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陇靖邑王氏族谱》(全部)
第一篇 名人题词(略)
第二篇 王氏族谱序
修史传志,承古拓今,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本溯源,不忘故土祖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宋以来,国人为使先德不宜听其湮没,世序不可以无考,齿序不可以无稽,始修族谱。族有谱,所以序昭穆,明伦次,考世系,识宗支,尊祖聚族,久远无极。谱引先人嘉言懿行以劝后辈,而特著仕宦、军旅、簪缨、节操、孝悌等方面中之佼佼者,不仅可扬家族之名声,亦是闾里之荣耀,对于治家修身、惇典睦族、扬善抑恶、传播文明,有着其它方面不可取代的作用。可见族谱这一闪烁东方文明的家史,乃是国史、地方志必要之补充。正确而为之,肯定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盛世撰志,家兴修谱。改革开放以来,国强民富,人们安居乐业,百花争艳,万象更新,修谱之风亦悄然兴起,海外华裔有远涉重洋来大陆寻根的,台湾同胞有排除种种干扰回乡探亲祭祖的,是知谱牒墨迹,乃生命线索,天地至文。
我邑瓜园王氏,属靖远望族之一。明正统二年随靖虏卫建立从山西太原迁来,繁衍生息,本固枝荣,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今有禄邦诸君,团结族人,寻根典祖,调查考证,重修牒谱,报本心肠明鉴,和族大义可嘉。王氏族谱既继承了传统谱志的记事内容、章法风范,又紧跟时代,改革创新,注入新的内涵,堪称为一部内容翔实、文字典雅、格调新颖的族谱。我想王氏族谱的重修,定能起到明晰世系、和睦族人、扶孤济困、奋发向上的借鉴作用,是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有益贡献。余曾任职靖远,又系乡谊,读看王氏族谱,感慨良多,谨述上言,权以为序。
白银市政协副主席原靖远县长县委书记 赵得琮敬撰
农历戊寅年腊月初一日
第三篇 王氏族谱序
靖远瓜园王氏,源于山西太原,乃举国之大姓也。明中叶以军武戍边适靖虏卫(即靖远县城),遂迁居靖虏卫,至今历五百余年。以耕读传家,讲孝悌、重教育、慎择交、赏进取,门风忠厚朴诚,重义轻利,代有人才。王氏族谱之修,为历代族人所重。同治兵燹,旧谱荡然无存,遂使族规泯没,族训无闻,族史缺略,难以考究,逮本世纪末,欣逢盛世,国运昌盛,民康物阜,族人长者相约,议修族谱,禄邦等谆谆致意,嘱余参议协修,余忝承雅嘱,曷可推委,唯诚惶诚恐,尽心为之。盖因修谱之事,源远流长,规矩甚多,既无旧章可以抄袭,又不能尽承陋规,取舍之间,只能与王氏族人共议,合情合理,完备周详而已,设有不周,天人共谅之。修谱者,宗族之盛典也,立规者,宗族之本根也,示训者,宗族之源泉也,本固则枝繁叶茂,源旺则果鲜实香,故修谱、立规、示训,宗族之大事也。昔南朝颜之推为严氏家训二十篇,代代传习,人才辈出,如颜思鲁、颜师古、颜果卿、颜真卿等,皆旷代之大儒;宋司马光为家范十卷,训示后代,其后裔代有人才,名扬青史。故颜氏家训、司马家范,概为后世名门望族所汲取,工整楷书,布于祖宗祠前,以为累世训示。遍览诸史,累朝累代都有一些官宦贵族,治家既无训范,子弟不学无术,涂脂抹粉,滑腔油调,轻佻狂傲,目中无人,考试则托人带笔,应对则预习学舌;转瞬之间,权力丧尽,钱财耗散,纨绔子弟,一无所能,漂泊穷流,转死沟壑,家道一衰而不复振,前车之鉴,足以为戒。可知修谱之事,至重、至慎、至大,家谱之修,所以明治家之道,育子有方,读书之切,做人之要;礼教之,恭行之,子孙成才之道,无逾于此。瓜园王氏后裔,续先圣英武,承祖宗训诫,重修家谱,明家规,示训诫,广盛德,慎思虑,美言行,必能使祖宗光大,可盛! 可嘉! 可贺! 是为序。
《白银市志》主编白天星
第四篇 重修王氏族谱序
引 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祖敬宗、报本追远的光荣传统。由此而发展起来的撰修家谱、族谱活动累世不衰,盛世尤著。由于家谱、族谱是一家一族的生命史,记录着其发源、生息繁衍的过程,是“纯正血统的主靠蓝本”,因此,各家各姓都极为重视牒谱修撰。我王氏先祖历来重视修撰牒谱。自二世祖得广迁居靖远后即议修谱,经几代先祖的修整完善,到清朝中期,家族已有一部比较完整翔实的记录宗族渊源、世分繁衍、宗辈关系、人口发展和迁徙情况的族谱。此谱当时供奉于王氏宗祠,成为族人继承和弘扬祖先的优良传统、嘉言懿行,教育子孙后代的生动教材。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九月,陕西回民反清军入靖,攻取东湾子、瓜园等地,我王氏宗族人口、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宗祠、族谱皆毁于兵燹。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战乱平息,王氏族人曾议重修族谱,后因牵头人病殁,修谱之事因此中辍。此后一百三十多年,由于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原因,王氏宗族再未动议修谱之事,族人生男生女取名排列无固定谱系,随长方而定,宗族的历史也无谱牒可考。
国无史、郡无志、族无谱,如同木无本、水无源。王氏宗族近一百三十多年来无谱牒族训之现状,对生活在今天的族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缺憾。尤其是随着宗族人口的发展,辈分的延续,族无谱则乱的危机困扰着每个知情达理的王氏族人。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民殷国富,盛世修谱,蔚为风气。一九九二年初,宗族靖泰公提出重修族谱的动议,由卫邦、禄邦向有关人员作了通报,并协商提出了先做宣传动员和有关准备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再议此事的主张。据此要求,登贤、登泰、登谭三人作了积极的努力,并就撰修族谱事宜向宗族各分支通了信息,并初步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经宗族各房头各住地代表反复协商,就重修族谱一事形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在此基础上,宗族各房代表于一九九七年十月一日聚会瓜园,正式商定重修族谱事宜,与会者一致认为,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重修一部王氏族谱显得十分必要。重修的原则是:
(一)从太祖占国被赐为“王”姓后即为新族谱的起点,以考证和掌握的史实资料为依据,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客观反映王氏宗族历史和现状的全貌。
