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顾炎武·复庵记
旧中涓范君养民【1】, 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2】。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游;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3】。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宫伴读【4】。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5】,范君知其必且西奔,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将尽厥职焉。乃东宫不知所之,而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6】,悬崖之颠,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 大河之东, 雷首之山【7】,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8】,若揖让乎其间, 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9】,绵上之山【10】,出没于云烟之表, 如将见之。介子推之从晋公子【11】, 既反国而隐焉, 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东, 太行、碣石之间【12】, 宫阙山陵之所在【13】, 去之茫茫, 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然! 作此记, 留之山中。后之君子登斯山者, 无忘范君之志也。
【注释】
【1】 旧中涓: 旧, 指著文时已灭之明朝; 涓, 本意洁, 中涓, 原指在宫中主持清洁扫除之人, 后泛指内侍太监。
【2】黄冠: 原指用金属或木制的道士束发之冠, 后作道士别称。
【3】方士: 有方术之人, 他们往往假借炼丹求仙骗人。道教讲求炼丹修仙, 道士即成为继承方士衣钵的人。
【4】东宫伴读: 陪伴太子读书的官员。东宫, 指太子; 伴读, 官名。
【5】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 清军攻占北京前, 李自成撤离北京时, 把崇祯的太子(朱慈烺)和另外两个儿子, 即定王 (朱慈炯) 和永王(朱慈炤) 带走。
【6】 太华之山: 太华山, 即陕西华山。
【7】 雷首之山: 雷首山, 即首阳山, 在山西永济县南。上有夷齐墓, 相传为伯夷、叔齐隐居绝食的地方。
【8】 伯夷、叔齐: 伯夷, 名允, 字公信; 叔齐, 名智, 字公达: 商孤竹君之二子。因不愿继位逃人周。曾力谏周武王伐纣。周灭商后, 他们耻食周粟,隐居首阳山, 采薇而食, 直至饿死。
【9】 汾之一曲: 山西汾河的一个弯曲处。
【10】 绵上之山: 指介山。绵上, 古地名, 今山西介休县南。
【11】 介子推: 介推, 又名介之推, 曾随晋公子重耳流亡。重耳登位后, 他不愿为官, 逃入介山隐居。直至烧死不出。
【12】 太行碣石: 指京西的太行山, 京东的碣石山。
【13】 宫阙山陵: 指明朝的宫殿和皇帝陵墓。
【赏析】
《复庵记》是明末清初的爱国学者顾炎武所写的一篇叙事抒怀的散文。《复庵记》即记复庵之意, 这篇文章通过记述其友范养民离京到华山当道士, 自建茅庐, 过清苦的隐居生活而保持民族气节之经历, 极力赞颂其高风亮节,殷殷嘱托后人毋忘其志。全文叙事平直,语句朴实,看似平淡,实则充满激情。顾炎武在赞颂其友的字里行间,充分抒发了自己效法古人,“行己有耻”,坚贞不屈,矢志不移的作人行事准则。本文文如其人,实是一篇叙事言志之佳作。
顾炎武生活于明末清初,正当战乱之年,满州贵族大举入侵,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他自幼受其祖父影响,熟读史书,攻研兵书战策,立志报国,少年时代就曾参加了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复社”,希冀改良明朝朝政,抗清保国。清军南下时,他曾与友人归庄等起义兵于昆山,奋起抗击。在清朝统治确立后,他仍矢志不移,无论是清政府延揽,还是亲友说项,他一概拒绝,至死不谕。《复庵记》一文所记,正是与他志趣相投的友人,其事迹节操,也正是顾炎武本人的写照,所以写得十分感人。
