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王弘撰·与赵韫退大参书
昨承执事枉驾, 以贵乡诸先生之命,属为贺相国冯公【1】寿文;且云本之相国意。又述相国尝称弘撰文为不戾于古法。此虽弘撰所惶悚不敢当, 而知己之谊,则有中心藏之而不忘者, 即当欣跃操觚,竭其所蓄,直写相国硕德伟抱、辅世长民之大略, 以求得相国之欢。然而审之于己,度之于世, 皆有所不可,故敢敬陈其愚,唯执事详察焉。
弘撰以衰病之人,谬叨荐举; 尝具词控诸本省抚军,转咨吏部,不允。嗣又奉旨严催,不得已,勉强匍匐以来京师,复具词令小儿抱呈吏部,又不允。借居吴天寺僧舍,僵卧一榻,两月以来,未尝出寺门一步;即大人先生有忘贵惠顾者, 皆不能答拜。特令小儿持一刺诣门称谢而已。须白齿危,两目昏花,不能作楷书,意欲临期,尚复陈情冀倖于万一,蒙天子之矜怜而放还田里。
夫贺相国之寿,非细故也。诸先生或在翰苑,或在台省,或在部司, 皆闻望素著,人人属耳目焉。公为屏障以为相国寿,则其文必传视都下,非可以私藏巾笥者也。弘撰进而不能应天子之诏,乃退而作贺相国之寿文, 无论学疏才短, 不能揄扬相国之德, 即朝廷宽厚之恩, 亦未必以此为罪, 而揆之于法, 即有所不合, 揣之于心, 亦有所不安; 甚至使不知者, 以弘撰于相国素不识面, 今一旦为此文, 疑为夤缘相国之门, 希图录用, 欺世盗名, 将必有指摘之及, 不但文不足为相国重, 而且重为相国累, 此弘撰之所以逡巡而不敢承也。即执事代为弘撰筹之, 亦岂有不如是者哉? 不然, 操天下文章之柄, 为天子教育人才, 天下之士望之如泰山北斗, 优谒门下者, 咸思得邀相国之一盼为荣; 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 固繁有徒, 而相国独属意于贱子, 身非木石, 岂不有心识此义者? 而顾推委而不为, 有此人情也乎? 所谓韩愈亦人耳 【2】, 所行如此, 欲以何求耶? 是用直布腹心, 唯执事裁之谅之, 并乞上告相国。倘邀惠于相国, 得归老华山, 为击壤之民 【3】, 以遂其畎亩作息之愿 【4】,午夜一灯, 晓窗万字 【5】, 其不能忘相国之德, 将以传之纪载而形之歌咏者, 必有在矣。燕山易水, 共闻斯语, 唯执事图之。
【注释】
【1】 冯公: 名溥, 字孔博, 一字易斋, 山东临朐人, 顺治进士, 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兼吏部尚书。
【2】 韩愈亦人耳: 韩退之在 《释言》 中解释说: “前之谤我于宰相者, 翰林不知也; 后之谤我于翰林者, 宰相不知也。今二公合处而会言,若及愈, 必曰:“韩愈亦人耳, 彼敖 (通“傲”) 宰相又敖翰林, 其将何求?”
【3】 击壤之民: 太平盛世的老百姓。击壤: 上古时代一种投掷木板以取胜负的游戏。后来指太平盛世的欢乐。
【4】 畎 (quan) 亩作息之愿: 过田园生活的愿望。
【5】 午夜一灯, 晓窗万字: 半夜里点着一盏灯写文章, 天亮时就写出一万字。指勤于写作。
【赏析】
明亡后,王弘撰隐居华山。清康熙年间为了巩固统治,特开博学鸿词科,规定全国臣民凡经荐举,都可应朝廷定期召试。录取后一般授以翰林官职,想以此收罗人才,弘撰也被荐举,那时距明亡已三十多年。他不愿委身投清,当即呈请陕西巡抚转咨吏部辞谢,未获批准。康熙十七年(1678年)他被迫应召到北京,仍不肯应试,托病住在一所寺院里,足不出户。当时有不少权贵纷纷拉拢他,他始终不为所动。本篇提到的相国冯公(冯溥)一向以“爱才”为世人所称赞。他六十寿辰之际想借重弘撰写文来进一步抬高自己的身价,于是托赵韫退关说,劝他为自己写祝寿文;还打算通过这个关系,迫使弘撰上应试的圈套。弘撰识破了他的计谋,就写这封信表示拒绝。信写得义正词严,态度坚决,最后连康熙帝也奈何他不得,只好让他回归家乡。
劝弘撰写寿文的赵韫退,名进美,字嶷叔,号韫退,山东益都人,曾任刑、户、礼等部给事中,后调出京城为江西安察使副使,转广东、陕西、河南等省布政使司参政。康熙年间开博学鸿词科,被召赴京师,留京年余后报罢。作者给他写这封信时,他在京师任布政使手下的参政(即大参)。