(二)重修新族谱以“知渊源,明世系,别婚姻,继传统”为根本的出发点,力求客观公正。
(三)摒弃旧的宗法观念,上谱立传坚持男女平等,有男则男,有女则女。
(四)新族谱在内容的表述上应略古详今,立足现代,突出当代。在文字写法上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俗易懂,为多数族人所理解和接受。
(五)重修族谱自始至终坚持节约从简的原则,不兴师动众,不大操大办,不浪费财物。
(六)在重修族谱的过程中,一切事宜均由各房代表平等协商处理,不允许有凌驾于族人之上的封建族长角色存在。
经宗族各房代表一致推举,成立王氏族谱编委会,由禄邦任总编,登贤为编委会主任,登泰、兹、森为副主任。怀着崇敬先祖荫庇,激励后辈奋进的责任感,对族人重托,诚惶诚恐,义不容辞。修谱中首先遇到的难题是资料不全。尽管有定邦、卫邦、巨邦、有邦及镜等宗族诸顾问的大力支持,又有登刚、登谭、登谋和浩、华荣、华俭、俊文、振武等编委的鼎力相助,经多方搜集、考证,找到了许多过去从未面世的珍贵资料,但一遇到具体问题需要说明时,仍觉得证据不足。因此,禄邦等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求助于《明史》、《明太祖实录》、《明成祖实录》、《清史》和《靖远县志》,求教于一些搞地方志的专家学者及家族中的年长者,经过数月的考证分析和潜心研究,终于写出了族人现在看到的这篇文字,就算是对族人重托的一个交代,也算是对祖先敬了一份报本追远之心。
一、宗族渊源及历史变迁
在中华民族姓氏的大家庭中,王姓人口最多,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对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抽样统计,全国“王”姓,总人口约有一亿。王姓作为我国第一大姓,不仅分支众多,而且大多数是由王族之后改姓的。在王姓众多支脉中,最兴旺的属太原王氏。据史书记载,东周灵王有太子名晋,聪明早慧,才识过人,能言善辩,未成年就已名闻诸侯。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京师洛阳附近的谷、洛二水泛滥成灾,威胁王宫,灵王准备派人壅塞二水,太子晋认为这不是好办法,便提出“因势利导,顺其自然”的治水方略,灵王不仅未采纳其建议,还因此废掉了他的太子名位,太子晋被废后,他的家人一下子由王室成员变成了黎民百姓。为了纪念他们曾是王族的身份,便以“王”为姓。后因天下绝大多数王姓人都尊奉太子晋为祖先,也就有了“天下王氏出太原”的说法。
靖远瓜园王氏,既属于太原王氏的一个分支,又与宋朝赵氏皇族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据考证,十四世纪中叶,元末红巾军起义,天下大乱。在这王朝更迭的年代,河南滑县一个名叫赵辅臣的青年农民(相传为宋朝皇室之后),为报国仇家恨,毅然弃农从戎,投奔到朱元璋的农民军中。公元一三六八年赵辅臣随征虏大将军徐达攻打元大都(今北京),在战斗中立下军功,经徐达保举晋升为将军,后被派往太原戍边。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1年),赵辅臣在征讨元朝王室残余势力的战斗中捐躯,按明朝世袭兵制之规定,赵辅臣的长子赵国党承袭了大将军之位,仍统兵镇守太原。赵国党继承父业后,恪尽职守,整饬军纪,操练人马,时刻准备对付犯境之敌。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7年)蒙古鞑靼部举兵南下,攻克大同府,进逼南京。在朝廷安危的紧急关头,太原守将赵国党统兵奋力抵抗,出奇制胜。捷报传到南京,明太祖龙颜大喜,破例加封赵国党为守都王(在此之前,明太祖未封过异姓王),赐姓为“王”,令其更名为王占国,入太原王氏宗族。占国在太原,深得当地军民尤其是王氏族人的拥戴。在族人的撮合下,占国娶太原名门闺秀李月花为妻,生育四子,取名为:得鹏、得江、得地、得广。
占国为官公正清廉,体恤百姓。长年驻守边关,每逢灾年,军队粮草供给发生困难,他便发动官兵垦荒屯田,自给自足。这本是为朝廷分忧解难的明智之举,却遭奸佞的诬陷。永乐十六年(公元1419年),明成祖朱棣听信谗言,以占国违反《大明律》“功臣不得私置田土”的规定为由,削去其王位,治罪处斩。占国遇害后,在族人和众家丁的扶持下,李月花携四个未成年的儿子逃至位于太原西北部的柳槐滩(今山西兴县境内),母子以农为生,相依为命。十七年后,老夫人李月花因病仙逝,王氏四兄弟已长大成人。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为解决因土地兼并和赋税的繁重而导致的“流民”、“逃户”等社会问题,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令各地核查人口,并编造《逃户周知册》。为躲避这次人口清查,王氏四兄弟逃离柳槐滩,向西进入陕西境内。到陕西后,得鹏病殁;得江思乡心切,又返回山西;得地、得广经人介绍加入前去戍边的队伍,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农历三月来到靖虏卫(今靖远县城)。来靖虏卫不久,为生计所迫,得地去了肃州(今甘肃酒泉),得广定居靖虏卫西乡(今乌兰乡西滩村)。从此,得广以农为本,兼做小本生意。不几年置田产、建房屋,娶妻张氏,生子仲若,子又生孙,传宗接代。
得广的子孙后代,在西滩定居后,历经五世,人丁兴旺,到了六世祖俭和时,娶妻陈氏,只生了三个女儿,为传王氏香火,其小女招婿杨氏,生下四子:太成、太渊、太山、宏麦,并将三子太山过继给陈姓,为使四个儿子记住自己是王门之后,王杨氏铸造四尊铜佛,让他们各带一尊。后因战乱,兄弟四人为谋生遂各奔东西(太成留靖远,太渊去海原,太山过继给陈姓,宏麦去青海)。临别前太成、太渊、宏麦兄弟三人将母亲送给自己的铜佛供奉于王氏宗祠,太山带一尊放在陈家,由老大太成依照原样重铸铜佛四尊,兄弟四人各带一尊,作为后代子孙日后相认的证物。后来在王氏族人中代代相传的故事中,提到的三尊铜佛,就是太成、太渊、宏麦兄弟三人分手前供奉于王氏宗祠中的三尊铜佛。从有关铜佛的故事可以看出,王氏先祖对佛教的信奉是十分虔诚的。同时这则故事相传至今充分说明,王氏宗族在定居靖远后的发展中,确实经历过一次使后人难以忘却的变迁。
王氏祖先定居西滩后,一直以农为生。至明朝万历年间,由九世祖王洪岭组织族人实施了来靖远后的第一次人口迁徙。族人离开西滩,沿黄河而下,至距县城三十里处的瓜园滩,兴建家园,开荒种田。从此,王氏家族在瓜园这块风水宝地繁衍生息,世代相传,至今共二十代,由于族人奉行耕读传家,勤俭创业的治家宗旨,一代又一代的王氏子孙发扬先祖勤劳勇敢、顽强拼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和精神,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部家族的文明史。如今的瓜园王氏宗族,已成为靖远县一个人丁兴旺、长幼有序、英才辈出、闻名遐迩的大家望族。
二、人口发展及宗族繁衍
