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吴越征徭非旧日1,秣陵凋弊不宜秋。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2。
中两联精警,末二句只了题,殊乏远步。
【校记】
1.越,《全唐诗》一作“地”。
2.宜,《全唐诗》一作“题”。
【笺释】
[京口] 见本书卷一刘长卿《送柳使君赴袁州》注。
[旅泊] 旅途中行舟暂时停泊。南朝梁萧绎《登堤望水》:“旅泊依村树,江槎拥戍楼。” 章侍御,不详。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之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旧俗妇女于是夜在庭院中进行乞巧活动。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
[避寇] 谓躲避浙东袁晁义军。据此,此诗当作于代宗宝应二年。
[南徐] 南徐州,即今之江苏镇江。东晋于此侨立南徐州。《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润州”:“晋咸和中,郗鉴自广陵镇于此,为侨徐州所理。升平二年,徐州刺史北镇下邳,京口常有留局。后徐州寄理建业,又为南兖州,后又为南徐州。”
[吴越] 今江浙一带,春秋时属吴、越两国之地。 征徭,赋税与傜役。
[秣陵] 《元和郡县图志》卷二五“润州”:“上元县,本金陵地,秦始皇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都邑之气。’故始皇东游以厌之,改其地曰秣陵,堑北山以绝其势。自孙权之称号,自谓当之。”“建康故城,在县南三里,建安中改秣陵为建业,晋复为秣陵。武帝又分秣陵水北为建业,避愍帝讳改名建康。”
[砧杵] 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南朝宋鲍令晖《题书后寄行人》:“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唐韦应物《登楼寄王卿》:“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此处谓战乱之后无砧杵声,以见田家凋敝之情状。
[骢马客] 此处指章侍御。《后汉书》卷三十七《桓典传》:“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后遂以骢马客代指侍御史。
[尺牍] 长一尺的木简,古代用以书写。《后汉书》卷四四《北海靖王兴传》:“及寝病,帝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李贤注:“《说文》云:‘牍,书版也。’盖长一尺,因取名焉。”后亦指信札,书信。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祢衡代书,亲疏得宜:斯又尺牍之偏才也。”唐欧阳詹《送张尚书书》:“以尚书山容海纳,则自断于胸襟矣,岂在攸攸八行尺牍进退于人乎?”
【辑评】
《唐诗鼓吹评注》卷五:此诗依《唐音》答张侍御之作也。昔嘉祐避地于南徐,侍御寄以诗,故和之云。携家避地,逐于行舟。久滞南徐,厌见此水之东流也。且吴地征科烦扰,非昔可同;秣陵人物凋零,至秋益甚。是以秋时无捣练之声,良夜无乞巧之会。余也避乱他乡,无人慰问,独有同时骢马之客,走尺牍以问穷途之愁耳。其寥落之感何如哉!
又:题云“因以赠之”,则中四句并勉章侍御以宽征徭。辑流亡之事,非为一身,叙述旅况之寂也。“偏”字包含无限意思,唯恐其专而不咸也。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三:(前解)《韩非子》云:“矢来有乡,则一铁足以备之。今且矢来无乡,当不免为铁室。”此“移家避寇逐行舟”之七字,正复相似也。夫寇从南来,斯北避可也;寇自北至,斯南避可也。乃今南北东西寇来无乡,然则不免移家入舟,团团摇转,终食之顷,濒死数十,此其仓皇窘迫,固非未经乱人之所梦见也,厌足也。朝看江水,暮看江水,除饱看江水外,别无事事也。如此,则安得不起大征大徭!如此,则安得不至极凋极弊。(张)[章]时正为侍御,故特告诉之。(后解)后解顺逆说之,凡得二章。顺一章是深感,逆一章是切讽。此非某欲巧说,看他七句特用“只有”字,明是顺承五、六,言独有(张)[章]问;八句特用“偏”、“问”字,明是逆提五、六,言(张)[章]胡不及也。细细辨之。
上一篇:《自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春物增思怅然有作因寄从弟纾》原文|笺释|赏析
下一篇:《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新诗因以酬答》原文|笺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