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伪临朝武氏者, 性非和顺, 地实寒微【1】。昔充太宗下陈【2】, 曾以更衣入侍【3】。洎乎晚节【4】, 秽乱春宫【5】, 潜隐先帝之私, 阴图后房之嬖【6】。入门见嫉, 蛾眉不肯让人【7】;掩袖工谗【8】, 狐媚偏能惑主【9】。践元后于翚翟【10】,陷吾君于聚麀【11】。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12】,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13】。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14】,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15】,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16】,知汉祚之将尽【17】;龙漦帝后【18】,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19】,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 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 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山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20】。海陵红粟,仑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 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21】;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22】。以此制敌,何敌不摧, 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公等或居汉地,或叶周亲【23】,或膺重寄于话言【24】,或受顾命于宣室【25】。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26】,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27】,共立勤王之勋【28】,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 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29】,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注释】
【1】地实寒微:门第确实很低下,这里指武则天的门第出身低下。地,通“第”,门第。
【2】下陈:下列,指宫中姬妾。
【3】更衣入侍:典出汉武帝皇后卫子夫。汉武帝即位后多年无子,一天,武帝过平阳主家,遇到歌女卫子夫,卫子夫因侍候汉武帝更衣而得到宠幸。这里比喻武则天来路不光明正大。
【4】 洎 (ji): 及、到。晚节: 指年老之后。
【5】 春宫: 太子居宫。
【6】 私: 爱。嬖: 受宠。
【7】 蛾眉: 形容女子眉细如蚕的美貌。
【8】 掩袖: 以袖掩鼻。故事出自战国, 魏王送给楚怀王一个美人。楚怀王妃子郑袖害怕她受宠, 就骗美人说, 楚怀王爱慕你的美貌, 但又不太喜欢你的鼻子, 今后见了大王你要用袖子掩住鼻子。美人照办了, 楚怀王见后问郑袖这是什么缘故, 郑袖说, 大概美人嫌您口臭。楚怀王大怒,命人割去美人的鼻子。这里说武则天像郑袖一样十分阴险。工: 擅长。
【9】 狐媚: 手段狡猾而迷惑人。
【10】 践: 踏上。元后: 皇后。翚翟: 彩色羽毛的野鸡与长尾野鸡。指皇后礼服上的图案。
【11】 聚麀 (you): 聚: 共有。麀: 母鹿。原指两条公鹿共有一头母鹿。这里指责武则天乱伦。
【12】 狎: 亲近。邪僻: 邪恶的人。
【13】 神器: 指帝位。
【14】 幽: 软禁。
【15】 贼: 指武则天。宗盟: 同姓宗族。
【16】 燕啄皇孙: 典出西汉成帝, 皇后赵飞燕及其妹昭仪, 人宫多年都无子, 因妒嫉他人, 便暗中杀害了许多皇子, 使汉成帝无嗣。后来赵氏姐妹都因此事而被处死。
【17】 汉祚: 汉代的天下。祚: 皇位。这里指唐朝。
【18】 龙漦 (li) 帝后: 传说夏末时, 有二龙落于夏廷, 自称为褒地的二君, 夏帝把龙留下的涎沫藏了起来。到周厉王末年, 涎沫流了出来,变成黑鼋, 后宫一个未成年宫女遇上了便怀了孕, 生下一个女孩,即褒姒。这里把武则天比作褒姒。漦: 涎水。
【19】 冢子: 嫡子, 长子。
【20】 玉轴: 指战车。
【21】 班声: 班马 (即盘旋之马) 的马鸣声。
【22】 暗 (yin) 呜: 怒气郁积。叱咤: 呼喝。
【23】 叶周亲: 合于至亲, 叶, 同“协”。
【24】 膺: 接受。
【25】 顾命: 帝王临终的嘱托。宣室: 指顾命的地方。
【26】 抔 (pou): 用手捧着。
【27】 往: 往者, 死者, 指高宗。居: 生者, 指中宗。
【28】 勤王: 古代天子有难, 臣子起兵相救称为勤王。
【29】昧:不明,看不清。几:显示吉兆。
【赏析】
檄文为我国古代声讨敌人的一种文体,内容多为先声夺人、壮大军威的文告。刘勰《文心雕龙·檄移》云:“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道出了草写檄文的要点。我国最早的檄文是《吕相绝秦》,后世出现的檄文往往文字呆板,缺少活力。但骆宾王所作的这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却是一篇气势磅礴,刚健峭劲,痛快淋漓的战斗檄文,堪为典范之作。