赵韫退受冯相国之托,动员王弘撰为冯写寿文,俗人看来这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因为一可扬名,二可博得大官僚的欢心,有利于自己日后的飞黄腾达。王弘撰拒绝不写,这代表清初一部分明朝遗民、尤其是部分自命清高文人的所谓忠君思想,他们以忠于明朝,不事二姓,坚守晚节等为美德,如黄宗羲于明亡后绝意国事,隐居著书;顾炎武对举鸿博、修《明史》,力辞不赴;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词,魏禧以病辞,周容以死拒……王弘撰和他们一样属于明末遗民中有气节的清高派文人。这封信主要是论述作者不能为冯相国写寿文的理由。
首先,申述写信缘由,并说明“审之于己,度之于世”都不能为冯相国撰写寿文。这是全文的总纲,由此具体论述不能写寿文的两点原因。
第一, 自己须白齿落,衰老多病,加上两眼昏花,不能写楷书,临到应博学鸿词科殿试的日期,还想向上陈述自己的情况,希望能侥幸得到皇帝怜悯,放归故乡。——这是从自己本身考虑,不能为冯相国写寿文的原因。
第二,从世情出发和为对方考虑,也不能为相国撰写寿文。为冯相国写寿文不是件小事,其文必被众多有声望的达官贵人所传阅。既然自己不能应天子之诏参加殿试,却为贺相国写寿文,于情于理说不过去。不了解此情的人会以为自己在趋奉相国,希图被录用,并会以欺世盗名之罪遭到指摘,这样反会给相国加添牵累,所以迟疑不决,不敢应承撰写寿文之事。
再说相国掌握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 替皇帝培养人才, 才学卓识, 受到天下文人景仰, 很多文人都拜伏在他门下, 希望他垂青。其中不少是有名望、有地位、有写作才华的人, 而相国唯独看中了自己。人非草木, 自己怎会不知这种情义而推诿不写呢? 下面反问一句“有此人情也乎?“不言自明, 别有意蕴。——这段文章以进为退, 于反衬中见本意, 文势愈显不平, 有曲折迭宕之妙, 更坚定地表明自己不能为相国撰写寿文。
下文:“韩愈亦人耳, 所行如此, 欲以何求耶?”正与自己所处情况相合。作者以韩愈自比, 说明自己不写寿文并非孤傲, 实有不得已的苦衷,否则既得罪大参, 又开罪相国, 这样做对自己会求得什么好处呢?接着声明这些话都是“直布腹心”,“唯执事裁之谅之。”说得义理圆通, 委转得体。
最后请求相国放他归老回华山, 如蒙惠准, 将不忘相国的恩德, 并要“形之歌咏”, 使燕山易水共闻斯语”, 信誓旦旦, 以证言之不谬。因为这封信是写给赵韫退的, 所以结尾处提到希望大参也考虑这件事。
本文写得观点鲜明、层次清楚, 文辞犀利明快而风格沉郁悲凉, 嫉恶如仇而行文曲折委婉; 推托之辞入情入理。有几处以进为退, 足可掩饰自己拒写寿文之无礼。如:“……知己之谊, 则有中心藏之而不忘者, 即当欣跃操觚, 竭其所蓄, 直写相国硕德伟抱、辅世长民之大略, 以求得相国之欢。”“而相国独属意于贱子, 身非木石, 岂不有心识此义者? 而顾推委而不为, 有此人情也乎?”替对方着想, 更是理由充足, 说理圆活, 如:“今一旦为此文, 疑为夤缘相国之门, 希图录用,欺世盗名, 将必有指摘之及,不但文不足为相国重, 而且重为相国累,”“……伏谒门下者, 咸思得邀相国之一盼为荣; 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 固繁有徒。”这些话表面含蓄委婉, 锋芒不露, 实际却是“喜笑怒骂, 皆成文章”。
作者写信, 构思缜密, 为人为已找出多种理由和借口, 文势波澜起伏, 语言平实流畅, 如春江流水柔而无情, 似秋风落叶冷而不厉。另外,三处骈偶句的出现, 加强了韵律节奏, 读来琅琅上口, 如“审之于己, 度之于世”,“或在翰苑, 或在台省, 或在部司”, 以及“揆之于法, 既有所不合;揣之于心, 亦有所不安”。三处反问句的运用, 更是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上一篇:《古文·与丘长孺书》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韩愈·与陈给事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