王氏宗族自二世祖得广定居靖远,至今561年,相传27代。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王氏宗族的兴衰始终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联系。每当国家政权巩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王氏宗族的人口就有大的发展,外流人口也相对减少。在明朝嘉庆、万历年间和清朝的康熙、乾隆年间及当代,王氏宗族人丁兴旺,比较强盛。相反,每逢社会动荡,外族入侵,兵荒马乱或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王氏宗族人口发展缓慢或出现负增长,外出谋生或举家外迁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明末清初和清朝同治年间及本世纪上半叶的民国年间,王氏宗族的人口都曾锐减,人口外流现象也比较严重,一些房头因无男丁,不得不靠女儿招婿或由其他房头过继男丁来顶门立户,有个别房头流落在外,下落不明。但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王氏宗族的历代祖先都以灵活机智的适应能力和坚韧顽强的求生能力,顺应时势的发展变化,使家族人口不断发展,分布面越来越广。王氏宗族在靖远的人口发展及其分蕃情况可分以下几个阶段表述:
第一阶段(自二世祖得广到八世祖太成),王氏族人生活在靖虏卫西乡,从正统二年三月开始,大约到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8年)左右,历经七代,列入世系图表的先祖共30人,其中男15人,女15人。因经商或逃荒流落在外至宁夏海原等地的2人(即第八世),过继外姓1人(第八世),其后代的详情无法可考。相传在这一阶段亡故的族人,大多数葬在西滩祖茔,此茔地后被河水淹没,未留下任何遗迹。
第二阶段(自九世祖洪岭到十五世祖贵远),九世祖王洪岭率族人迁居瓜园村,为族人的生存发展争得了更大的空间,奠定了王氏宗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从此,王氏宗族在瓜园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传至贵远共七代,生存时间大约从明朝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8年)开始至清朝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左右,列入世系图表的先祖共38人,其中男21人,女17人,因为官去北平的1人(第九世),从军去河南开封等地的3人(详见世系图表),经商或逃荒去凉州(今武威)、海原、会宁及本县北滩、兴隆等地的6人(详见世系图表),过继外姓3人(第九世1人、第十一世2人),其后代详情无法考证。相传,这一阶段亡故的族人,大多数葬在纱帽山、笔架山等茔地,十三世祖王学年原葬纱帽山,后迁进西滩祖茔,经族人共同商议于一九八四年冬迁到砂梁村乃家沟安葬,这是王氏宗族迄今为止保存时间最长的祖坟。
第三阶段(自十六世祖王钧至二十八代孙全宝),从清朝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开始至今,约二百四十三年左右,历经十三代,共有1 678人,其中男644人,女1 034人(包括已出嫁的女性)。从十六世祖王领、王钧、王明弟兄三人开始,按亲缘关系分为三个房头:大房头自十六世传至二十六世,共十一代82人(男37人,女45人);二房头自十六世传至二十五世,共十代128人(男52人,女76人);三房头自十六世传至二十八世,共十三代1 468人(男555人,女913人)。这是王氏宗族由强到弱,又由弱到强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今天族人分蕃局面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族人绝大多数仍生活在靖远县东湾乡瓜园村。另外,随着人口的迁徙,在靖远县、平川区境内先后开创了靖远县高湾乡五百户村、葛埫村、靖远县东升乡驮粮村、平川区共和乡老庄村等四个王氏族人生存发展的分蕃地。列入世系图表的这一阶段已故先祖和宗族后裔共219人,其中男93人,女126人。其中:亡殁在清朝中后期的,大多数葬在滕家堡子和吴家边山湾;亡殁在清末或民国年间的大多数葬在吴家边山湾祖茔;1949年之后直至今天,族人亡故大多数葬在居住地附近,无相对集中的茔地。
通过深入细致的考察统计和认真审核落实,截至1998年8月底,王氏宗族共有现世人口1459人,其中男551人,女908人(包括已出嫁的女性)。现世人口共七代,辈分最高且年龄最长的为第二十二世祖凤谦(时年87岁),辈分最低年龄最小的为第二十八代孙全宝(乳名,时年4岁)。王氏宗族的现世人口绝大多数仍生活在祖籍瓜园村,另有一些族人分蕃居住在靖远县高湾乡五百户村、葛埫村、靖远县东升乡驮粮村、平川区共和乡老庄村。具体情况如下:
靖远县东湾乡瓜园村,是王氏宗族来靖远以后的主要发祥地,现有族人共1078人。因参加工作,离开瓜园村到外地安家居住的111人,主要分布在靖远县城、平川区宝积镇、长征、白银市、兰州市、北京市和南京市等地。
靖远县高湾乡五百户村,是王氏宗族定居瓜园后最早向外迁徙人口的地方。是第三房头的二十二世祖凤春等人,为了摆脱贫穷,寻求新的生活环境,于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年)来到这里定居生活,传至二十七世王庭(乳名)已有六代,共117人,其中:已去世17人(男8人,女9人),现世人口100人。因参加工作,离开五百户村到外地安家居住的11人,主要分布在靖远县城和白银等地。
靖远县高湾乡葛埫村,是第三房头的二十一世祖广年等人,为了改善生活环境,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来到这里,务吊庄稼,后定居生活,传至二十五世王发发(乳名)已有5代,共181人,其中:已去世的22人(男10人,女12人),现世人口159人。因参加工作,离开葛埫村到外地安家居住的18人,主要分布在靖远县城、武威、窑街等地。
靖远县东升乡驮粮村,是第三房头二十三世公安邦、二十四世公登孝、登廉等人,因拓展新的生存环境,种植旱地庄稼,弥补水地产粮不足,于民国九年(1920年)前先到东升乡驮粮村旧庄沟居住,后因地震,登孝等人遇难,迁移东升乡红湾村半川子社定居,开荒种田。1941年,又从半川子村迁移到东升乡驮粮村(即现居住地)。1984年,因国家兴修引黄灌溉——兴堡川电灌工程,东升乡柴新村地域平坦,灌溉条件便利,部分王氏族人又从驮粮村迁移到距离原居住地向北10公里的柴新村新农村定居,自到东升乡传至二十八世王六六(乳名)已有5代,共129人,其中:已去世7人(男4人,女3人),现世人口122人。因参加工作,离开驮粮村到外地安家居住的26人,主要分布在靖远县城、白银市、兰州市、玉门市、酒泉市、新疆、金塔、石嘴山等地。
