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左传》·季梁谏追楚师
(桓公六年)
楚武王侵随, 使薳章求成焉, 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1】。
鬥伯比言于楚子【2】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3】,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4】, 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 故难间也。汉东之国, 随为大。随张, 必弃小国。小国离, 楚之利也。少师侈, 请羸师以张之【5】。”熊率且比曰【6】 :“季梁在【7】, 何益?”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王毁军而纳少师。少师归, 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8】。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 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 忠也;祝史正辞【9】,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10】,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11】。’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12】,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13】。奉酒醴以告曰【14】:‘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15】。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16】。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
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注释】
【1】楚:芈(mi)姓国。其始祖原是商的盟国。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周成王封其首领熊绎以子男之田,为楚受封的开始。但后来楚国自称王,与周实际上不是臣属关系,而是处于对立地位了。楚武王为楚国的第十七君。楚也称荆。随: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湖北随县。薳(wei)章:楚大夫。瑕:随地。在今湖北随县境。少师:官名。其人姓名不详。董:主持。
【2】鬥(dou)伯比:楚大夫。
【3】汉东:汉水以东,这里指汉水以东的小国。
【4】张:陈设。
【5】侈:骄傲自大。羸(lei):瘦弱。羸师:故意使军队表现出衰弱的样子。
【6】熊率(lu)且(ju)比:楚大夫。
【7】季梁:随国的贤臣。
【8】 授: 付予。
【9】 祝史: 管理祭祀的官吏。正辞: 不欺假。
【10】 牲牷(quan): 纯色而完整的牛、羊、猪。
【11】 粢(zi)盛(cheng): 盛在祭器里供神用的谷物。黍、稷叫粢, 装进器皿叫盛。腯(tu): 肥壮。
【12】 瘯(cu)蠡 (luo): 六畜所患之皮肤病。
【13】 三时: 指春、夏、秋三个农忙季节。
【14】 醴: 甜酒。栗: 敬。
【15】 谗(chan): 诬陷人的坏话。慝(te): 邪恶。
【16】 五教: 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九族: 上自高、曾、祖、父, 下至子、孙、曾、玄, 加上本身。另一说, 父族四代, 母族三代, 妻族二代, 合为九族。禋(yin): 祭祀诚心。
【赏析】
向国君进谏又能说服国君,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随国的大臣季梁却能做到, 他在鲁桓公六年时, 面临楚军压境的危难, 向国君进谏,不仅制止了国君“追楚师”的打算, 而且使国君明政修德, 重振国威, 致使楚国不敢进攻。
季梁用“夫民, 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 而后致力于神”的道理说动了随侯, 这个道理反映了春秋时代对于民和神的关系的一种新的进步主张, 这个主张能为随侯所接受, 同季梁巧妙的论述分不开。季梁的谏言之始, 首先指出随与楚的对峙情况, 即随小楚大, 而随侯要追击楚师, 就是要以小胜大, 但以小胜大是有条件的, 即“小道大淫”, 随即转入他所要论说的主题, 季梁紧承“小道”的“道”, 指出道即“忠于民而信于神也”, 在这里他将民、神并提, 然后说明目前随国的情况是对民不忠, 对神不信, 因而是不道的, 是不可能打败强大于它的楚国的。
对于季梁的这一段论述, 随侯听后并未全部理解, 他只记住了“信于神”的一面, 而忘记了“忠于民”的一面, 因而他反问季梁, 说他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都是完整肥大的, 盛在祭器中的黍稷也是丰足、完备的,怎么能说对神不“信”呢?季梁见随侯并未理解他所说的问题的实质, 便点明一句:“夫民, 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 而后致力于神。”开始将谈话的主题转到以民为主而神为附之上, 他从祭神讲起, 告诉随侯, 向神祭献的目的就是为了向神报告百姓民众的情况, 并非是专门祭神而祭神, 所以, 向神奉献“博硕肥腯”的祭品就是为了说明人民的物力财力普遍富裕,牲口长得肥大而且繁殖很快, 没有生过疥癣等疾病, 完备肥壮。然后他又逐句回答随侯的话, 接着又用“所谓馨香, 无谗慝也”一句与“所谓道, 忠于民而信于神”相呼应。而现在随国的状况则正好相反,“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终于使随侯彻悟。
季梁的进谏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从文章开始,楚国大臣们的一番争论之中可以看出,鬬伯比的阴谋就是要诱使随侯“追楚师”,而且,他认为,即使随国有季梁在也不足为惧,因为随侯宠少师。但他们没有料到,季梁就是在这种状况下破败了楚国的阴谋,由此可见,季梁的大智大勇已超出了常人,堪称盖世雄才。
季梁的谏词之所以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是由于下列原因:首先,他的论述条理缜密,他劈头一句:“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看破了楚国的阴谋,然后便转到民神关系的论述上,进而使我们明白了他劝随侯不要着急,就是为了让随侯先在国内修明政治,与兄弟之国相亲善,使国家强盛起来,以御外敌。第二,其论述句句紧承,前后相应。他从“小道大淫”谈到“道”,从“道”谈到“忠”、“信”,又从“信”最终强调了“忠”,都是后句紧承前句,而后,他的答句又紧承随侯的问句,后一段谏词又紧承前一段谏语深入论述,他的最后一句“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又与鬬伯比的“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之句暗暗反承,使人更加叹服于季梁的明察秋毫与知己知彼。文中,“君姑修政”的“姑”字又与“君何急焉?”一句相应,表现了高度的智慧。第三,语势强烈整齐而且有节奏感,在“故奉牲以告曰”之后的主要论述中,连续运用了七个“谓”字,七个“也”字,抑扬顿挫,使文章摇曳生姿。第四,纵观全文,其行文,正如《古文观止》的注者吴调侯、吴楚材所说:“如流云纤锦,天花乱坠,令人应接不暇。”而他所论述的进步主张,也堪称“千古不易之论”。
上一篇:《古文观止·左传·季札观周乐》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杨岘·安吉施氏遗著序》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