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窗栖白鹤1(是夜景),似与镜湖邻(后池)。月照何年树,花逢几遍人2。岸莎青有路(似与夜景隔),苔径绿无尘3。永愿容依止,僧中老此身4。
颔联意境好,惜五六炼字未精,窃以“微”易“青”,以“本”易“绿”,如何?
【校记】
1.鹤,《全唐诗》一作“鸟”。
2.遍,《全唐诗》一作“世”,一作“番”,一作“度”。
3.苔径,《全唐诗》一作“径石”。
4.僧,《全唐诗》一作“山”。
【笺释】
[兴善寺] 即大兴善寺,又名遵善寺。《长安志》卷七“靖善坊”:“大兴善寺尽一坊之地。寺殿崇广,为京城之最。总章二年火焚之,更营建,又广前居十二亩之地。”注:“初曰遵善寺。隋文承周武之后,大崇释氏以收人望,移都,先置此寺,以其本封名焉。神龙中,韦庶人追赐父玄贞为酆王,改此寺为酆国寺。景云元年,复旧。《酉阳杂爼》曰:‘寺取大兴城两字、坊名一字为名。’不虚。”
[后池] 《酉阳杂俎续集》卷五:“(兴善)寺后先有曲池,不空临终时突然涸竭。至惟宽禅师止住,因潦通泉,白莲藻自生。今复成陆矣。”《全唐诗》卷二八五李端《宿兴善寺后堂池》:“草堂高树下,月向后池生。野客如僧静,新荷共水平。锦鳞沉不食,绣羽乱相鸣。即事思江海,谁能万里行。”
[镜湖] 古代长江以南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东汉永和五年(140年)在会稽太守冯臻主持下修建。以水平如镜,故名。《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六“越州会稽县”:“镜湖,后汉永和五年太守冯臻创立,在会稽、山阴两县界筑塘蓄水,水高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则泄湖灌田,如水多则闭湖泄田中水入海,所以无凶年。堤塘周回三百一十里,漑田九千顷。”《舆地纪胜》卷一○引《漫录》:“湖以镜名,取水状如镜面。”
[莎] 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色,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赤褐色。地下有细长的匍匐茎,并有褐色膨大块茎。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容依止] 即容止,允许栖止;收留。刘向《列女传·齐孤逐女》:“妾三逐于乡,五逐于里,孤无父母,摈弃于野,无所容止,愿当君王之盛颜,尽其愚辞。”
【辑评】
《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中唐五律》:赋景语带感情。微言隐义,发幽人遁思多矣。
上一篇:《夜中得循州赵司马侍郎书因寄回使》原文|笺释|赏析
下一篇:《李端公》原文|笺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