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龚自珍·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1】,苏州之邓尉【2】,杭州之西谿【3】,皆产梅【4】。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5】,正则无景【6】;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 未可明诏大号【7】,以绳天下之梅也【8】;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 以殀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9】。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10】,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 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11】,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12】。辟病梅之馆以贮之【13】。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14】,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注释】
【1】江宁:江宁府,今南京市。龙蟠(pan):龙蟠里,在南京市清凉山下。
【2】邓尉:山名,在苏州西南。
【3】西谿:在杭州灵隐山西北。谿,同“溪”。
【4】皆产梅:以上三处都以梅花著名:都出售梅花。
【5】欹(qi):斜。
【6】景:同影。正则无景:宋朝林逋咏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欣赏横斜的影子,枝直了就没有这种影子。
【7】 诏: 上告下。号: 叫。
【8】 绳: 木匠用的墨线, 用来衡量木材直不直的。这里指用上述标准来衡量。
【9】 殀: 同“夭”,早死。
【10】癖 (pi): 嗜好的习惯性。隐: 隐衷。鬻 (yu): 卖。
【11】 纵之: 为了要使梅花的枝干弯曲, 种梅的就用棕绳把它捆绑起来, 所以要放开它们。
【12】诟 (gou) 厉: 诟病, 辱骂。
【13】 辟 (pi): 开, 设置。
【14】 安得: 哪能。
【赏析】
这篇文章是借病梅来揭发封建统治扼杀人才的罪恶。作者的这种用意, 在《乙丙之际著议第九》里作了正面说明。他指出到了“衰世”,“才士与才民出, 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僇 (戮, 指扼杀) 之。”当时的清朝已到了衰世, 封建统治者造成一种扼杀人才的环境, 只要有才能的士子或人民出来, 就要遭到督责、束缚以至于被扼杀。怎样扼杀呢?“僇其能忧心, 能愤心, 能思虑心, 能作为心, 能有廉耻心, 能无渣滓心。”看到危机会担忧, 看到不平会气愤, 看到一切会思虑, 看到不合理的想改革, 能有所作为, 看到卑污苟贱会感到可耻, 看到污秽要求纯洁, 无渣滓。这一切是有才能的人所具备的。可是这些正是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所害怕的,所以要扼杀人才, 把人们弄成顽钝无耻、冥顽不灵, 它的统治才能维持下去。这样扼杀人才的结果,“然而起视其世, 乱亦竟不远矣。”动乱还是要来的, 封建统治还是统治不下去的, 这正是它已腐朽到不可救药了。
作者又在《古史钩沉论一》里, 指出封建统治者“去人之廉以快号令, 去人之耻以嵩(崇) 高其身, 一人为刚, 万夫为柔。”封建统治者为了要巩固他的统治, 怕那些有骨气的人不愿受他的奴役, 于是竭力摧毁人们的廉耻, 只有他一个人是刚强的, 其他万人都要成为柔顺的奴才。有骨气的人就要受到摧锄。这些都是作者所痛心的。
这篇里写那“文人画士孤癖之隐”, 正暗指封建统治者这种见不得人的私心。写“斫其正, 养其旁条, 删其密, 夭其稚枝, 锄其直, 遏其生气”,正指出把正直的都要斫掉, 新生的要加以摧残, 生气要遏止。这些正暗示摧残廉耻, 扼杀一切有才能、想作为、有骨气、能思虑的人。“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 正是跟正直相反, 跟蓬勃生气相反、作者为病梅哭了三天, 正是为人才的被扼杀痛哭, 也包括悲伤自己的才能受到扼制而无法施展在内。
作者要“疗之,纵之,顺之,”就想破除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束缚扼制,让人们的才能获得发展。不过作者既没有权,又没有势,他自己的改革愿望都无法实现, 自己的才能都无法施展,更不要说解除全国人才所遭受的扼制了。因此,作者只能以感叹作结。
作者更深刻地指出,这种扼杀人才的事情,不必由封建的最高统治者自己动手,他只要造成一种环境, 自然有“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僇之。”这许多不才的人,为了个人的私利就甘心扼杀人才,所以用“蠢蠢求钱之民”来比。在这样的环境里,人才更难逃脱被扼杀的命运了。
这篇文章的巧妙处,就是表面上句句讲梅,没有一句题外的话,而实际上却都有含意。这两者之间非常贴切,绝不牵强。正直被锄,欹曲为美,写得极巧妙,而寓意并不隐讳。还有,这篇文章富有强烈感情。指出“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给予正面抨击。结尾发出了深沉的感慨。
上一篇:《古文观止·苏轼·留侯论》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