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和古代神话·古代神话·山海经《黄帝擒蚩尤》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大荒北经》)
(据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本)
《山海经》是现存我国最古的地理书,主要记载古代传说中的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此书文字古朴,很少纂改,保留先秦资料比较可靠。原题夏禹、伯益所作,实际上,当出于春秋战国人之手,秦汉间有所附益,经过刘向、刘歆父子整理,又经晋人郭璞作注。全书共十八卷,记述山川、道里、部族、物产、天文、历法、神话、巫术、医药、科技、风俗等,多及异物和神奇灵怪,保存了我国丰富的古代神话、宗教、祭祀等资料,内容广博宏富,涉及上古时代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鲁迅说它是“古之巫书”,今之研究家更誉为“一部难得的上古时代的百科全书”。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及《山海经校译》可参考。
神话是原始人最初构想的以神格为中心的幻想故事。它产生于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是原始思维和原始人世界观的综合反映。神话是人类语言、思维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它不仅是孕育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的摇篮,也是给我们以崇高艺术享受的精神滋养品,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我们民族光辉的过去,也可以在更高的阶梯上建造自己多彩的今天。
就题材和内容说,神话大体可分自然神话和社会神话(人文神话)两大类。自然神话一般产生较早,偏重于解释自然现象或征服自然;社会神话则偏重于解释社会现象,反映社会生活和斗争。但两者又互相渗透包容,如征服自然的神话,也往往夹杂社会斗争的内容。
这里选的《山海经》的四则神话,《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是自然神话;《鲧禹治水》和《黄帝擒蚩尤》则属于社会神活。
《精卫填海》是《山海经》保存的神话零片标准的模式之一。开头两句记精卫这种异鸟所居住的发鸠山和山上特产的柘木,然后记异鸟的形状和它的叫声。它的形状像乌鸦,是花脑袋,白嘴壳,红足爪,鸣叫的声音是“精卫、精卫”,人们便叫它做精卫。古人说“山鸟自呼名”便是这个意思。再下去记叙小鸟的来源:小鸟是从炎帝的少女女娃变来的。女娃去东海游玩,不小心被大海的浪涛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所以才变做精卫鸟。精卫鸟现在作些什么呢?最后两句便叙写它的所作所为:它常常去西山衔了微木细石来,投向东海去,要想填平曾经淹没她的大海。整段神话的记叙都是这样朴质无华,最后两句虽是整段神话的重心,却也未加任何渲染。整段文字叙写虽然简单,但却给人刚健有力的印象。
神话所展现的小鸟和大海,成为鲜明的对比。从人们理智上看,小鸟所做的工作当然是徒劳无益;但从感情上看,沧海固然浩大,然而小鸟那种想要填平沧海的气概却比沧海还要浩大,此其所以为悲壮,为值得令人赞美。人和大自然进行的斗争,从古到今,有能够战胜的,也有未必能战胜的,精卫填海神话所展示的就是未必能战胜的一例。然而靠了精卫那种无比坚决的志愿,人们也不得不相信沧海终有一天会被它填平。此其所以为激励人心,为具有“永久的魅力”。
《夸父逐日》神话,也是一个和大自然竞争未胜的悲壮故事。神话所展示的,是夸父的无比的英雄气概,竟敢去追赶太阳,和太阳赛跑,最后夸父虽然因为止不住口渴在半路上牺牲了,但他那勇往迈进、凌厉无前的精神,却是深深激励人心一直令人向往的。
这段简短的记叙文字,对于追赶太阳的夸父并没有直接去描绘他的身体形貌,只从“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几句话的暗示,便使人充分想像到夸父是如何硕伟壮大,确实堪称“巨人”,这比直接描绘有力多了。
这段神话,有一段异文记在《大荒北经》中,内容与此大略相同。只是说夸父住在北方大荒的一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山上,耳朵上悬挂着两条黄蛇,手里把握着两条黄蛇,是炎帝后裔后土的孙子,和这段神话略微有些不同,可以作为补充。
结尾说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林就是桃林,也就是《中次六经》所说的“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的桃林。毕沅的说法是可信的。这里产生一个问题:夸父逐日神话,是否有象征意义存在?如果有,那又是什么?