为激发读者对武则天深恶痛绝的情感,作者首先就从武则天的身世经历,一生中的劣迹入笔,历数她杀姊屠兄,弑君鸩母,阴谋篡唐,终至称朝临制的种种罪恶。采用了贬抑的手法,对武则天的政治面目和隐私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作者首先指出做了皇帝的武则天的皇位不是按封建社会的世袭制合法继承来的,而是“窃据”篡夺的,因而是伪政。做帝王最根本的修养就是要性情和顺,而武氏就连这最起码的修养也不具备。自六朝以来,封建社会中的门第观念相当严格,重视出身的尊卑和门第的高低,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正是这种政治生活的写照。唐代大兴科举考试,改革选士的政治制度,对旧的门第观念有一定的冲击和抑制,但在初唐时期仍受很深的门第观念的影响。所以作者首先揭露武则天的门第十分寒微。她十四岁时因色相而入选进宫,是地位十分卑贱的姬妾,充当才人。只是因更衣的机会得到宠幸。这里无论是指出武则天的“窃位”,性不和顺,还是门第寒微都是要说明一个问题,即武则天做皇帝是不合法的荒谬之举。
文章在揭露了武则天的身世后,便从最令人痛恨的,不合封建伦理道德的劣迹下笔,大肆宣传武则天丑恶的私生活。说她与太子李治有荒淫秽乱的龃龉关系。削发为尼再蓄发还俗,目的要掩盖曾充唐太宗才人的历史。入宫后使出了各种卑劣的手段,窃取了皇后之位,做出如同禽兽的乱伦丑事。
作者在揭举了武则天的寒微身世,丑恶行径后,更进一步张扬武则天“虺蜴”般的狠毒,豺狼般的本性。指出她亲奸臣,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囚禁亲子,重用外戚。这一切都是人、神所嫉恨,为天地所不容的。
在第一节最后,作者利用汉代赵飞燕残害皇孙的“燕啄皇孙”的典故,指责武则天杀李弘、废李贤的历史事实,并把武则天比喻成赵飞燕。
在这一节里,作者在表现手法上多次使用历史典故与故事,如“更衣入侍”是借卫子夫因侍奉汉武帝更衣而受宠幸入宫的典故,来说明武则天的来路不正。“掩袖工谗”是借战国时魏王送楚怀王美人的故事来说明武则天的阴险。“燕啄皇孙”是指汉成帝时嬖倖赵飞燕, 赵氏因自己无子嗣, 而杀尽皇子皇孙, 这里借喻武则天与赵飞燕一样, 先后废掉和杀害太子诸人, 说明武则天为人的狠毒。典故的使用, 增加了文章的渲染性和煽动性。文势咄咄逼人, 句句像支支利箭, 箭箭射中武则天的要害。文笔凝练, 几乎每话就谈出武则天一件罪恶, 一件丑闻。语言尖酸刻薄, 笔酣墨饱, 尽情挥洒, 使文章极富有战斗力与号召力。
作者在历数了武则天的令人发指的种种罪行劣迹之后, 转入了对徐敬业的身世经历的介绍, 说明他起事声讨武则天的原因。徐敬业出身豪门,门庭显赫。他祖父徐世勣是唐朝的创业功臣, 曾赐姓李。而敬业正是徐家的嫡子, 公侯的直系子孙。这一点与前文指责武则天出身微寒卑贱, 一贬一褒, 使读者很清楚地看出谁高贵, 谁卑贱; 谁是正统, 谁是伪假。然后, 作者引用两个历史故事: 一个是宋微子朝周, 路过殷墟, 见到故国荒凉景象, 触景伤怀并作《麦秀歌》以抒怀寄意的故事。另一个是汉光武帝时袁君山目睹时弊往往感伤流涕, 由此说明徐敬业看到今天武则天篡权乱政, 害国殃民的心情也是沉痛难抑的。由对时局现政的不满而发展到揭举义旗, 奋起反抗武周政权完全是顺应海内民心的向背。同时也表达了徐敬业“举义旗, 以清妖孽”的决心。然后作者用十分工整的排比句描绘了徐敬业讨周拥唐义军势力之大,“南至百越, 北达三河”; 义军的军力十分雄厚,“铁骑成群, 玉轴相接”, 物质资源十分丰富,“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 起义军的军威浩大, 军士斗志昂扬,“剑气冲而南斗平, 暗鸣则山岳崩颓, 叱咤则风云变色”。这里作者连续使用了三个夸张的比喻, 形象地描写了起义军气贯山河的威势, 所以“以此制敌, 何敌不摧, 以此图功,何功不克”则是事之必然的了。这一段文字写出了徐敬业起义军吊民伐罪, 大义凛然, 气壮山河的气概以及起义军的攻无不克、无坚不摧的必胜信心。
作者在最后一节中指出, 所有的皇亲国戚、封疆大吏, 或是享受着国家的封地, 或是承担着重要委任的, 都要遵照先帝的遗训, 辅佐幼主, 忠诚李氏王朝, 建立扶助皇室的勋业, 以报答先帝的隆恩。规劝这些官吏,不要留恋自己的一城一池, 在歧路上徘徊观望, 万万不可错过天赐良机,及时加入到反抗武则天的行列中来。并警告那些迟迟按兵不动、心存观望、侍机而动的人, 再不采取断然措施, 迅速行动起来, 将是自取败亡。这一节作者完全是以理服人、叙事、说理有声有色,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最后作者以“请看今日之域中, 竟是谁家之天下”一句结束全文, 气势沉雄, 寓意深远, 这也给人留下一个自我思考、自我回答、自我选择的机会。但从作者通篇所叙说的事实与道理来看, 答案实际上是不言而喻的。这也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正在进行的正义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表现了匡扶正义,推翻暴孽,恢复帝业的雄心大志。
全文文笔层次清晰,文笔畅达,以用典使事见长。写来寄理于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尽管文中有夸大失实之处和人身攻击之嫌,但由于文章写得笔势雄悍,词锋犀利,词采丰赡,充满感情色彩,爱憎褒贬熔铸其中,就连武则天读过此文后都说:“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此才,而使流落不偶乎?”也为之动容,慨叹作者的才华而不可得。足见此文震心撼魄的力量,不失为一篇播在人口,千古诛心的檄文力作。
上一篇:《古文·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