胥则从吴国利害出发,挺身而出,斩钉截铁地大叫“不可!”这是对文种言论的反击,也是对吴王夫差“欲听”态度的否定。下面的“谏”言可谓义正辞严,句句千金。伍子胥首先从吴越两国“仇雠敌战”的关系上立论,然后又从两国同壤水居、习性相同上分析,这对夫差当时雄心勃勃意欲北上中原争霸,未尝不是一个有力的抗阻。因此,他虽然明确有力地提出“君必灭之! 失其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但吴王夫差还是没有接受。正在这个时候,越国软硬兼施,内外夹攻,用财贿美女买通了吴国的内奸太宰嚭。这个在诸侯间复杂斗争中经常出现的事,居然决定了吴越两国的命运。太宰嚭向夫差的“谏”言“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虽然只有两句,就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记载的宋楚泓之战时宋襄公“不重伤,不禽二毛”一样迂腐,却居然也打动了吴王夫差的心。因此,“夫差与之(文种)成而去之”。这既揭露了太宰嚭的受贿误国,也表现了吴王夫差的骄傲、短见和愚蠢。作者所记述的三人之言都为后文勾践复国灭吴埋下了伏线。三人的话,各代表着不同的立场和身份,语言简明而含意深刻,能够引人思考,在写作上也下过一番剪裁和提炼工夫。
文章第五第八四个自然段是本文的第三部分,具体地记述了越王勾践经过艰巨的生聚、教训,最后依靠国民的力量终于复国报仇的情况。这是全文的重点,比起其他部分来,记述得最生动、最详尽。这里的四个自然段按事件的自然发展顺序层层递进地记述和联缀起来,时间上几乎囊括了勾践报仇复国的全过程,前后总共有二十多年。记述者抓住了一根主线,贯连始终,虽然千头万绪、缤纷烦乱,但读者了如指掌,毫无杂芜之感,这全靠记述者剪裁和提炼的工夫。
第五自然段写勾践失败后向国民的检讨,语意是诚恳的,所述是实际的,因此就取得了国民的谅解。勾践以实际行动向国民请罪。他“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对国民极尽全力地进行了安抚。然后卑躬屈己,役事夫差,派三百人到吴国去做臣仆,自己也做了夫差的“马前卒”。这些行动,对团结民心安定国家有重大意义。他的忍辱负重,也定然会得到国民的同情、支持和爱戴。勾践的语言,朴实中肯,三层意思用“於是”、“然后”联结起来,使记述层次清楚,井井有条。其中“寡人请更”一句,是勾践向国民请罪的中心,既痛心地自责以前,又自信地预示以后。“於是”以后的所为以及下面文字的记述,都从“更”字上生发出来。
“勾践之地”以下一个自然段记述了《左传》所说的勾践“十年生聚”的情况和过程。开头六句写勾践国家的疆界,好像语意突兀与前后文字连结不上,实际上这正是行文有变化,避免了平淡和呆板。这几句的插入,旨在说明当时的越国不仅人少,而且国土也很小了,因而勾践要想报仇复国、战胜强敌是极为困难的。但勾践从国情实际出发长期坚持自力更生,树立了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这样写正是突现了勾践。勾践向“父兄昆弟”表示的誓言,除了自责自谦,就是决心繁衍人口。文中记述的种种措施,就集中围绕这个中心,表现了他与国民血肉一体的实际行动。他关心国民疾苦,尊敬国内名士,和国民一起积极地发展生产,并“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国家富强,“民俱有三年之食”。这里,详记人口繁衍的措施,略记生产发展的情况,有实有虚,实虚相间,也是很高明的手法。
“国之父兄请曰”以下一自然段,集中地记述了《左传》所说“十年教训”的具体情况和过程。如果上一段还侧重于客观记事,这一段则主要通过记言来表现。这里行文又有了变化,避免了文字的平铺和板滞。“父兄请”已经表明国民具有了报仇复国的愿望和要求。其中,“今越国亦节矣”一句,既是对上文所述“生聚”的肯定和回映,又暗点了记事时间的推移,使记述事件的线索条理分明地延续下来。在这情况下,勾践“教训”的重点是加强国民的国耻观念,激励国民的复仇斗志,坚定国民的必胜决心,并向国民加强纪律教育。但文章记述这一史实不是采取直叙其事的方式,而是通过记言,即勾践与“国之父兄”之间的对话来体现其教训过程及成效的。第一次“父兄”请求伐吴时,虽然提到了国民的国耻观念,但重点立足于“今越国亦节矣”上,因而勾践没有答应。但他不正面向“父兄”提出问题,只是一再自责。这话含意是很深厚的。“父兄又请曰”,一个“又”字,不是同时的“又”,而是很久以后的“又”,表示了时间的进展。这次的“请”,用“父兄”的话反映了越国内部上下的亲密关系,也显示了勾践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民“视君犹父母”的情况下,“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复仇的决心和要求极为强烈。面对这种情势,勾践允许报仇复国,并因势利导乘机对国民进行正面教育。“乃致其众而誓之曰”以下的“誓辞”,首先从自己与吴国治军的不同上提出有利条件:吴国“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言下之意,越国的多年“教训”,已使国民增强了国耻观念,兵力虽少,但是很强大的、无敌的。接着,进一步加强纪律教育,树立胜荣败耻的观念,强调“旅进旅退”的统一指挥和有赏有罚有原则。这样记述,虽然不能全面反映勾践“十年教训”的情况和过程,但却突出了“教训”的中心和效果,使读者可以预感到:报仇,灭吴,复国,已经是必然的事。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得更为简洁。记述者没有记述备战情况,只写“国人皆劝”的参战情绪,“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人人决心杀敌,誓死灭吴,以参战为荣,视死如归。接着,也没有具体记述战争的过程,而是简括地写出由于“国人皆劝”,因而势如破竹,长驱直入,节节胜利,直抵夫差的老窠。如前所述,勾践由攻吴到灭吴经过三四年时间,这里用“是故”、“又”、“又”连缀起来,表现了事件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作者对勾践报仇复国的赞扬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它简洁地记述了勾践报仇复国的结局,是全文的尾声。有趣的是夫差在接连失败之后向越国求和的口乞,几乎和当年越国向吴国求和时一样。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在前后照应和鲜明对比中表达了深含褒贬的意图和讽刺嘲笑的意趣。勾践的回答,更富有洋洋自得的情趣:“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是对夫差讽刺、讥笑和挖苦了。勾践从自身的经历中接受了教训,用委婉的语言拒绝了夫差的要求。虽然夫差再次恳求,作者没有记述勾践的回答,仅以“遂灭吴”三字结束了全文,从而使文章矫健峭拔,戛然而止。事实上,吴王夫差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自杀而死的,这更能引起读者对整个勾践复国灭吴事件的深思。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勾践灭吴》一文,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表现艺术看,都很有成就。它用简洁的语言抓住事件的主流和发展线索,囊括着具有广阔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历史事件的基本面貌,有重点、有层次地记述下来,使读者不仅从中知事,而且由事喻理。如果没有集中、概括、选择和提炼的写作素养和深入进行艺术构思的能力,这是很难完成的。具体记述时,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从而向读者展示有关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形象从而吸取历史教训,与同期其他的散文相比较,它有了新的发展。
上一篇:诗歌·王冕诗《劲草行》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下一篇:乐府民歌《华山畿》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