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祝世禄1
尔兄弟齿不居人后2,学不居人先,抖策精神3,观摩师友,研究经史,毋虚掷4,毋杂好。忆昔我兄弟,丁汝兄弟之年5,顶头笠向赤日中,采山灌圃,形容黧黑6,毛发焦黄。吾盖十有九岁而受书,汝叔受书更后。时汝祖汝祖母拮据教我两人7。吾两人夏无葛8,冬无炉,朝夕不辍,以有今日。汝兄弟乃得垂髫就傅9,把旧书向北窗披风而哦,是汝兄弟受享,过我兄弟远甚,而或勤劬少逊10,可乎不可乎?警醒我言,慎勿等于过耳蚋也11。
1祝世禄(生卒年不详):明万历十七年进士。工诗,善草书,有《环碧斋诗集》及“尺续”三卷。本文选自后者。2年龄。3抖策:振奋。4毋(wu):无。5丁:当。6黧:黑。7拮据:境况窘迫。8葛:丝织物,代指夏衣。9垂髫(tiao):指童年。就傅:从师,即上学。10劬(qu):劳苦。11蚋(rui):一种小飞虫。
【析点】 作者看到儿侄“齿不居人后”却“学不居人先”,便写了这封短信,勉励他们振奋精神,矢志于学。
作者首先回顾了自己早年艰苦求学经历:少时生活拮据,打柴种菜,“十有九岁方受书”。虽“夏无葛、冬无炉”,犹朝夕不辍,终学有所成。接着以之与子侄们“垂髫就傅”、“把旧书向北窗披风而哦”的优越学习环境进行比较,寓理于事;以事明理,教诫后辈要“毋虚掷,毋杂好”,勤劬不可少逊。信末老人家更告诫子侄,不要将自己这一番话等同于过耳飞虫,比喻亲切生动,更见长者教诲后辈的一番苦心。
全信立言得体,循循善诱,如话家常,平易而不失长辈尊严;出语恳切,语短情长,字里行间寄予了作者对后辈的诚挚劝勉与殷殷厚望,读来十分感人。信中作者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朝夕不辍”、刻苦攻读的求学精神,直到今天仍具有现实教育意义;作者对后辈“毋虚掷,毋杂好”的谆谆教诫,于今天的学子亦不无启迪与警策作用
上一篇:《别郗氏妻》原文|翻译|赏析
下一篇:《勘钉》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