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李慈铭·六十一岁小像自赞
是翁也【1】, 无团团之面【2】, 乏姁姁之容【3】。形骸落落兮【4】, 谨畏匔匔【5】;须眉怊怅兮【6】,天怀畅通 【7】。故其貌谿刻兮【8】, 而心犹五尺之童【9】; 其言謇呐兮【10】, 而辩【11】为一世之雄。不知者以为法官之裔【12】, 如削瓜而少和气兮【13】;其知者以为柱下之胄 【14】, 能守雌而以无欲为宗【15】。呜乎! 儒林耶【16】?文苑耶【17】?听后世之我同。独行耶【18】?隐佚耶【19】?止足耶【20】?是三者吾能信之于我躬【21】。雨潇风晦, 霜落叶红, 悠然独笑, 形行景从【22】。待观河之将皱兮【23】, 拊桑海而曲终【24】。故俗士疾之, 要人扼之【25】。而杖履所至【26】, 常有千载之清风。
【注释】
【1】 是: 此、这个。
【2】 团团: 圆形。
【3】 姁姁: 和好貌。
【4】 落落: 鄙贱貌。
【5】 匔匔: 谨敬之貌。
【6】 怊 (chao) 怅: 失意感伤貌。
【7】 天怀: 疑喻胸怀。
【8】 谿刻: 清瘦。
【9】 五尺之童: 小孩儿。
【10】 謇呐: 口吃、言之迟钝难出。
【11】辩: 辩论, 有口才。
【12】 法官之裔: 法官, 此处指皋陶, 传说是舜的臣子, 掌管刑狱。裔: 后代。
【13】削瓜: 削皮的瓜。古人云皋陶面色如削瓜, 即青绿色。
【14】柱下之胄:柱下:相传春秋战国时的思想家老子曾为周柱下史,掌管图书,后代以柱下代称老子。胄:后代。
【15】守雌:老子著《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雄指刚强;雌指柔弱。
【16】儒林:崇尚孔孟之道、精通儒家经典的饱学之士,《史记》等史书为此类人物立传,名为“儒林传”。
【17】文苑:史书有“文苑传”,记载文采绮丽、名重一时的文士。
【18】独行:《后汉书》有“独行传”,记载不随波逐流、独立于世的名士。
【19】隐佚:指不想当官干预世务的隐居之士,史书有“隐逸传”。
【20】止足:指称淡于名利、激流勇退的人。得意于老子《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1】信:读作“伸”。
【22】景:古“影”字。
【23】观河之将皱:典出佛经《楞严经》:“佛言:‘汝今发白面皱,必今皱于童年;观河之见,有童髦否?’王言:‘否也’”。此文中以喻阅历之深。
【24】拊桑海而曲终:拊:拍也;桑海:桑田沧海的合称,比喻世事变迁。曲终:喻指结局的美善。
【25】要人:掌权者。扼:压制。
【26】杖履:拐杖鞋子,指称足迹。
【赏析】
中国有句古语:盖棺定论。无论英雄奸佞,无论豪杰鄙夫,只要死后,也只有死后,便可以或被捧颂上天,或被毁骂入地。在封建的传统观念中,即便满腹经纶、才高德望者也不敢活着时给自己评价太高,免遭“目中无人”、“胆大妄为”、“非谦谦君子”之讥。可是,近100年前,就有一位不同凡俗的智者勇者老者为自己61岁时的肖像作了篇洋洋洒洒的“自赞”。此公便是清末著名学者李慈铭。
“是翁也,无团团之面,乏姁姁之容”,开门见山自道面容不和善;不但容颜欠佳好,身材也乏康健之富态,一副“形骸落落兮,谨畏匔匔”的落魄胆小之貌,连胡须眉毛都抖露出惆怅失志之意。从外貌看,真是树枯皮干、行将就木的“老朽”了。不料,作者笔锋一转,自称虽然“须眉怊怅兮”,可心气仍然平和畅通。“故其貌谿刻兮,而心犹五尺之童。”所以容貌尽管老瘦,却童心未泯,天真烂熳,无所忧愁,开心得很。年纪老了,口齿不清,可慧辩的睿智还是出类拔萃、超佚群伦的。不了解的人凭我青瘦的面庞就断定我是严厉的法官, 知心朋友则晓得我在高蹈老子玄默淡泊之风。“不知者”、“其知者”两句真是应了谚语“人不可貌相”。后世的人是把我当作饱学典籍的硕儒来崇拜呢?还是叹服我才思横溢、妙趣横生的绮章丽文呢? 不论是儒学大家, 或是翰林高士, 我两受之而无愧。我出淤泥而不染, 不随波逐流, 安于宁静, 不屑攀附权贵, 知足而乐, 名利荣辱置于身外,“独行耶? 隐佚耶? 止足耶?是三者吾能信之于我躬”, 作者披展胸襟, 淋漓酣畅, 自负自信之情跃然纸上。“雨潇风晦, 霜落叶红”, 风霜雨露, 也丝毫不能减少我投身于自然的乐趣, 瞧, 我“悠然独行, 形行景从”, 岁寒自励, 与天地独往来, 养我浩然之气。先生不负孔老夫子“耳顺”之称! 似水年华, 寂然而逝, 观河快要流出了皱纹之波, 桑海已经变成了沧田, 时过境迁, 我看得多, 听得也不少了, 所以处之泰然, 自得其乐。虽然, 凡夫俗人妒嫉我, 高官权贵压制我, 但我却依然如故。我相信自己足迹所到之处, 定遗下千载之高风, 让后人仰慕。
全文不足三百字, 却形象生动地勾勒出自己的外貌, 刻画出作者的个性气质: 胸怀坦荡的君子风度。通篇采用对句, 每组对句都是正反比照,先抑后扬, 间杂问句, 铺排到底, 一气呵成, 气势磅礴, 痛快淋漓, 不愧是大手笔。
上一篇:《古文观止·谷梁传·公子重耳对秦客》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苏辙·六国论》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