平川区共和乡老庄村,是第二房头的二十二世祖凤谦、凤琪、凤俭等人,为谋生计于1945年前后从瓜园来到这里,后因天灾人祸,加之地方势力排挤,凤谦、凤琪返回瓜园,凤俭仍留在此地顽强奋斗。1947年秋,凤俭娶老庄村吴步义之长女吴兴兰为妻,曾回瓜园村居住一年左右,于1949年初又回到老庄村,从此安家落户,传至二十四世登嵩,共三代19人,其中:已去世1人,现世人口18人。因参加工作,在白银、长征等地居住的7人。
三、宗族世系及宗辈关系
王氏宗族世系,顾名思义是指被明太祖赐为“王”姓以后的宗族世系。故以占国为王氏宗族第一世祖,亦称始祖、太祖。根据考证,王氏宗族在清朝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前,有较为完善的族谱,从已排出的世系图表看,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族人生子取名,多数时候还是注重宗辈的区分和谱系的排列。但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生活困难、人口外流和族人对文化教育不够重视,对后代取名,未能遵守谱系,随意性很大。同时,也有几代先祖追求当时的社会时尚,喜用单字取名,有的父子两代都取单字名。总体上讲,这一阶段,王氏族人的命名和宗辈关系是明确的 (详见王氏宗族世系图表本书略)。
清朝同治四年后,因王氏族谱毁于战乱,族人生子取名无固定谱系可循,只能按照大房头所排字辈为序,这就形成了今天绝大多数族人共同遵循的取名规则。由于现行的取名规则未能和同治四年前保存的族谱所定谱系衔接,所以,出现了不同辈之间的重名现象,第十七世和第二十二世都以“凤”字排辈取名。另外,随着家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向外迁徙,族人居住地逐渐分散,宗族未能及时设牒上谱,在瓜园居住的各房头与分蕃而居的族人联系疏远,在取名上又不作统一要求,加之一些迁居在外的族人,根据在新居住地人口的发展,以长幼为序,再分房头,由此造成了思想概念上的混乱和名字叫法上的不统一,这是可以理解的。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原则,只要我们将这一时期宗族世系考证清楚,将宗辈关系排清理顺,就达到了,目的,至于同一辈族人名字的叫法不统一无关要紧,也没有必要让他们将已叫出的名字更改。但是,从这次重修王氏族谱之后,这种不统一的现象应该不再重演。
为使今天的族人及其后代们了解王氏宗族自始祖占国开始到二十八世全宝(乳名),共二十八代人的世系和宗辈关系,特列如下一览表(略)。
四、人才培养及其成就
王氏宗族在靖远的发展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经历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王氏宗族抓住时代给予的每一次机遇,重视加强子孙后代的文化教育,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有用人才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代又一代王氏宗族的优秀子孙,牢记先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诲,学文习武,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社会的进步而英勇奋斗,勤劳不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杰出人物:其中有精通兵法,善于治军,官至北平督司的王洪财;有勤奋习武,深明大义,在同治五年三月保卫靖远城的战斗中建立军功,被授六品军功的王成年;有热爱教育事业,参与创建靖远敷文学校并出任校长,后又调任县督学、女子学校副校长的王凤麟;有热心公益事业,为兴修靖乐渠尽心尽力的王凤翔;有一心为公,带领葛埫村群众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苦干实干,被评为劳模的王凤鹏;有处事公正,热爱集体,教子有方,为造福老庄村做出贡献的王凤俭;有早年就读于黄埔军校,积极投身国民革命,曾任国民军团长、副师长、军参谋长,陇东师管区副司令、武威保安副司令,起义后任解放军师长、西北军区参事室参议、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的王浩鼎;有学贯中西、饮誉海外,在海洋地质、冰川冻土、沙漠、滑坡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的中科院研究员、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王靖泰;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勇捐躯,被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的王秀邦;有在朝鲜战场英勇战斗,转业后在经贸、工商等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的王钧。同时,王门女性在宗族的发展中,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敬老抚幼,聪明贤惠,奉献社会,功不可没。二十一世祖太母王雍氏和二十三世祖太母王高氏、王吴氏就是王门女性的典范。在上述英才楷模的身上集中体现出王氏家族忠心报国、坚贞不屈、公而忘私、崇德扬善、勤劳质朴、扶危济困、乐于奉献的优良家风和传统美德。他们在生前或去世后,都以自己的业绩和影响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瓜园王氏在靖远的地位。
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时代,王氏宗族更是新秀辈出,精英荟萃。表现在:
(一)在农业方面。家居瓜园的族人在治理黄河水患、防止土地盐碱化、农作物品种改良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讨,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在靖远县率先运用水稻旱育稀植新技术,并取得成功,为全县粮食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培养造就了一批种田能手和“土专家”。同时,还涌现出了一些自学成材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二)在工交商贸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王氏族人通过不同的途径离开农村,进入工交商贸领域的目前有64人,其中担任厂长(经理)的3人,从事技术研究和管理的25人,一般职工39人。