这篇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叙述范养民当道士的情况和原因。文章一开头就叙述曾为“中涓”(即宫中太监)、也即是下文所述担任过明东宫太子伴读的范养民,于崇祯十七年(1644)夏,从京城徒步到华山当了“黄冠”,用数年时间修了一座茅屋居住,取名为“复庵”。这样的开头,看似平实无奇,实却引人深思。一个身担重任的内侍太监,为何不远千里辛苦跋涉来当道士?为何建陋舍取名“复庵”?读者一想自然明白:这里的“复”,当然是“复明”之义,一语道破,范养民之所以离京出走,甘当道士,实乃忠于明朝,不愿归顺清廷,为守节之士也。一开头就为全文定下了基调,写的是重操守、务复明之人。这段文字成了全文的枢纽。
接下来,文章介绍了范养民到华山之后,“山下之贤士大夫”纷纷与之交往,周围的平民百姓都十分尊敬他的感人情景,加上后文又提到人们捐助材料帮他建庵的事实,寥寥数笔就写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心所向。进而道出范养民出家的原委。范养民本来不是宣扬迷信、修仙炼丹的“方士”,而是自幼读书、喜好楚辞、博览诸子百家、通儒家经典的学者,位居“东宫伴读”要职。只是因为李自成挟持太子及永、定二王出京,东宫不知去向,范君不得已而到华山当了道士以待时机。这段文字除说明范养民的身份及心志外,当然也反映了顾炎武由于阶级局限而对明末农民起义的错误看法。但明末农民起义很快就失败了,李自成也正是由于清军于崇祯十七年五月攻占北京城而挟持太子及二王西去的,作者下文所赞之范君节操,当然指其不与清政权合作的民族气节。这段承接开头的文字简明扼要,既介绍了范养民的身份,又道出了其“为黄冠”的缘由。从文章上看,承上启下;从内容上看,为下文抒怀作了必要的铺垫,确属必不可少。
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复庵的环境和修建经过。作者用一组排句:“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和“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极言其“世外桃园”之美。联系作者曾卜居华山一段史实,以及下文之联想抒怀,可见作者如此赞美华山绝非偶然, 实是因为他把华山看作反清复明的理想根据地。当然作者在此还颂扬了范君宁愿躬耕、自食其力而不归顺清廷之心志, 为下文类比作了铺垫。这部分最后写到“一宿其庵”, 开户东望,从结构上看是很巧妙的过渡。
文章第三部分, 作者由近及远展开联想, 由叙而议, 急转直下直抒胸臆, 是本篇之精髓所在。作者放眼东望, 由华山而及雷首山。再引《诗经·魏风·汾沮洳》中“彼汾一曲”句, 推出汾河流域绵上的介山, 从而一连引出三位古人: 伯夷、叔齐、介子推。这三位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节烈之士。伯夷、叔齐均为商孤竹君的儿子, 因不愿继位而逃至周地。周武王伐纣时, 他们曾叩马力谏, 周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 逃人首阳山终至饿死。介子推曾跟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当重耳归国掌权后, 他即归隐介山而不出。作者以这三位名人比范君, 意在极赞范君不屈之节操。他已仿效伯齐、叔夷不食清粟, 还想效法介子推辅佐东宫复明, 但因“东宫不知所之”因而“不遂”, 只好隐居华山为黄冠, 复明之心足矣! 作者联想广远, 类比意深, 行文实在巧妙。
文章最后再把望远联想推及“太行碣石之间”, 太行山在北京城西, 碣石山在北京城东, 二山间之“宫阙山陵”, 当然是指明宫明陵。作者站在华山之巅眺望京城, 宫阙山陵茫茫不可见, 感极而与范君相对流涕, 一字一泪, 其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怀旧之心感人至深。行文至此, 已震人心魄。再交代作“记”的目的在于告诫后人“无忘范君之志”, 当然也就是作者自己之志。如此嘱托, 铁石心肠也当为之动容。这样结束全文, 既照应了题目, 又道出了用心, 实是意味深长、发人深思、令人牢记。
纵观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由人及事, 由近及远。由实而虚,由叙转议, 借题发挥, 承转自然, 逐渐推向高潮, 道出内心的感情, 点出作记之目的。文章叙事简洁, 重点突出, 选例精当, 类比贴切, 怀友、用典、发议、抒怀, 浑然一体, 行文巧妙, 用心深远, 感人动情, 极富感染力, 深得记叙散文之要旨。
上一篇:《古文·复庵记》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姚鼐·复鲁絜非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