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淆、黾之阻【1】,当秦陇之襟喉【2】,而赵魏之走集【3】,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4】。”
唐贞观、开元之间【5】,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 【6】, 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 继以五季之酷【7】, 其池塘竹树, 兵车蹂蹴【8】,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9】, 烟火焚燎, 化而为灰烬; 与唐共灭而俱亡, 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囿之兴废【10】, 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 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 洛阳之盛衰, 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则《名园记》之作, 予岂徒然哉!
呜呼! 公卿大夫方进于朝, 放乎一己之私, 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11】, 欲退享此, 得乎?唐之末路是已!
【注释】
【1】 淆黾 (xiao mian): 淆山、黾池。在今河南省。
【2】 秦陇: 今陕西、甘肃。
【3】 走集: 奔走、集会之地, 出入必经之地。
【4】 候: 征兆。
【5】 贞观、开元: 唐太宗、玄宗年号。
【6】 东都: 洛阳。
【7】 五季: 即后梁、后店、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
【8】 蹂蹴: 蹂躏, 践踏。
【9】 榭: 建于台上的亭阁。
【10】 囿 (you): 饲养动物的园地。
【11】 治忽: 治乱。
【赏析】
见一叶落而知秋; 知微而见著。作者李格非以他隽智的洞察力, 高度的政治敏锐, 以及对国运兴衰的炽烈的忧患意识, 以至小之事, 喻至大之理, 写成了这篇流传百世的有名文章,——《书<洛阳名园记>后》。这是一篇生动形象的论说文。是作者《洛阳名园记》一书的后记或跋。
园囿不过是游玩观赏的场所罢了, 似乎无关宏旨。但是, 作者以雄辩的事实透辟的论证, 说明从园囿的兴废可以看出洛阳的盛衰; 从洛阳的盛衰, 又可以昭示天下的治乱。进而告诫公卿大夫们, 不可为一己之私, 而忘乎天下治乱。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忧虑,同时也映射出对统治阶级中公卿大夫们骄奢放纵的不满情绪。
作者的说理,如剥茧抽丝,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先立论“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从洛阳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为基点去论证。“洛阳处天下之中”夹在淆山与黾水的险阻之间,是通往陕西、甘肃的咽喉要害之地,是到达赵与魏两地的必经之路。所以洛阳乃是“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从而得出结论“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的警策之论。”盛衰虽仅洛阳一地,而治乱却关乎天下,提醒人们,不能不关注洛阳之盛衰。
下面的描写,作者用极简练的语言,以洛阳园囿的由盛而衰的历史事实,说明“园囿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唐朝太宗、玄宗的贞观、开元年间,繁荣兴盛,公卿贵戚们,在洛阳“开馆列第”建造园囿宅邸的有一千多家。待到发生战乱四处逃散,紧接着五代残酷的混战,“其池塘竹树”被兵车践踏,荒废成丘墟;”“高亭大榭”,被烟火焚烧,化为灰烬。这些华美的园林,与唐王朝一起被历史湮灭,一起消失了。再也找不到它们的痕迹。果然兴废不过园囿而盛衰关乎洛阳。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三段式的逻辑推理,“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园囿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因此“园囿之兴废”,乃是“天下治乱之候。”
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作者强调了撰写《洛阳名园记》的创作目的。既然天下的太平和动乱,以洛阳的兴盛与衰败为征候而可知;洛阳的兴盛和衰败,以园囿的兴旺与废毁为征候而得;那么作者《洛阳名园记》的写作,会白白花费力气吗?这一反问句,使读者警醒。结尾处的进一步反问,把作品的情绪推向高潮。唉!公卿大夫们,正在朝廷当权的时候,放纵自己一人的私欲,只知为了自己,而忘记了天下的太平与动乱,打算退职归来享受这些园囿的清幽雅致,办得到吗?这一问足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警觉。接着,作者没有做正面的回答。只说唐朝的末路就是这样的呀!让读者从历史教训中去寻找答案,从而得到启示。全文以感叹觑欷收束,不仅别致,充满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且增加了文章的震撼力量和警世作用,使一篇论说文活泼深刻,绝少空泛干涩之感。
排比句与短句的运用,强化了文章的表现力,文章开头“处天下之中,挟淆、黾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这一组排比,在语言形式上,以较大的气势,表现了洛阳“四方必争之地”的战略位置的重要。“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语气疾促,读来音调铿锵,渲染了紧迫氛围,更好地服务于“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的内容表现。
全文二百多字。层次清晰, 语言质朴平实。作者以至小之物, 昭示一个至大的道理, 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据《宋史》记载: 此文问世不久洛阳果为金兵所陷, 时人谓之知言。
上一篇:《古文观止·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胡天游·书侯振东》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