(三)在文教卫生方面。族人中投身文化教育的有28人,其中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2人(处级1人,科级1人),从事教学工作的26人(高教4人,中教8人,小教14人);在医疗卫生领域工作的1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医师9人,护士1人,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9人。
(四)在党政管理方面。目前王氏族人在省、市、县(区)和乡(镇)四级党政机关及其事业单位工作的34人,其中县(处)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7人,一般干部22人。
(五)在接受学校教育方面。在解放以后的48年里,王氏族人尊师重教,想方设法送子弟进入各级各类学校接受教育蔚然成风,其成就也是前所未有的。据统计,截至1997年底,中专毕业的29人,大学毕业的48人(本科22人,专科26人)。目前在校的中专生4人,大学生8人(本科6人,专科2人)。这些在校求学的子女,是王氏宗族宝贵的人才资源,我们要珍重、关怀、爱护,为他们的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王氏宗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在前人成就的光环照耀下,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们重修王氏族谱,不仅是为了追述、缅怀先祖的业绩,更是希望通过修谱使族人和后代,能够从宗族的历史和先祖的成就中受到启迪,得到鼓舞,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团结奋进,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创造王氏宗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我坚信,王氏宗族的后代一定不会辜负前辈的殷切期望,一定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完成家族振兴的光荣任务,未来的王氏宗族一定会诞生无数政治名人、经济名人、军事名人、文学名人、艺术名人和科技名人。我也坚信,在这次重修王氏族谱的过程中,宗族上下所形成的凝聚力、向心力,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力发扬光大,对实现家族振兴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希望王氏后辈子孙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齐心协力,共绵世泽,同振家声。我更坚信,随着历史的发展,王氏宗族将顺应时代潮流,以其鼎盛兴旺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将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靖远瓜园王氏二房头第二十三代后裔 禄邦敬撰
公元一九九八年农历腊月初一
第五篇 甘肃靖远瓜园王氏续辈二十字
由于王氏宗族蕃大,人口众多,为避免过去发生的不同辈分之间重名和同辈之间名字叫法不一致的现象,族人建议,对今后起名,像孔门那样给予规范,一字一辈,见名者即可分清辈次尊下。为此,根据王氏宗族的历史渊源和对前世的称道及对后代的希望,经编委会讨论拟就如下五言诗一首,共20字,并决定从“振”字辈以后启用:
国昌家运新,祖德承嗣显。
思圣崇文武,宗荣光裕远。
公元一九九八年农历腊月初一
第六篇 甘肃靖远瓜园王氏族训
培植心田,端正品行。尽忠报国,遵纪守法。
赡养父母,兄友弟恭。和睦乡邻,教育子孙。
矜怜孤寡,扶危济困。耕读传家,勤劳创业。
勇于进取,发奋图强。合族同心,世泽绵长。
公元一九九八年农历腊月初
第七篇 甘肃靖远瓜园王氏族规
为弘扬祖宗盛德,规范族人言行,谨遵祖训,订立族规。
一、热爱祖国,忠于民族。凡王氏族人都应胸怀天下,谨重名节,替国分忧,为民谋利;不得因私废公,舍义取利,背叛祖国,出卖民族。
二、遵守法纪,维护公德。凡王氏族人都应安分守法,持正不阿,克己奉公,清正廉明;不得作奸犯科,损人利己,违法乱纪,败坏公德。
三、尊祖敬宗,光耀门庭。凡王氏族人都应赤诚敬祖,继承祖德,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不得背宗忘祖,丢丧祖德,品行不正,辱没门楣。
四、家庭和睦,孝慈友恭。凡王氏族人都应以礼治家,父慈子孝,夫妻爱敬,兄友弟恭;不得丧失伦常,虐待父母,夫妻反目,兄弟成仇。
五、勤奋好学,尊师重道。凡王氏族人都应勤学尊师,刻苦攻读,注重家教,法肃辞严;不得轻视教育,冷落师长,放纵子女,贻误学业。
六、修身自律,崇德重义。凡王氏族人都应励志自强,诚信守约,谦恭礼让,见利思义;不得妄自尊大,文过饰非,欺诈蛮横,见利忘义。
七、勤劳勇敢,质朴俭约。凡王氏族人都应勤劳本业,勇于创造,节俭持家,艰苦奋斗;不得好逸恶劳,颓废懒惰,骄奢淫逸,挥霍浪费。
八、乐群贵和,德洽乡里。凡王氏族人都应以德交友,严己宽人,尊老爱幼,扶危济困;不得以怨报德,刻薄他人,恃强凌弱,仗势欺人。
九、团结互助,共兴宗族。凡王氏族人都应同心同德,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共兴共荣;不得相互忌妒,相互攻击,同宗争斗,败家损族。
公元一九九八年农历腊月初一
第八篇 甘肃靖远瓜园王氏宗族重要人物传
王成年,二十一世。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古历正月十四日,卒于中华民国八年(1919年)。自幼习武,功力精绝,好行侠义,济危扶困,打抱不平,誉满邑里。同治三年(1864年),回民反清军攻占陡城、东湾、瓜园等地,围攻靖远县城,成年以乡里武勇同义兄弟三十多人赴靖远守城,殊死拼斗,多立战功。事平之后,朝廷授以六品军功,赏戴花翎,有古照遗存。同治八年(1869年)后返回瓜园,重新以农为业,勤俭持家,耕读并重,教育子孙,和睦四邻,德泽绵远,邑人恭颂为乡圣。民国六年(1917年),倾家资送长孙浩鼎去兰州求学,后入黄埔军校,功业有成。王门阖族家道日兴,其厚德之遗泽不可泯没,立传以记。
