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蔺相如之完璧 【1】, 人皆称之, 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 诈赵而胁其璧。 是时言取璧者情也【2】, 非欲以窥赵也。 赵得其情则弗予, 不得其情则予; 得其情而畏之则予, 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 此两言决耳, 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 赵弗予璧, 两无所曲直也。 入璧而秦弗予城, 曲在秦; 秦出城而璧归, 曲在赵。 欲使曲在秦, 则莫如弃璧; 畏弃璧, 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 又设九宾 【3】, 斋而受璧, 其势不得不予城。 璧入而城弗予, 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夫璧非赵璧乎? 而十五城秦宝也。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 十五城之子弟, 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4】, 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 臣请就死于国, 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 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 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令秦王怒【5】, 而僇相如于市 【6】, 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 【7】, 而责璧与信, 一胜而相如族 【8】, 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 天也!”
若其劲渑池 【9】, 柔廉颇【10】, 则愈出而愈妙于用。 所以能完赵者, 天固曲全之哉!
【注释】
【1】 蔺相如之完璧: 蔺相如, 战国时赵国大臣。 赵惠文王得到稀世之宝——和氏璧, 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换取这块璧。 当时秦强赵弱, 赵王恐给了秦璧却得不到城。蔺相如请命奉璧入秦,见秦王无意给赵城,用计赚回和氏璧,并叫随从化装从小路逃走,完璧归赵。
【2】情:实情、本意。
【3】九宾:古代举行大典时所用的极隆重的礼仪。宾指摈(傧)相,迎宾礼赞的官吏。
【4】绐(dai):欺骗。
【5】令:假如。
【6】僇(lu):通“戮”,杀戳。
【7】武安君:秦国大将白起的封号。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
【8】族:灭族。
【9】劲渑池:公元前279年,秦王约赵王会于渑池。宴会上秦王请赵王鼓瑟以辱赵王。蔺相如随行,便以刺杀秦王相威胁,请秦王为赵王击缶。劲:强劲。果敢的意思。
【10】柔廉颇:廉颇,赵国名将。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会”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打算侮辱他。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多次避让廉颇。廉颇受到感动,负荆请罪。廉蔺遂成刎颈之交。柔:忍让。退让的意思。
【赏析】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是王世贞的一篇史论散文。“完璧归赵”事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在传后曾赞颂蔺相如“其处智勇,可谓兼之”。太史公的论赞后人视为定论,千百年来众口一词,正如清代史学家赵翼诗中所说:“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司马迁之后一千六百年,王世贞却做了这样一篇翻案文章。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过“论事要有识,然无法意亦晦”,提出了议论文章要有“识”、有“法”两个要求。识是立意,法是章法。论史需有史才,翻案更需卓识。慧眼独具,见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乃是本文立意的高明之处。
战国纷争,纵横策士驰说云涌。这些人物流品复杂,成败不一。作者撇开蔺相如个人品德优劣不论,着眼于形势大局,从秦赵两国利害关系入手,居高临下指摘历史人物活动的某些欠缺失策之处,顺理而成章,提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顺便说一句,王世贞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有成就的历史学家。)
