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张岱2
见示《明诗存》3 ,博搜精选4,具见心力。但窥吾弟立意,存人为急,存诗次之。故存人者诗多不佳,存诗者人多不备5。简阅此集,大约是“明人存”非“明诗存”也。愚意只以诗品为主6,诗不佳,虽有名者亦删;诗果佳,虽无名者不废。盖诗删则诗存,不能诗之人删,则能诗之人存,则能诗之明人亦与俱存,仍不失吾弟存人与存诗之本意也。且子房不见词章7,玄龄仅辨符檄8,不能诗无害于人,不能诗而存其人,则深有害于诗也。吾弟以余言为然否?
1此信选自《琅嬛文集》,写于明亡之后。2张岱(1579-1689):号陶庵,晚明文学家。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3《明诗存》:张毅儒所编明诗选本。4搜(sou):搜集。5“故存人”二句:意为靠此选本保存人物的,诗歌大多不是佳作;靠此选本保存诗篇的,人物并不齐备。6诗品:诗的品格。7子房: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张良,字子房。8玄龄: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谋士房玄龄。符:调动兵将、传达命令所用的凭证。檄(xi):征讨或晓谕的文书。
【析点】 明朝灭亡后,张岱的弟弟张毅儒,为了不使明人诗歌散失,“博蒐精选”,编成了《明诗存》,寄托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张岱同样有浓厚的故国之思,弟弟的深衷他是完全了解且支持的。但他深知,次诗删除,佳篇才得流传,佳篇流传,诗人才能留传,所以,信中主要向毅儒弟阐明存诗与存人的辩证关系,议论相当精到。他所提出的“诗不佳”“名者亦删”、“诗果佳”“无名者不废”的选诗标准,不以人的名位高低定作品的取舍,很有价值,至今值得借鉴。他提出的“诗删则诗存”、“不能诗之人删则能诗之人存”的辩证观点,很有启发意义,珍珠与绿豆混杂,只能淹没珍珠的光辉。此信的态度诚恳坦率,既直言《明诗存》的缺欠,又提出改订标准,并透辟地分析其中道理,显示出兄长式的关怀、指教、循循善诱。这一切是以他们兄弟间共同的对故国的思念为基础的,他深知弟弟“存人与存诗”实乃存“明”的苦心,他的信正是在促成这一番苦心的实现。
上一篇:《与梅圣俞》原文|翻译|赏析
下一篇:《与王元直》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