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复得采真游,江水迎君日夜流。客舍不离青雀舫,人家旧在白鸥洲1。风吹山带遥知雨,露湿荷裳已报秋。闻道泉明居止近,篮舆相访为淹留2。
【校记】
1.鸥,《全唐诗》一作“
2.为,《全唐诗》一作“会”。
【笺释】
[江州]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八“江州”:“《禹贡》荆、扬二州之境。扬州云‘彭蠡既潴’,今州南五十二里,彭蠡湖是也。荆州云‘九江孔殷’,今州西北二十五里,九江是也。然彭蠡以东为扬州界,九江以西属荆州界。春秋时为吴之西境,吴为越灭,后复为楚地。秦属庐江郡,汉属淮南国。晋太康十年,以荆、扬二州疆域旷远,难为统理,分豫章、鄱阳、庐江等郡之地置江州,因江水以为名,理豫章。至惠帝,分庐江之浔阳、武昌之柴桑,置浔阳郡。自东晋元帝至萧齐,或理半洲,至陈武帝于浔阳,置西江州,复理豫章。文帝天嘉元年,省西江州,江州自豫章复理浔阳。隋文帝平陈,置江州总管,移理湓城。大业三年,罢江州为九江郡。武德四年,讨平林士弘复置江州,五年又置总管,七年改为都督,贞观二年罢为都督府。”
[东归] 指回故乡。《诗经·郑风·鸱鸮》:“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因汉、唐皆都长安,中原、江南人士辞京返里多言东归。曹操《苦寒行》:“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郑谷《送京参翁先辈归闽中》:“解印东归去,人情此际多。”
[采真] 指顺乎天性,放任自然。《庄子·天运》:“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郭象注:“游而任之,斯真采也。真采则色不伪矣。”成玄英疏:“谓是神采真实而无假伪,逍遥任适而随化遨游也。”后多指求仙修道。
[日夜流]《楚辞·湘君》:“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楚辞·九歌·东君》:“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苏颋《奉和经河上公庙应制》:“河流无日夜,河上有神仙。”
[青雀舫] 《方言》卷九:“舟……或谓之鹢首。”郭璞注:“鹢,鸟名也。今江东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后因称船首画有青雀之舟为“青雀舫”,亦泛指华贵游船。亦省称“青雀”、“青舫”。庾信《奉和浚池初成清晨临泛》:“时看青雀舫,遥逐桂舟回。”刘长卿《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偶乘青雀舫,还在白鸥群。”
[白鸥洲] 指白鸥所栖之沙洲。《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注曰:“洲,水中可居之地。”鲍照《浔阳还都道中》:“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江淹《报袁叔明书》:“方今仲秋风飞,平原飘色,水鸟立于孤洲,苍葭变于河曲,寂然渊视,忧心辞矣。”
[山带] 指环绕峰岩的带状白云。陈舜俞《庐山记》卷一:“张野《庐山记》:‘天将雨,则有白云冠峰,或亘岩中,俗谓之山带,不出三日,必雨。’”
[荷裳] 用荷叶做衣服,示其人之高洁。《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傅亮《芙蓉赋》:“咏三闾之披服,美兰佩而荷裳。”后遂指隐逸者之服。刘长卿《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诏书征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
[泉明] 指陶渊明。唐人避高祖李渊讳,改为泉明。李白《送韩侍御之广德》:“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王琦注:“《野客丛书》:‘《海录碎事》谓渊明一字泉明,李白诗多用之。不知称渊明为泉明者,盖避唐高祖讳耳。犹杨渊之称杨泉,非一字泉明也。’《齐东野语》:‘高祖讳渊,渊字尽改为泉。’”陶渊明之彭泽故城、柴桑故城,皆隶属江州。
[篮舆] 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晋书》卷八八《孝友传·孙晷》:“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持。”《宋书》卷九三《隐逸传·陶潜》:“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轝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淹留] 羁留;逗留。《楚辞·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曹丕《燕歌行》:“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辑评】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三:(前解)便以“青雀舫”、“白鸥洲”为“采真游”也。长安马粪,高起三丈,此时想到此景,真复不曾谬我也。“复得”之为言,本自清凉国中来,还到清凉国中去。若其手眼妙处,则又在“江水迎君”七字。须知江水不是为迎君故昼夜流,正是为昼夜流故知其迎君也。言之者无罪,闻之者惊心矣。(后解)南方每至春夏之至,天如欲雨,山腰先有云如一匹练,谓之“山带”。此句犹写夏景,乃疾接下句,早入秋令也。“已报”之为言秋至甚确,“露湿荷花”之为言秋至尚浅也。七、八因言人生迅速如斯,得与渊明多作淹留为幸,言外见不必于此处又淹留也。
上一篇:《送丹阳刘太真》原文|笺释|赏析
下一篇:《题仙游观》原文|笺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