文章开篇,作者力排众说,对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未敢以为信也”。开门见山,毫无遮拦。接着分述其观点,展开全文。《史记》所载的“完璧归赵”始末, 事启端于秦昭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结束于“秦亦不以城予赵, 赵亦终不予秦璧”。 作者据此断言, 虽秦强赵弱, 但秦“言取璧者情也, 非欲以窥赵也”。 也就是说秦当时的本意只是想要得到和氏璧,而没有打算以此为借口进攻赵国。 作者开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和氏璧事件的本质方面, 而不去纠缠其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具体情节, 根据史实得出了使人信服的论断。 然而作者并没有以事后的认识去苛求古人, 而是允许赵国对秦的实情本意有“得”与“不得”的两种选择; 对秦的威胁有“畏”与“弗畏”的不同反应。 偏执一言, 就不近情理; 面面俱到, 才让人心服口服。赵国的“得”与“不得”,“畏”与“弗畏”都无可非议, 作者要批评的是蔺相如“既畏之而复挑其怒”的自相矛盾的做法。 换句话说, 无论蔺相如如何智勇, 而做出可能招致“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的事, 也是不足取法的。 作者跳出前人只见个人不见大局的窠臼, 正本寻源, 一新读者耳目。
不盲从古人, 善察疑似之迹也是这篇翻案文章立意的特点。
宋代哲学家张载认为有成就的学者都是善于“于不疑处有疑”。 人云亦云当然谈不上创见。 《史记》 中记载蔺相如的话:“秦以城求璧, 而赵不许, 曲在赵。”这成了后来蔺相如行事的指导方针。 对此, 人们或许漫不经心地就读过去了。 然而作者却打上一个大问号, 并针锋相对地提出“秦欲璧, 赵弗予璧, 两无所曲直也”。 的确, 自己的东西, 别人要换去, 换或不换在于自己, 对双方都不存在道义上的理曲与理直的问题。 道理是如此简单易晓, 说出来人人都懂。 但囿于名人的话便是名言, 历来无人对蔺相如似是而非的说法置否一词。 王世贞能够矫正前人的疏误, 恰恰反映出他不盲从古人, 不迷信名人的精神。“尽信书不如无书”, 很多古代作家都懂得这个道理。 嵇康的 《管蔡论》, 王安石的 《读孟尝君传》, 欧阳修的《纵囚论》等都是翻案的史论佳作, 王世贞的这篇文章与上述作品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的结构精严, 不枝不蔓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文章开头一句揭示全文论旨,“人皆称之”与“予未敢以为信”一反一正相对提出, 自然地引发下文。 文章的主干是第二、 三两段。 作者先论“情”, 后析“理”, 双管齐下。 论“情”, 则由秦及赵丝丝入扣, 抓住“得”“畏”二字论清蔺相如“既畏而复挑其怒”的失策。 析“理”, 则先破后立多方设想, 辩清“曲”“直”两字, 证明“使舍人怀而逃之, 而归直于秦”的荒悖。“情”“理”两层文有先后, 意有轻重, 作者思路清晰可见。
逻辑性强是本文的另一显著特点。 刘勰 《文心雕龙》中说:“论如析薪, 贵在破理”。 论文的说服力主要来自“破理”中的逻辑力量。“赵得其情则弗予, 不得其情则予; 得其情而畏之则予, 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这是一段精采的逻辑分析。 作者以“得”与“畏”为前提错综组合成四个判断,包罗了赵国的一切可能情况,令人信服地得出了所谓“两言决耳”的必然性结论——“予”或是“弗予”。承认作者的前提就必须承认他的结论,这就是逻辑力量的所在。第三段中作者为蔺相如拟设了一段对秦王的言辞,其所以有力,就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以城易璧则民怨,不予城而欺赵则失信于天下这样的二难推理。秦王要摆脱这种两难的困境就只有“返璧”这唯一的出路。本文区区不足四百字,却包含了几处严密的逻辑推理。如果说卓越的史识是这篇文章的躯体的话,那么支撑它的正是强有力的逻辑之足。
最后谈一点对于作者感叹“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的看法。
就文章而论,尽管作者指出了蔺相如的种种失误,然而历史毕竟是历史,完璧归赵的事实无法改变。为了不使读者生疑,作者便用归结于天的说法,含蓄地表示虽然完璧归赵了,可是也不能说明蔺相如的做法正确,恶果没有产生,只是事出偶然罢了。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者此处是反其意而用之。
就思想而论,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原因文中本已经讲明,“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当时秦赵的矛盾还没有激化到因为一块宝玉而完全反目的地步,因此完璧归赵并非偶然而是存在着必然性的。文章最后一句把赵国得以保全也归结为“天固曲全之”,把冥冥上苍作为人事的主宰,正说明作者的局限所在。
上一篇:《古文观止·管同·蒯通论》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