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流芳2
吾友子将尝言湖上两浮屠3,雷峰如老衲4,宝石如美人5,予极赏之。辛亥在小筑6,与方回池上看荷花,辄作一诗,中有云:“雷峰倚天如醉翁”,印持见之,跃然曰:“子将老衲,不如子醉翁,尤得其情态也。”盖予在湖上山楼,朝夕与雷峰相对,而暮山紫气,此翁颓然其间7,尤为醉心。然余诗落句云8:“此翁情淡如烟水”,则未尝不以子将老衲之言为宗耳。癸丑十月醉后题9。
1雷峰:在杭州市西湖畔,五代时在山上建雷峰塔,高五级,明嘉靖年间被倭寇烧毁,仅存赭黄色塔身。“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2李流芳(1575-1629):字茂宰,明代文人,长于诗画,有《松园集》。3湖:指杭州市西湖。浮屠:佛塔。4雷峰:指雷峰塔,此时塔已被烧毁。老衲(na):老僧。5宝石:指宝石塔。6辛亥:即万历三十九年(1611)。小筑:西湖上景点。7此翁:指雷峰塔。8落句:末句。9癸丑:即万历四十一年(1613)。
【析点】 李流芳虽以诗画见长,此篇却也写得清新别致。
短文对“雷峰夕照”没有做景致上的描述,而是通过婉曲生动的记叙,把暝色中的雷峰分别喻作了“老衲”和“醉翁”。因为此翁颓然于“暮山紫气中,尤为醉心”,故“醉翁”之喻,“尤得其情态也”;又因“此翁情淡如烟水”故,则“老衲”之喻深得其神态矣。“老衲”与“醉翁”前后两个比喻貌离而神合,实际是对“雷峰暝色”像外之神会。景和文互补并茂,形和神兼备统一,情景交融,“暝色”如酒,使观者充满了醉意。
尤值一提的是,作者文末注有“癸丑十月醉后题”。“醉后”二字绝非信口道来,作者寄情山水,“在湖上山楼,朝夕与雷峰相对”,便知“此翁”醉意何在。据史料记载:当年宠宦魏忠贤建生祠,李流芳不往拜,并云: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实中的这位“醉翁”同样也具有“老衲”般“情淡如烟水”的高洁品质。暝色中的雷峰实乃作者自我人格的写照
上一篇:《雪精》原文|翻译|赏析
下一篇:《青盲》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