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
风光绿野,日照青丘。
孺鸟初飞,新泉始流。
乘舆携手,连步同游。
采芳中阿,折华道周。
任情止息,随意去留。
(之十一)
如垅生木,木有异心。
如林鸣鸟,鸟有殊音。
如江游鱼,鱼有浮沉。
巖巖山高, 湛湛水深。
事迹易见,理相难寻。
[赏析]
逸民,指避世隐居的人,即隐士,亦作佚民。《论语·微子》: “逸民: 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又 《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心归焉。” 《后汉书》有 《逸氏傅》,记逸民十八人传略。作者有 《逸民诗》又称 《赠逸民诗》或 《逸民吟》十二章,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十、十一两章。
这两首表现逸民生活的诗作,前一首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 后一首,则以抒情为主,借景抒情。二者各具特色,异中有同,可作为作者 《逸民诗》 的代表作品。
头一首主要是写景,描写逸民的隐逸山林的闲适生活。开头四句,描绘山林景色: 绿色覆盖着山野、丘壑、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小鸟儿穿梭飞舞,小泉溪水,潺潺流动,一派风光明媚的山野风景。绘制出一幅山野光图画。在这样一幅山水画中,逸民们或者共同乘车,或者是携手,“连步同游”这山水美景;他们或是在山腰采取芳草,或者是在道旁四周折取花枝……。面对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隐逸生活,作者抒写道: “任情止息,随意去留。”抒发了作者对于逸民生活的赞美之情; 他们驻足山林,过着远离世俗社会的生活,安闲自得,自由自在。钦羡之情,溢于言表。
后一首,则以抒情为主,抒写了作者对逸民们隐逸生活的赞美。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以物喻人,一连用了三个排句,描写逸民的生活,说他们如同垅上的林木,各有各的想法意图;如同林间的小鸟,各人可以发出各人的声音; 如同江河湖海中鱼儿,任意浮沉。由于他们来去自由, 生活自由自在。 所以作者慨叹道: “巖巖高山, 湛湛水深。事迹易见,理相难寻。”这是作者求贤难、求贤若渴的叹喟。
这两首诗继承和采用《诗经》“美刺比兴”的传统手法,写得含蓄蕴藉,寄托遥深; 用笔集中,首尾一致; 旨趣超然,情韵独卓; 抒情显怀,情重意浓。作是南梁的开国君主。他博学多识,有文武全才,早年仕官于刘宋,与沈约、谢脁诸人交游,号称“竟陵八友”。这样一个帝君,在逸民诗中,在对逸民生活赞美的同时,求贤若渴之情隐现于字里行间。
上一篇:唐玄宗—李隆基《送日本使》
下一篇:明宣宗·朱瞻基《醉太平·赐学士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