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先秦文·《孙子》·谋攻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①,破国次之②;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③。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④,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⑤,具器械⑥,三月而后成;距闉⑦,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⑧,杀士⑨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⑩也。必以全⑪争于天下,故兵不顿⑫ 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⑬,五则攻之,倍则分之⑭,敌⑮ 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⑯,不若则能避之⑰。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⑱。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⑲ 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⑳ 者三: 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㉑ 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㉒。不知三军㉓ 之事,而同㉔ 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㉕,而同三军之任㉖,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㉗ 至矣。是谓乱军引胜㉘。
故知胜㉙ 有五: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㉚ 者胜;上下同欲㉛ 者胜;以虞㉜ 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㉝ 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㉞;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① 全国为上: 使敌人举国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全,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下同。② 破国: 使敌国残破,也可译为“击破敌国”。破,使动用法。下同。③ 军: 与下面的旅、卒、伍同为当时军队编制的单位。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五百人为一旅,一百人为一卒,五人为一伍。④ 上兵: 上等的用兵(指挥战争)策略。伐谋: 在策略上攻破敌人。伐交: 在外交上攻破敌人(阻止敌国与别国的联合)。伐兵: 在武装力量上攻破敌人。⑤ 修: 制造。橹: 进攻时用来掩护身体的大盾牌。轒辒(fén wēn 坟温): 攻城用的四轮车,用大木制成,上盖生牛皮,里面可装十人。⑥ 具: 准备。器械: 指攻城用的器械。⑦ 距闉(yīn 因): 用人工堆成高出城墙的土垒,以察看城中情况,居高临下射杀城中敌人。闉,积土为山。⑧ 蚁附之: 像蚂蚁一样,爬墙进攻。⑨ 杀士: 使(自己的)士卒被杀。⑩ 久: 旷日持久。⑪ 全: 即开头“全国”的“全”。这句是说,一定要用使敌人举国完整地降服的策略争胜于天下。⑫ 顿: 劳顿,疲敝。⑬ 十则围之: 十倍于敌人,就包围他们。⑭ 分之: 分为二军,使其腹背受攻。⑮ 敌: 相等。⑯ 逃: 退却坚守。⑰ 不若: 指力量不如敌军。避: 引兵走避。⑱ 小敌: 指两军对阵力量弱小的一方。坚: 固守。这两句是说,弱小的军队消极固守,就会成为强大的军队的俘虏。⑲ 辅: 辅佐。周: 周到。隙: 有缺陷。⑳ 患于军: 对军队有害。㉑ 谓: 叫,命令。之: 代词,指军队。㉒ 縻军: 束缚住军队。㉓ 三军: 周代的制度规定,天子建六军,诸侯大国建三军,分上、中、下,或左、中、右,后来,“三军”成为诸侯国军队的通称。㉔ 同: 参与,干涉。㉕ 权: 指挥三军的权谋、权变。㉖ 任: 任用人材。㉗ 诸侯之难: 邻国诸侯乘隙入侵造成的祸难。㉘ 乱军引胜: 扰乱自己的军队,失去可能得到的胜利。引,夺去。㉙ 知胜: 预见胜利。㉚ 识众寡之用: 懂得兵多怎么用,兵少怎么用。㉛ 上下同欲: 军队上下同心同德。㉜ 虞:预料,事先谋画,做好准备。㉝ 御: 驾御,牵制。㉞ 殆: 危险。㉟ 一胜一负: 胜负的可能性各占一半。
本文是《孙子》十三篇中的第三篇。题为“谋攻”,意思是在计谋上攻破敌人。孙武认为在局部战役中不顾条件地硬拼硬打并非上策,强调要采取全局性的战略方针,“以全争于天下”,争取最大限度的利益而使自己的损耗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是富有政治远见的。
全文依次论述了几个问题,表面上看似不甚相干,但实际上却都紧扣中心。一、二两段首先说明总的战略原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伐谋”(从谋略上攻破敌人),是“兵不顿而利可全”(军队不疲敝而胜利又可以完全取得)。而“谋攻之法”的提出正是建立在这种战略原则的基础上的。接着第三段阐明了集中优势兵力力求全歼敌人的思想,这是“谋攻”的原则在战斗中的具体运用。第四、五段说明将帅的作用,特别强调将帅指挥权的相对独立性(这在通讯手段落后的古代是非常必要的),主张国君不应加以牵制,横加干涉,这是实施“谋攻”原则的重要保证。第六、七段列举知胜之道,强调“知彼知己”,这是实施“谋攻”原则的必备前提。可见全文围绕“谋攻”来展开论述,结构相当紧密。
文章的逻辑结构还表现在段与段之间意义上的关联。尤其是后两段,既是谈“知胜”之道有五,也是对上文的照应和概括。如第一点“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是对第一、二段的概括;第二点“识众寡之用者胜”是对第三段的概括;第三、五点“上下同欲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是对第四、五段的概括;第四点“以虞待不虞者胜”,强调一个“虞”字,即要求有预见,有准备,有谋略,则是点题之笔,紧扣中心论题。而要做到有预见,有准备,有谋略,必须熟知敌我,最后一段归结到“知彼知己”上,可说是画龙点睛,紧紧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
本文的逻辑力量还表现在对事物能作细致的分析。如分析用兵的战略原则是“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谋攻之法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下政攻城……”,用兵的战术原则是“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又提出“君之所以患于军者”有三,“知胜”之道有五,等等。这些分析大体是当时军事斗争客观规律的反映。从概念的分类来说,也表现了当时的思维日趋缜密。这在军事学史和思想史上都是很有意义的。
文中不少话睿智警策,给人启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则成了军事上的千古名言,被称之为“科学的真理”(毛泽东《论持久战》)。
上一篇:《古文·读《孟尝君传》(1)》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魏徵·谏太宗十思疏》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