原始先民为了用简单的事物说明巨大的问题,在他们创造的神话中采用象征手法不足为奇,中国和外国的神话故事中每每有之。夸父逐日神话肯定有它象征的意义,但究竟是象征什么却不能确切知道,只能就我们所能理解的去加以推测。然而也是众说纷纭。其中之一说夸父追日是为了寻求光明和真理。
他的口渴,说明他寻求光明与真理急需广博的知识和巨大的力量,然而像黄河、渭水那样丰厚的知识渊泉和威力也不足以解除他的口渴,他还要到北方去喝大泽的水。没有跑到他就在中途牺牲了,弃下的杖化为桃林,结下累累鲜桃,是为给后来寻求光明与真理的人解除口渴。这就是目前我们所能推测理解的夸父逐日的神话的象征意义。
《鲧禹治水》只有六句话,四十二个字,就把四位神人参加的活动和父子两代的斗争全都忠实完整地记录下来了,没有一字一句是浮词泛语。开头“洪水滔天”四个字,突如其来,宛如今天电影序幕的特写镜头,使之笼罩全文,作神话人物活动的有力背景,更是凌云健笔。两千多年前的古人能对神话作出如此完美的记录,真是像马克思评价希腊神话时所说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文中“鲧窃帝之息壤”的“帝”,自然是天帝,中国古代神话有众多的天帝,天帝又是谁呢?笔者小作考证,认为应是黄帝。因为《海内经》明明记载着:“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是黄帝的孙子,这里的“帝”应该便是黄帝。息壤是一种生长不息的土壤,只须掰下一小块就可以积山成堤,因而是神话的宝物,能用以堙塞洪水。这里鲧的形象大有类于希腊神话的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盗窃天帝神火,鲧盗窃天帝息壤,目的都是为了拯济世人。他们都遭到严酷的惩罚,得到了相同的命运。普罗米修斯被锁在奥林匹斯山上,让秃鹰来啄食他的心肝;鲧被杀戮在羽山的郊野,经过三年尸体都不腐烂。到此为止东西方两位尊神的情况就略有不同了;普罗米修斯展现的是他崇高伟大的献身精神;鲧展现的却是他还继续在作坚韧不拔的斗争。“鲧复(腹)生禹”,这就是他斗争的结果;“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这就是父子两代人共同斗争取得的胜利。东西两大相似神话所显示的情景,在激励人们斗争意志方面,东方的这段神话似乎更有足多者。
《黄帝擒蚩尤》是黄帝和蚩尤战争的中坚战。这场战争,规模宏伟,旷日持久,从神话中反映出来的原始社会这两大部族的斗争,实在具有史诗般的气概。即以本段所写黄帝擒蚩尤而言,也是异同多端,众说杂出,从战国到唐宋时代,增生未已。本段所写则是它的梗概,也是写得极简明扼要的,在不满五十个字的记叙中就把这场战争的轮廓鲜明地勾画出来了。
由于是神话,作战双方所施行的都是神通法术,所调遣的都是具有神通法术的天神,看来几乎便是一部《封神演义》的缩影,当然,较之于《封神演义》,这里所写却要朴质多了。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派遣去对付敌人的大将,是生有翅膀的应龙。“应龙畜水”,打算用水来做进攻的武器,这也正是龙类的擅长。不料蚩尤却请来风伯雨师,纵起一场大风雨,以水攻水,使“畜水”的应龙也招架不住。最后,黄帝才从天上调遣下他的女儿魃来,风雨一下止住了,于是擒杀了蚩尤。神话所写,黄帝代表正义,蚩尤代表凶残邪恶,最后胜利让给了代表正义的黄帝。
此外,作为蚩尤,也有民间寄予的同情,那同情便表现在蚩尤遭擒杀以后的传说多端。如说宋山枫木之林,是蚩尤抛弃的桎梏所化(《大荒南经》);又如说东平郡寿张县有蚩尤冢,“民常十月祀之”(《皇览·冢墓记》);又如说“解州盐泽,卤色正赤,俚俗谓之‘蚩尤血’”(《梦溪笔谈》卷三);又如说“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述异记》卷上);等等。都可以见到群众对这个失败英雄所寄寓的同情和哀思,是否由于蚩尤是地域的祖神呢?
从以上几则神话的论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神话虽然零散,却十分丰富。它的最大特点是神话人物的历史化。黄帝本来是神话人物,却有大量古史传说丰富着他,甚至司马迁的《史记》把他列为《五帝本纪》的首篇,成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和第一代皇帝。神话传说的历史化在文化史上是普遍现象。“历史化”在西方神话学中谓之“爱凡麦化”(E——uhemerize),这是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哲学家爱凡麦提出的理论。他认为神话中的人物本来都是历史上存在过的帝王或英雄。神话中含有史迹,神话是历史神化了的结果。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就是把神话作为信史来记载的。不过中国神话的历史化比希腊要猛烈得多,它甚至把历史因素渗入神话的结构中去,整个改变了神系而为帝系,以致中国汉族神话中没有像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那样以宙斯为首的完整的神系,却有着大致人化了的“帝王世系”。人们不把神话解释成历史,而把业经改造的古代神话当作“历史”予以接受。大约由于我国农业文化的早熟,比较注重实际,又有早期“史官文化”的发展,排斥了宗教文化,也与儒家以孔子为首的“不语怪力乱神”而比较重视理性主义有关。这也绝不是说我国典籍中的古代神话缺乏幻想,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都是绚丽多彩,很有气势。但汉族神话比较重视生产经验和人的因素,也是一大特点。我国汉族洪水神话《鲧禹治水》虽然可能比较晚出,但能突破“再造人类”的原始模式而开辟新境,人并没有逃上“方舟”或避之“葫芦”,洪水也没有自动撤退或被上帝召回,而是被神化了的英雄采用人的方式从事工具劳动,经过长年艰苦劳动而“治平”的。因此《鲧禹治水》是全世界百多种洪水神话中最优秀的一种(参见杨公骥《中国文学》)。即使在自然神话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化的情况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也都集中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灵魂与远古文化的精粹,保留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励我们发挥更大的潜能作用,在文化史上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重要价值。
上一篇:散文·苏辙文《黄州快哉亭记》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下一篇:诗歌·秋瑾诗《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