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赏析]
这首词题为“待月”,观其咄咄盛气,实为“斩云逼月”。作者就是金史上杀帝自立, 生前高踞王位, 死后废为海陵庶人的完颜亮。 据岳珂《桯史》载,亮“颇知书,好为诗词,语出辄崛强,(yin)然有不为人下之意”。但是金太宗完颜晟(sheng)死后,并没有把王位传给作为太祖长房之孙的完颜亮,而传给了完颜亮的堂兄完颜亶(dan),这就是金史上的“熙宗”。他只能暂时屈居其下,虎视眈眈,时刻准备伺机篡夺帝位。皇统九年 (1149),完颜亮终于发动政变,杀死熙宗,改号“天德”。五年(1151),迁都燕京(北京),改燕京为“中都”。正隆三年(1158),为进攻南宋便利计,他不顾徒单太后和大臣们的激烈反对,一意孤行,再南迁汴京(河南开封)。为了禁绝异议,竟处死了太后。“迁汴之岁,中秋举杯,待月不至,赋 《鹊桥仙》” (岳珂《桯史》)。
由此可知,这首词作于完颜亮志得意满,急于扫除一切障碍,待机一逞其吞并南宋、统一天下之雄心的时刻。
词的上阕写“待月”,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曾以 “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抒写一统之君的胸襟。这里,作者金杯不举,清歌未发,所焦虑地期待的,也正是这苞举宇宙,君临天下的壮阔境界。谁知片云飞来,竟遮星蔽月。“彩云追月”、“云破月来”,这应该是赏月者所期待的朦胧、多变的清幽境界; 但是完颜亮要并中原、成霸主的心情太迫切了,不能容纤芥之云尘,所以 “片云”在他的心目中就变形为“通天障碍”!片云遮天就是这种唯恐不得逞志的心理的强烈反射。
下阕进一层作夸张的肖像描写。虬髯,颊上卷曲的胡须。虬髯,历来是豪迈与勇武的象征。唐人传奇 《虬髯客传》,写的就是一位豪侠。这里用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活画出自己那焦躁、激怒的心情。更唯恨剑锋不够锐利,不能一挥而腰截紫云,使银蟾出海,万国通明!
《石林诗话》载,中秋阴晦,北宋风流宰相晏殊无心宴客,其门客王君玉“为诗以入曰: ‘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听其自然,又乐观自信,“至夜分,果月出,遂乐饮达旦”,何其从容,何其风流洒脱! 对比之下,可知完颜氏所待,必非玩赏之月,故焦灼若是!
这首 《鹊桥仙》还鲜明、生动地表现了一种褊急、残忍、专制的帝王心态。在他们的心目中,不仅黎民百姓,就是风云月露,也须由他们调遣,听他们摆布。唐天授二年 (691),武则天称帝未久,为了证明她 “王权天授”的权威,不也向百花下过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的诏令吗?
这首词的结句 “仔细看、嫦娥体态”,从字面上看,似乎是从审美出发,急于一赏满月的风姿。但这种发上指,目皆尽裂,斩云观月,咄咄逼人的激烈的情感,显现出极强的功利目的性,绝不是一种审美情感。它只会使素娥胆战,玉兔心惊!
《艺苑雌黄》评此词 “俚而实豪”,其俚语直陈,出于 “幽并之气”,也和作者的桀骜不驯,发语倔强的个性一等相称。说“豪气”还不如说 “霸气”更为恰当。
上一篇: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题班师图》
下一篇: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鹰搏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