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徂黄竹①,员閟寒②,
帝收九行③。嗟我公侯,
百辟冢卿④。皇我万民⑤
旦夕勿忘。我徂黄竹,
员閟寒,帝收九行。
嗟我公侯,百辟冢卿。
皇我万民,旦夕勿穷。
有皎者鴼⑥, 翩翩其飞。
嗟我公侯,勿则迁。
居乐甚寡,不如迁上,
礼乐其民。
[注释]
①徂 往。
②员閟寒: 《文选·谢惠连雪赋》注作“员閟寒”上无缺文。员:幅员,指周围的地区。閟寒: 为严寒所封闭。
③帝收九行: 天帝断绝了所有的道路。收: 取消。行: 道路。
④百辟: 百官。冢卿: 上卿。
⑤皇: 正,指治理。
⑥有皎者鵅: 有一种白色的鵅鸟。
[赏析]
这首有名的黄竹哀辞,记述了周穆王在风雪征途中产生的忧深念远的联翩之思绪。《穆天子传》云:“至于黄竹,天子乃休。日中大寒,北风雨雪。天子作诗 ‘我徂黄竹’ 三章以哀民”云云。可说是一篇具有深沉的忧患之思的作品。诗分三章。前两章是以重章迭句的形式,回环复沓地倾泄自己的忧思。大意是说:我到黄竹去,严寒笼罩着四野,上帝断绝了所有的道路。唉,我的公侯、百官、大臣们呀,你们要好好管理我的百姓啊,从早到晚一刻都不要忘了他们。第二章则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是最后一句将 “旦夕勿忘”换成 “旦夕勿穷”,叮嘱官员们不要让百姓受穷罢了。用的是反复咏叹的手法,突出和加强了感情气氛,使之得到更深一层的渲泄。
这两章诗,从结构上讲,有两个部分。前三句,悲叹行路之艰难,是一层。后四句,关怀百姓,是另一层。起头三句,构想奇特。它把被大雪覆盖的原野,设想成上帝将人间的通道统统收了回去,可谓是匪夷所思的笔墨。后四句则由眼前的艰苦联想到百姓的艰难生计,要求官员们要关心民瘼,勤于政务。全诗淳雅古朴,俨然是三代文风的体现。韵位的安排,也很特别: 它采用的是前三后二式,以 “行”字与 “卿”字 “忘”字相押。第二章的 “穷”字,依段玉裁的分部属第九部,与属于第十部的 “卿”、“行”等字,为合韵相押。采用这种奇偶相杂的押韵方式,使它更具有一种高古的意味。
这首诗的第三章则与前面的有所不同,它用比兴起头。一二句的意思是说: 有一群白色的鵅鸟,从容自得地在空中飞舞。接下来,第三句以后,它笔锋一转,指向了跋涉的人群。什么是他从飞翔的鸟中得到的启示呢?他认为人们要不断地流徙,向着更高、更好的目标前进。“嗟我”以下四句是说: “唉呀,我的公侯们哪,不合适时就要迁徙呀! 住在一个地方乐趣很少呀。不如搬到好的地方去,用礼乐教化你的百姓。”这位旅游天子,依旧不改其好动的本色,他要人们都像他一样地流动不已。关于这段文字,郭璞在作注时,提出过疑问。笔者认为可能存在着错简的问题。根据前两章的例式,似应作:“有皎者鵅,翩翩其飞,勿则迁。嗟我公侯,居乐甚寡,不如迁上,礼乐其民。”“迁”字古音在十四部,与十二部的 “民”字为合韵。诗的大意是:“白色的鵅鸟,自由自在地飞着,不合适就走开。唉呀,我的公侯们哪,老住一地很少乐趣,不如搬到好地方去,用礼乐教化你的百姓。”意思要顺畅些。还有一点也值得研究。第三句的 “勿则迁”,我以为这个“”也是后人补的。连同前面的“员閟寒”的 “”,都是后人按照每句四字的惯例给补上的。根据《昭明文选》的引文,“员”上并无缺文。作者当是故意短长其文,以增其疏落有致的高古之气。
上一篇: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鹰搏兔》
下一篇:魏武帝·曹操《龟虽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