王雍氏,二十一世。乳名翻顺儿,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卒于公元1964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日,本邑雍家门人。长适二十一世祖万年,操持家务,相夫课子。民国九年(1920年)大地震,万年在山后(今东升乡境)遇难,叔弟富年之妻魏氏亦遭不幸,雍氏强压悲痛,毅然担起了抚养子侄重任。将魏氏所生幼侄与亲生女儿并重,悉心照料。三年后,叔弟富年因病去世,且伯兄镒年已早逝,王氏二房一门,雪上加霜,几无生理。雍氏以其超人的毅力、坚定不移的信心,含辛茹苦,起早摸黑,终于将亲生的一子二女及五个侄儿、一个侄女抚育成人。对出生三天就离开生母的幼侄凤俭,更是呕心沥血,倾注了无限的母爱和关怀。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年仅二十九岁的儿子凤明去世,撇下儿媳连氏和三个孙子、一个孙女,雍氏又顽强地协助儿媳将孙子、孙女抚养成人。
太母雍氏虽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深明大理,胆识超人,曾为维护家庭的合法权益,独闯县衙,打赢官司。雍氏目光远大,贤惠有识,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早年因孤儿寡母,家境贫寒,未能供子女上学,每多自责自怨,因之一再告诫子侄辈,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拼力供娃娃上学。为王氏一门尊师重教,后辈学业有成的新家风打下了基础。
雍氏高风亮节,坚贞不屈,任劳任怨,唯贤唯德,抚养教育了王氏二房两代人,其精神将作为王氏宗族的宝贵财富永垂不朽。
王凤麟,二十二世。字汝翼,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十四日生,卒于公元1976年正月初六。公少聪颖好学,民国十三年(1924年)以优等生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后长期在靖远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敷文学校校长、女子学校副校长,治校有方,为靖远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了卓著功勋。后历任靖远县党部文书、县督学等职,为官清廉,淡泊名利。后因厌恶官场腐败,辞职回乡,在本村小学任校长,长期为家乡教书育人。逢年过节,走家串户,主动为四邻画窗花、写对联,深得众乡亲的赞誉和爱戴。
公擅长书画,早年曾受范振绪先生指教,尤以水墨山水、行楷见长,曾在法泉寺绘制壁画多幅。文字功底深厚,善诗赋,晚年曾于黄河东岸垂钓,触景生情,作“忙时务农闲垂钓,夕阳西下晚霞照。遥望胡城今犹在,可想当年民苦焦”一诗(胡城指今糜滩三角古城)。为砂梁村皮影戏场作对联曰:“不大点地,有国有家有天下;这几个人,能文能武能君王。”工整生动,寓意贴切,广为传颂。公一生仁德处世,胸怀磊落,深为时世所敬仰、称颂。
王凤翔,二十二世。字自重,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卒于1951年农历七月。早年曾就读兰州一中。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担任东湾联保主任,二十九年(1940年)任靖远县草料站站长,三十三年(1944年)任源顺渠(即靖乐渠)老人(主管领导)。
源顺渠是唯一的一条靖远至东湾灌溉万亩良田的主干渠,四十年代初,因黄河大水之后,河道北徙,渠口背水,祖厉河碱水遂流入河道,使万亩良田变成碱滩,树木枯死,庄稼几乎绝收,民生凋敝。凤翔在此时出任源顺渠老人,任务之艰,可想而知。上任伊始,即夜以继日,反复考察,聘请专家,制定方案,筹措资金,规划修建祖厉河倒虹吸工程,将渠口上延至吴家湾,以期一劳永逸,造福一方。经千辛万苦,多方奔波,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冬季,工程终于开工,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凤翔挽起裤角,带头跳入冰冷的苦水中施工。为给民工筹措午饭,凤翔不舍昼夜,多方奔走,说服县长康天衢及城内富裕人家,小商小贩为民工送饭送衣,起早睡晚,呕心沥血三年,终于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竣工通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的祖厉河倒虹吸涵洞,将永远铭刻着凤翔的名字。
凤翔极为重视对宗族子侄的教育,四十年代即带领族人重修王氏宗祠。王凤俭,二十二世,中华民国九年(1920年)十一月十二日生,卒于1998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日。公出生三日,慈母西去,甫及三岁,严父见背,伶仃孤苦,由婶娘雍氏抚育成人。因家境贫寒,早承家务,忍饥挨饿,起早贪黑,备受艰辛。为生计所迫,于1945年离开瓜园,到共和乡小水村打工谋生,1947年娶妻吴氏,遂迁居共和乡老庄村,挖土窑三孔,家徒四壁,维勤维俭,操持家计。1949年解放后,积极投身土地改革和互助组、合作化运动。因处事公正,工作出色,曾被评为县级劳模,名载《甘肃日报》。此后数十年,以农为业,勤苦劳作,被乡邻誉为“种田能手”;热爱集体,忠于职守,管水看树,育果种菜,吃苦耐劳,呕心沥血,公心可嘉。晚年热心公益事业,率先捐资助学,并敦促儿子禄邦多方奔走,会同各界人士为地方谋办人畜饮水工程,兴建标准化学校一所,造福桑梓,众皆称颂。
公天性淳朴厚重,耿直刚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和睦邻居,扶贫济困,虽未尝读书而识谋高远,口不言人过失,心不嫉人名位,维贤维德,立言立行,忠厚传家,礼义教子。子孙芸芸,或从政、或务农,皆谦和正直,恭勤敬业,成就卓卓。教子有方,功不可没。垂暮之年,卧病在床,思念故乡瓜园,牵挂宗族事宜,谆谆嘱托禄邦,团结族人,续成王氏族谱,以慰列祖列宗。公一生不仅为子孙后代开创了新的生息繁衍之地,而且以自己的言行、业绩、功德为王氏宗族争了光,上不辱祖先,下遗泽后代。公逝世后,老庄村众乡亲敬献匾牌一块,上书“劳苦功高”四字,是对其一生的充分肯定和客观评价。公虽辞世,但其风范将长留人间,永昭后世。
王高氏,二十三世。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卒于公元1963年农历正月。近邑沙(砂)梁村人,出身名门大族,幼娴内则,明识达理,慈惠贤淑。长适王门,夫讳寿邦。方期相夫教子,丕振家门,孰谓天道无常,夫君见背;长子登银,方在襁褓之中,遗腹子登元尚未出世,母子孤苦伶仃,悲怆痛首;然高氏深明大义,矢志不嫁。其后恭勤恭俭,宵火达旦,缝补浣洗,彻夜不眠,一双儿女渐次成人。民国十八年(1929年)饥荒,人多外逃,高氏又收养侄儿登礼、内侄女及侄孙女等抚养成人。为人慈惠善良,乐善好施,胸怀宽阔,和睦四邻,故虽家门累遭不幸,而能于艰难之中奋发持家,喜享遐龄。语曰:仁者鸿寿,坤德遗泽,其家必昌,如高氏者,当之无愧矣。
