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谿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赏析]
《苦寒行》属乐府《相和歌·清调曲》。这是一首自叙经历的军旅诗,作于建安十一年(206)征并州牧高干时。高干是袁绍外甥,先投降曹操,后又反叛,屯兵于壶关(今山西长治东南)。曹操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 率兵亲征,北度太行山。其时在正月,冰雪塞途,山路崎岖。诗中备写行军途中的艰难险阻,并抒发了由此产生的思乡厌战情绪,以及早日完成统一功业的愿望。
全诗可分为四层。前十句为第一层,描绘和渲染自然环境的险恶,从侧面烘托行军的艰苦。“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开头二句以感叹领起,总括太行山的高峻艰险。“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羊肠坂,地名,在壶关东南,因山道崎岖、盘旋如羊肠而得名。诘屈,盘旋纡曲。二句写所见,描写山路的崎岖难行。“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二句写所闻,北风吹动树木,发出萧瑟悲凉的声音,见出气候的寒冷。“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山中猛兽成群,吼声震人。二句视听并举,渲染环境的险恶。“谿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二句写人烟稀少,大雪纷飞,进一步强调环境之恶和气候之寒。十句诗有声有色,描绘出一幅险峻苦寒的图景。虽未直接叙写行军,而军旅的艰苦已见于言外。
紧接四句为第二层,抒写思乡怀归之情。“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怫郁,忧郁不安。东归,曹操是沛国谯 (今安徽亳县) 人,在太行山之东。四句诗写出诗人在艰难征战中的真实心态。故乡是安定温馨的象征,与解甲归田和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与苦寒艰险的军旅生活形成鲜明对照。这种厌倦征战、怀乡恋土的儿女深情,却出自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曹操之口,读来格外令人心动,不能不感受到其真诚深挚的份量。
接下来八句为第三层,正面铺叙行军途中的种种困苦。“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二句写水深无桥,只能徘徊绕道。“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二句写日暮迷路,找不到宿营之处。“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斧字在此处作动词用。四句写将士饥寒交加,尚得采集薪柴,斫冰煮粥。水深,桥绝,迷路,饥饿,采薪,斧冰等一系列细节,虽然只是平实铺写,但由于写的是诗人的亲身经历,显得十分真切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末二句为第四层,再次抒发怀归厌战情绪,并暗寓完成统一功业的壮志。“彼 《东山》诗,悠悠使我哀。”《东山》是 《诗经·豳风》篇名,写久戍在外的士兵在还乡途中的思家情绪,旧传为周公所作。二句引喻 《东山》之诗,寄托丰富含义: 一则反复抒写自己的怀乡思归之愁; 二则悲悯跟随自己艰难征战的将士; 三则以周公自喻,暗示将不畏艰险,完成统一大业,以便早日实现解甲归田、天下太平的愿望。
此诗将险恶的自然环境、艰苦的行军生活与忧郁的心情意绪浑然无迹地融为一体,气势苍莽,情调悲凉,结构蟠屈,不愧为曹公的杰出代表作。方东树评此诗时曾说:“大约武帝诗沈郁直朴,气真而逐层顿断不一顺平放,时时提笔换气换势,寻其意绪,无不明白。玩其笔势文法,凝重屈蟠,诵之令人意满。” ( 《昭昧詹言》卷二) 着重从结构角度说明此诗特点。而诗中详细罗列旅途中所见所闻所历,并在其中穿插抒写心中感触的写法,特别是对于险恶环境和忧愁情绪的渲染烘托,后来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为后代军旅诗和行旅诗所反复运用,在李白的 《蜀通难》和杜甫的 《北征》等名篇中,我们都可以听到它的回音。
上一篇: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黄河之源难可穷》
下一篇:南唐国主·李煜《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