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历史散文·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义不帝秦》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湣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湣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 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召而见之於先生。”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於将军。”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辛垣衍许诺。
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於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於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鲁连曰:“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於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辛 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余,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於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斮之。’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 畏之也。”鲁仲连曰:“然梁之比於秦,若仆耶?”辛垣衍曰:“然。”鲁仲连曰:“然,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待吾言之。昔者鬼侯之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於牖里之库百曰,而欲令之死。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于筦键。摄衽抱几,视膳於堂下。天子已食,退而听朝也。’鲁人投其籥,不果纳。不得入於鲁。将之薛,假涂於邹。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於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故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然且欲行天子之礼於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俱据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 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於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曰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 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於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本文题目是后人加上的。文中所记是发生在公元前259—前257年邯郸解围事件中的一个重要插曲。题目不仅概括了全文的中心内容,而且对这一事件作出初步评价,说明鲁仲连主张“义不帝秦”,是坚持正义,威武不屈,敢于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宝贵品格。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秦围赵之邯郸——辛垣衍许诺”),写在邯郸被围的情况下而坚持“义不帝秦”的鲁仲连主动提出争取会见主张“尊秦为帝”的辛垣衍;第二部分(“鲁仲连见辛垣衍而无言——不敢复言帝秦”),写鲁仲连与辛垣衍的一场辩论,鲁仲连反复引譬,陈说“尊秦为帝”的危害,终于说服辛垣衍;第三部分(“秦将闻之——终身不复见”),写事件的结局和尾声,邯郸解围,鲁仲连功成不居,拒绝封赏。
第一部分,开头交代形势,提出事件的起因,揭示种种矛盾。在赵国长平受挫、邯郸危急之际,秦、赵这组矛盾中是秦国占绝对优势。当赵国向魏国求救时,魏王采取两面手段:一方面名义上使晋鄙领兵救赵,另一方面却又派辛垣衍劝赵“尊秦为帝”,实际上就是向秦投降。这不仅反映出“唯秦雄天下”,“帝秦”似已势在必行这个客观事实,秦与六国的矛盾是主要的矛盾,而且还反映出六国之间也存在矛盾,合纵抗秦的联盟基础并不巩固。同时,赵、魏各国内部也有各式各样的矛盾。在魏国内部,魏王与魏公子信陵君在救赵问题上的意见也不一致。即使魏王本身也有矛盾:救赵,唯恐得罪强秦;不救,又怕秦灭赵以后仍然会祸及魏国。在赵国,平原君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采纳辛垣衍的“帝秦”的建议,明知是极大的耻辱;但如不“帝秦”,又无他国救兵,就立即有国破家亡的危险,他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
齐国高士鲁仲连在邯郸出现,使当时的形势急转直下。他听到“魏将欲令赵帝秦”的消息,立即去见平原君,这反映出他的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精神。他指责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毫不留情地指出:“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因此,他要平原君为他引见辛垣衍,并提出“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辛垣衍虽然担负着向平原君建议“尊秦为帝”的特殊使命,但也有心理矛盾,又害怕别人知道,不敢见鲁仲连,见出其理亏,心虚胆怯,缺乏政治远见。这一部分,既提出了“帝秦”之说的由来,又揭示出种种矛盾,为下文中形势的发展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主体,着重写出鲁仲连与辛垣衍在“帝秦”与“抗秦”问题上展开的激烈辩论,经历了三个回合:
第一个回合,辛垣衍先发制人,用围城的凶险作警告,以个人安危来打动鲁仲连,想威胁他赶快离开赵国。鲁仲连针对辛垣衍的说辞,首先举出鲍焦的故事为例,驳斥辛垣衍对自己的错误估计。其次,揭露暴秦的实质,它是“弃礼义而上首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的国家。再次,表明自己不愿“帝秦”的坚决态度,如若秦“肆然而称帝”,则宁可“赴东海而死”,也决不作他们的降民。最后,说明会见辛垣衍的目的在于“欲以救赵”,立场坚定,态度鲜明。鲁仲连的“抗秦”与辛垣衍的“帝秦”形成尖锐的对比。
第二个回合,辛垣衍又提出如何“助赵”时,鲁仲连坚定地提出齐、楚、魏、燕诸国与赵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的主张,反映他有政治远见。
第三个回合,辛垣衍又进一步提出“先生恶能使梁助之”的难题,辩论进入激烈阶段,接触到问题的核心。鲁仲连尖锐而深刻地指出,关键在于使魏国认识到秦国的侵略本性,以及“尊秦为帝”的危害性。他历举两个历史故事,剖析“帝秦”的利害关系,先引齐威王的实例来说明“贫而微”的周天子尚且对诸侯横暴无礼,言下之意,强秦一旦称帝,凭借它的地位就更不知如何擅作威福;再举出商纣对待鬼侯、鄂侯、文王三公的暴行,说明“秦王烹醢梁王”的可能性,秦王的残暴既与商纣相同,当然也有可能同样地甚至加倍残酷地对待投降他的诸侯。其次,他用鲁、邹两个小国敢于对抗“欲行天子之礼”的齐闵王的事实,一方面说明鲁、邹两国小臣尚且能如此保持气节,另一方面暗示对待任何强暴者,只要敢于斗争,就能折服他。鲁仲连指出,如尊秦称帝,则将“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这既是对辛垣衍自比于臣妾的卑怯心理进行无情的鞭挞,也含有对大国之臣辛垣衍的激励。最后,鲁仲连一针见血地指出,魏王、辛垣衍等屈膝臣服于强秦与他们个人利害的关系,他分析妄想利用尊秦为帝来维持自身富贵的打算是完全无法实现的。先说秦称帝以后魏王决不能够再稳坐王位,又向辛垣衍提出:“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这是针对对方的弱点予以致命的一击,警告投降派不应该对秦国抱有幻想,只有坚决抗秦才有出路。
鲁仲连援古引今,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屈己尊人,终致后患”的历史教训,既晓以大义,又动以利害,终于使辛垣衍折服,毅然表示:“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第三部分,说明这场论战的结果。鲁仲连坚持正义,敢于斗争,制止了赵国投降,这是政治、外交上的胜利。加上魏国真正出兵救赵击秦,迫使“秦军引而去”,邯郸解围,解除了赵国的危机,也是军事上的胜利。
最后,鲁仲连功成而不肯受封赏,是故事的余波,反映他“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的高尚品格。足以证明鲁仲连主张合从抗秦是从正义出发,没有任何个人的企图。文章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义不帝秦”的主题。
鲁仲连坚持正义、敢于斗争、功成不居的可贵精神,得到后人的称赞。西晋左思在《咏史》中写道:“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唐代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十》云“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宋代苏轼认为,战国策士中唯有鲁仲连最可取。在封建社会里,鲁仲连这样的人物是有典型意义的,他已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光辉形象之一。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有如下几点值得学习。
第一,结构紧凑、叙事简洁且引人入胜。文章一开始,先交代紧张的战争形势和复杂的矛盾冲突;紧接着就转移到鲁仲连的出现,以便及时过渡到扭转局势、缓解矛盾。双方在论战中紧紧围绕“帝秦”还是“抗秦”这一中心,鲁仲连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层层辩驳,分析矛盾,指陈利害,每一层次都有明晰的情节重点,彼此之间联系又极紧密,环环相扣地使情节趋向高潮;然后说明论战所发生的效果,交代了故事的结局。全文围绕“义不帝秦”的主题,从纷乱的现象中提炼出最主要的材料,用很经济的笔墨写出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在论战一段中,无论引证或举例又都能服从于理论的阐述的需要,选材都与说明“帝秦”的危害有关。
第二,人物描写能够通过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对比以及个性化的语言刻画形象。如写辛垣衍的鄙陋猥琐、鼠目寸光和平原君的惊慌失措、优柔不决,来反衬鲁仲连的政治远见以及坚定沉毅、临危不惧的高贵品质。又如写平原君连用“胜也何敢言事”,有力地反映出平原君在面临大敌时的慌张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鲁仲连对辛垣衍所说的“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表现了他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上一篇:戏曲·洪昇传奇《骂贼》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下一篇:诗歌·梅尧臣诗《鲁山山行》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