王吴氏,二十三世。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卒于1971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东湾乡南头村人。夫讳振邦,壮年病逝,吴氏矢志不嫁,抚养二子二女,惟艰惟辛。长子19岁夭折,次子登福30岁病逝,吴氏几经磨难,两代寡居,激励儿媳,顽强生活,抚子抚孙,渐次成人。民国九年(1920年)大地震,弟敬邦及弟媳遇难,留两幼女,吴氏也尽力抚育,视同亲生。贤良慈惠,乐善好施,一生数遭大难,顽强抗争,王氏宗族此一门人赖吴氏得嗣续不绝。至孙王兹,生六子,门第光大,家声重振,子孙兴旺,王吴氏必可含笑于九泉,福佑后世更加昌隆。
王浩鼎,二十三世。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卒于公元1973年。成年长孙,聪敏好学,兰州一中毕业后,考入北京警官学校学习。民国十四年(1925年),复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四期炮科学习。毕业后即入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十四师炮兵营任排长,不久以军功升任连长,继任炮兵营长。民国十八年(1929年)调汉口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铁甲车队三大队任队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任国民军一六五师四九三团团长。曾率部参加阻击日寇的中条山战役,战斗中身先士卒,屡立战功。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升任陇东师管区副司令;三十五年任武威保安副司令,三十七年任一一九军王治岐部参谋长,监察组长,后任一一九军二四七师副师长。1949年秋,天水解放,王治岐部退守武都,会同王浩鼎率部起义,收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九师任师长。1950年12月,调任西北军区参事室参事,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议,1970年还乡,1973年在兰州病逝。
王靖泰,二十三世。凤翔子,生于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卒于公元1994年农历十一月。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入本乡小学读书,博闻强记,刻苦学习,品学兼优。1956年靖远一中毕业后考入西北大学地质系,1960年毕业分配到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两河口研究室工作,进行长江三角洲及海岸考察研究。后转该校地质系,教授构造学及第四纪地质学,1970年随地质系迁调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教授构造地质学,继续进行长江三角洲、滦河三角洲及海洋变化研究,撰写研究文集和论文八本。1979年调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任副研究员,致力于冰川冻土地貌与冰川沉积学研究,其论文在国际学术界有很大反响。1982年后,曾两次应邀赴欧洲进行学术交流,先后在英、法、意、德、比利时等国考察访问。1985年调甘肃省科学院,任地质自然灾害协调研究中心主任。1986年兼任甘肃省科委技术评审委员会委员。1987年任该院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同年晋升研究员。1988年被兰州大学地理系聘为教授。1990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任命为甘肃省白银市水浇地农业生产改良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1991年起任甘肃高等教育评审委员会委员。1994年在兰州病逝后,英国部分科学家捐款在伦敦大学设立“王靖泰基金会”,用于奖励资助中国留英学生。
第九篇 瓜园王氏世系图(略)
第十篇 瓜园王氏宗族现世逝世个人情况登记表(略)
第十一篇 跋
瓜园王氏,有谱可考者已二十八代,六百余年,即明初从军武戍靖虏卫,遂居于靖虏。明中叶,支裔繁衍,其一支迁居瓜园,已四百余年。后数百年,因靖虏卫境内屡遭兵燹,加之天灾荒旱,王氏后裔,或仕宦经商徙居他乡,或逃荒、逃兵远走他乡,或遭受不幸,自一世至十六世,王氏宗族发展缓慢。十六世后,即清初中叶,支裔迅速繁衍壮大,二百余年,人口增至数千名,形成了今天谱系所记载的规模。
谱系之修,为历代族人所重,自迁居瓜园,后代有人将宗族情况予以记载,明末至清中叶,多次组织续谱,惜旧谱均毁于同治兵燹,仅有族人保留的一些零星记载。四十年代,凤翔公曾组织族人修王氏宗祠,并议修谱,因逢乱离,仅备部分材料,未臻完善。1980年后,国家振兴,民殷物阜,盛世续谱,民理之常。世界闻名的科学家靖泰公晚年曾多次倡议族人续成族谱,凤俭公等都切望族人尽快续成族谱,可知族谱之修乃族人之共望。1997年,由宗族各支裔共同协商,组成以禄邦叔为总编的王氏族谱编委会,着手搜集资料,整理族谱,谱序分别请全国人大七届代表、原靖远县一中、靖远师范校长、省教育学院副院长张克让先生,原白银市副市长王保泰先生,中共白银市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原靖远县县委书记巨明礼,白银市副市长张廷魁,市政协副主席王敬文、赵得琮,市人大秘书长、市书法协会主席梁一中,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新疆石河子文化局局长王爱廉,靖远县人大副主任马天霖等题了词,梁一中秘书长题写了封面谱名。为了解决修谱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族人共议,请《白银市志》总编、族谱专家白天星先生为顾问,与族人共商确定了族谱内容及族训、族规、人物传、宗族佚闻等内容,并请白天星先生进行了统一修订。谱序部分请中国当代文坛新星、书法篆刻名人、川口同宗王仲申先生工整誊写。表录部分请永新周绪南先生誊写。世袭图表请本邑展雨清先生及靖远矿务局第二中学青年书法家吴天枢先生誊写。农历十一月十八日开笔写谱,腊月初一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落成祭谱仪式,白天星先生任主祭官,周绪南先生为司仪,王仲申、吴天枢先生为赞仪。乐队由靖远名乐手10人组成。打五色彩旗28面,象征王氏宗族已传28代,分五行五福晋三排列。由地方名人赵得琮、马天霖揭谱。邹安民先生代表各方各界人士致贺词。主祭官分别上了祭方神文、祭祖文、祭家神文、祭谱文等。
