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诗《竹枝词;其二;竹枝词》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其二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据四部丛刊影宋本《刘梦得文集》,下同)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刘梦得文集》里,收有两组《竹枝词》,一组九首,一组二首。前一组前有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着意学习屈原,在民歌中汲取营养来丰富自己的诗歌创作的。之后,他在任苏州刺史时,又写了《杨柳枝词九首》。其第一首曰:“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他以为无论像汉乐府中的《梅花落》曲,还是《楚辞》中的《招隐士》篇,虽长期流传,为人吟诵,但毕竟都是“前朝曲”了。文学总是要发展、求创新的,因而还是请听听他新制的《杨柳枝词》吧。这里也同样表达了如上所说的精神。
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刘禹锡是力图实践上述主张,并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就。他的《竹枝词》、《踏歌词》、《浪淘沙词》、《杨柳枝词》等,较之民歌都有青蓝冰水之别,从而使它成为其诗集中十分引人注目的部分,颇为后人所称赏。这些作品,既有民歌之明朗自然,含思宛转,及其特有的音律之美,又意境优美,色彩明丽,韵味悠长。它的题材、内容,情兼美刺,颇为广阔丰富。有的歌唱诚挚健康的爱情,有的表现人民的劳动生活,有的反映当地的风土人事,有的描绘美丽的山川景物,有的怀古伤今,有的讽刺时政。这里所选的三首,两首为组诗九首之二、之九,一为组诗二诗之一。
“山桃红花”一首,写一位深情女子在爱情受到挫折时的愁怨。这挫折乃是薄情郎的负心,这原是一个很古老的主题,而表现这个古老主题的这首小诗,其情景之浑化无迹,意境之高妙优美,却是罕见无比的。首两句,写女主人公所在之环境: 山上桃花盛开,江中春水方涣,春意正浓。唯其如此,才触动了她的春思,进而引发了她的愁情。与此同时,山上盛开的桃花将见飘零,江间拍岸的碧水却悠悠无尽,这景象又为她的愁情提供了确切不过的表达形式,于是信手拈来,遂成下两句抒情语。旖旎的风光和内心的情愫,真可谓妙合无痕。《子夜歌》有云:“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主人公的感情与其表达方式与此诗极为近似,而其意象色彩之美,却相去颇远了。
“杨柳青青”一首,写一位少女爱情生活中的一个片断,而其景色之点画,与主人公内心活动之表达,一如水乳之交融,其谐和优美与前首毫无二致。首句,江上杨柳丝丝,水平如镜,环境是那样的动人情思。此刻,远处忽然传来阵阵歌唱声。曰“闻郎”,可见这声音对她是那样的熟悉。这熟悉,正暗示出她与他已有过一段交往了。虽有交往,却未定情,因而此刻闻歌,便立即使她的内心不平静起来。后两句,取喻眼前,又巧用谐音双关的“晴”与“情”,把她内心的喜悦而又疑虑的曲折、矛盾的活动细致逼真地表达了出来。对这位女子的仪态形容,作者虽未著一字,但其迟疑,徘徊,以至有几分焦急的神情,读者却不难得之于想象,故韵味尤觉隽永。
与上述两首不同,“山上层层”一首是表现巴东山区人民劳动生活的,全诗宛如一幅风俗画。画面的背景是山村,春花烂漫,而“层层”可见;炊烟袅袅,而高在“云间”,一派多么恬美的山村景色啊! 活动在其中的人们有: 妇女,银钏金钗,下江负水;男子,长刀短笠,上山烧畲。不仅从穿着装束和劳动的内容上突现了山村农民的特征,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同时也在男耕女炊、村庄男女各当家的画面上显示了劳动人民质朴勤劳的本色。诗中虽无赞美的字样,但作者的赞美之情却充溢于那优美的境界之中。在这样的山村中,能感受到、并力图表现出它的自然之美,特别是劳动创造之美,又显示出作者新颖的审美趣味。
刘禹锡的这类小诗,原是依据民间的曲调而写成的。今曲调失传,不可得知,唯余七言四句的歌词,看似七绝,而实则其间多有平仄不合律者。本书所选的三首,也大抵如是,唯第三首基本符合,只首句“江”字当仄而平。看来,原只是求其自然天成,口吻调和而已。
上一篇:词·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下一篇:搜神记《紫玉》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