族谱之修,种类繁多,仪序亦杂。王氏宗族后裔唯恭唯敬,克成此谱。对所有襄助修谱的各界人士深表谢意。
靖远瓜园王氏三房头第二十四代后裔登贤 拜撰
于公元一九九八年农历腊月初一
第十二篇 宗族佚闻——瓜园的传说
祖辈相传,明代以前的瓜园是一片红柳丛生,荆蔓遍野的沼泽地。明万历年间,靖虏卫境内人口剧增,卫城(今靖远县城)王氏一族遂迁居瓜园,修筑堤坝,开垦荒地,经数十余年的辛勤开垦耕种,王氏支裔繁衍,人口增加,村庄也初具规模。有一年黄河发大水,冲毁堤坝,淹没农田。有几个年轻人蹚水到柳树林,见一老人尸体在水中漂浮。青年们将老人尸体推入洪水中,让洪水将尸体冲走。第二天,他们又见尸体重新被冲了回来,青年们将老人尸体打捞上来,掩埋在柳树林后的沙滩上。第二年春天,村民们重筑堤坝,平整土地,种植庄稼。当庄稼旺盛生长的时候,人们发现掩埋老人的地方长出数株瓜苗,因下面埋着人,谁也没去破坏。两个月后,瓜蔓绿油油连成一片,中间结出数十个西瓜来,其中两个瓜又大又圆,足有一百斤,全村人又惊又喜,人人保护,直到中秋佳节,村中长老共议,将两颗最大的西瓜摘下奉祭月神,全村人共同赏月吃瓜。瓜切开后,熟好的西瓜瓤如蜜珍,瓜子乌黑明亮,味道甜美可口。瓜吃完后,村中长老将全部瓜子保存起来,第二年清明后,在河边的河滩上全部种上西瓜,西瓜长得又大又圆,蜜甜爽口,清热解暑,堪称农家珍品。瓜园西瓜的名声很快传到府、县衙门,府、县作为地方珍品上贡京师。此后,瓜园的西瓜作为贡品闻名全国,瓜园的名字也同西瓜一样流传开来。王氏支裔在这块地方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历久不衰。
第十二篇 宗族佚闻——登孝公佚闻
登孝公,乳名长寿儿,乃佐邦之长子,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幼年敏捷祥和,性纯孝,勤俭持家,和睦四邻。成人之后,兴家立业,补修庄院时,在地基下挖出二郎真君木雕神像一尊,因屋舍狭小,无以奉祀,遂默祷神灵,发愤重塑金身,永奉香火。并将神像送还方神庙内。民国九年(1920年)大地震,公在东升驮粮村旧庄沟为救他人不幸遇难,夙愿不偿,时年32岁,后代将其掩埋于大坝渠台子。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东升驮粮村奉祀龙轿忽传言,已为瓜园村登孝附龙轿,称己职为王副官、八玄君,奉五殿阎君敕令代圣宣化,普渡兆民,治疗疾疫,消除灾难,救济众生。自此八玄君龙轿有求必应,大显威灵,四方善男信女、灾疾人家成群结队,祈求神灵保佑,每多感应。后传至瓜园本村,本境乡民或称王善人、王副官、八玄官,因多感应,沐恩村民合计送“善言通明”旌匾以示感戴。每年乡民为建醮设坛,祈福消灾,灵应异常。先圣曰:“天道溟溟,俗民难知。”事涉善缘奇闻,录之于谱,以示不朽。
公元一九九八年农历腊月
后记
经过九个多月殚精竭虑的考证、分析和撰写,重修王氏族谱序终于脱稿,该说的题外话似乎都已说到,然而当静下心来思考修谱之事,禄邦等仍觉得还有些题外话需要向族人和后代再作些交代。
(一)瓜园王氏五百六十多年的族史能够理出今天的头绪,应当感谢历代绘神主、铸钟磬、传族史做出贡献的列祖列宗和族外同仁,没有他们的贡献,王氏族人恐怕今天只有饭后茶余的一些传说而已,在这次搜集、考证、落实有关族史资料的过程中,得到了大多数族人和族外亲友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帮助使我们攻克了族史考证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关,对此表示衷心感谢。
(二)在王世族史的撰写中,尽管我们通过多种途径,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同历史原貌相比仍不过是凤毛麟角,在这种情况下,要撰写一部把王氏各历史阶段都容纳进去并贯通起来的族史,只能根据现已掌握的资料表述,如有不确切、不完善的地方,待后人有新的发现,就以新资料得出的结论修正补充。
(三)关于这次重修王氏族谱的宗旨和目的,已在引言中作了说明。这里想重申两,点:一是这次族人上谱始终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排列世系图表,有男则男、有女则女,从未因有无男女而歧视任何族人。因此,每个王氏族人,不得以这次修谱为借口,为门庭有绩,谱上有名,公然抵制对抗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二是根据因其所不知,而缺其所不知,亦史法也的原则,在重修的王氏族谱中,允许一些漏记、落记,也允许一些人无续过嗣之事,完全取决于过嗣人自己的意愿,自己不愿意者别人不能强求。
(四)为使王氏宗族新增人口适时上谱进牒,确保族谱世代相传,建议从这次重修族谱为始,今后每十年续谱一次,每三十年修谱一次(下次修谱的时间为公元2028年)。续谱修谱的有关事宜仍由族人共同协商确定,愿宗族后代勿负前辈厚望,同心同德,将每次续谱修谱作为族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切实搞好。
靖远瓜园王氏二房头第二十三代后裔禄邦 拜撰
于公元一九九八年农历腊月初一
补记
谱盒的设计、制作说明:
经编委会研究决定,由精通古今雕刻技艺的族人登文为族谱存放制作谱盒。登文博览古今雕刻技艺书籍,大胆创新,精心设计、制作,历时一月有余,于1998年古历腊月初一敬制谱盒一架。
一、谱盒的规格
谱盒内长一尺二寸,宽九寸,高九寸,盒体通厚九分,盖深三寸,体深六寸,共用和合榫铆三十六个,内含家族和合通顺、团结友好之意。
二、谱盒的图案
1.盖顶,以万字经穿带五福捧寿,中心镶嵌“王氏族谱”四字。象征王氏族人子孙绵延,万福万寿。
2.盖体四周,布如意流云,呈华盖之状,寓苍天,寓宝盖。
3.盒体四周共24个图案。正前面设金线葫芦,寓意子孙万代;设福、禄、寿三多,寓意子孙后代多福、多禄、多寿;设核桃、荔枝、桂圆三元,寓意子孙连中三元,金榜题名;设官带流传,寓意后世官运亨通,代代流传,家声远播;左侧设琴、棋、书、画四艺,寓意子孙多才多艺,奋发向上;右侧设钟、磬、埙、鼓、琴、柷、笙、管八音,寓意国正天顺,官清民安,四海升平,家族和谐,睦邻融洽。后侧设金鼎一尊,象征江山永固,族望家盛,世泽绵长;设元宝一副,象征多元进宝,财源茂盛;设潮珠一副,象征四海宝珠灵光,闪烁家族文化繁盛之气;设如意图一副,寓意族人万事如意,幸福吉祥。
4.盒身通体外圆内方,内含金钱,内方外圆,外圆内通,寓意通明透彻之意。
三、盒座
盒座呈须弥座造型,流云座底,六层托台,十二栏杆护围,寓意家族宗高族旺,根深蒂固,十二生肖族人尽皆聪颖贤惠,品行端正。
靖远瓜园王氏族谱编委会 敬撰
上一篇: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记事碑·《美利渠记》(明·王业)
下一篇: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庙碑·《集厚村关帝庙碑铭》(游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