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陶渊明·桃花源记
晋太原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2】,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4】。林尽水源【5】,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6】。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8】。阡陌交通【9】,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10】,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11】,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12】。便要还家【13】,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14】,咸来问讯【1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1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7】,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18】。问今是何世【19】,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0】,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21】,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22】:“不足为外人道也。”【23】
既出,得其船,便于向路【24】,处处志之。及郡下【25】,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26】,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27】,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28】, 未果 【29】, 寻病终 【30】。后遂无问津者【31】。
【注释】
【1】 太原: 晋孝武帝年号 (376——396)。
【2】 夹岸: 夹着小溪两岸。
【3】 落英: 落花。一说“始花”, 初放的花朵。
【4】 欲穷其林: 要走到林子尽头。
【5】 林尽水源: 到了小溪源头, 桃林也走尽。
【6】 豁 (huo) 然: 敞开的样子。
【7】 俨 (yan) 然: 引申为整齐的样子。
【8】 属: 类。
【9】 阡陌: 田间小路。
【10】 “其中”三句: 山里人也往来耕作, 也穿衣戴帽, 和外边人完全一样。
【11】 黄发: 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说明高寿, 这里代指老人。垂髫(tiao): 儿童垂发为饰叫髫, 这里代指儿童。
【12】 具: 全, 尽。
【13】 要: 同“邀”。
【14】 此人: 指渔人。
【15】 咸: 都。讯: 消息。
【16】 先世: 祖先。
【17】 绝境: 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18】 外人: 山外的人。
【19】 “问今”三句: 山里人问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 他们竟不知道有汉朝, 更不用说魏晋了。
【20】 “此人”句: 渔人把自己所听说的自汉以至魏晋的历史传闻都一件件给他们讲了。
【21】 延: 延请, 接纳。
【22】 此中人: 指山里人。
【23】 “不足”句: (桃源情况) 不宜对山外的人说。
【24】 “便于”句: 便在当初来的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向, 原来。
【25】 “及郡下”三句: 到了武陵郡的郡衙, 就去拜见太守, 讲述他进入桃源的经历。
【26】 寻向所志: 寻找当初所作的标记。
【27】刘子骥:即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是太元年间人,不愿做官,好游山泽。
【28】规往:计划前往。
【29】未果:没能实现。
【30】寻:不久。
【31】问津:询问渡口,此指寻找桃源。
【赏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在距离现在一千六百年以前, 当时正是东晋王朝和刘宋王朝交替的时代,社会动乱,人民受着外族和统治阶级的双重压迫,生活极端痛苦。因此,他幻想着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乐土,而《桃花源记》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一篇具有高度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作品。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全文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写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时间、经过和沿途所见的奇丽景色。
第二段是全篇文章的中心,写渔人在桃花源里的所见所闻,以及和山里人接触、交往的情况,这一段写得十分细腻和逼真。
这一段的前半段写的是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武陵渔人在桃林的尽头,发现一个山口,渔人进入山口,看见了一片平整开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和良田、美池、桑竹等等;接下去写桃花源居民的生活情况和精神面貌,写他们和渔人的接触、交往。在和渔人谈话当中,交代了他们来到桃花源的时间和原因。还具体地写了款待渔人的情景。
文章的末段写渔人出山以后的事。说明了桃花源是一个虚无缥缈、在当时社会根本不可能找到的地方。
陶渊明在这篇只有三百多字的短文里,写出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和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是没有战乱的。桃花源里的人从秦朝的时候就到这里来避难,已经五六百年了。在这五六百年的时间里,世间不知发生了多少次战争,人民不知道遭受到多少次灾难,而桃花源里的人连外面的改朝换代都不知道,当然更不知道世间人所遭到的痛苦了。桃花源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食其力,过着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这在当时赋税极为繁重的阶级社会,真是农民求之不得的好地方。桃花源里的风俗也是淳朴的,完全没有人世间你欺我诈的情形,不要说他们彼此之间的平等相爱,就是来自世间的渔人,他们也把他当作自己人一样“设酒杀鸡作食”,招待得十分殷勤和周到。这样一个美好的社会,也正是当时长期战乱、人剥削人、人和人的关系异常恶劣的现实社会对立面的反映。诗人代表着广大农民朴素的思想和愿望,发出了人民的心声。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 陶渊明还不可能知道怎样把动乱、黑暗的现实社会改变为劳动人民的乐园, 所以他想象当中的桃花园, 还只不过是建筑在虚无缥缈中的“空中楼阁”。但是对于一个出身于封建阶级的诗人说来, 这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
《桃花源记》之所以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 还在于它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
陶渊明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他的诗作造诣很高。《桃花源记》就发挥了丰富的诗的想象力。诗人从和现实相反的方向去想象, 虚构了一个现实当中不可能找到的理想境界。诗人有意把桃花源写得变幻莫测, 忽隐忽现。比如把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故事假设在晋孝武帝太元年间, 这就使故事具有了传说的性质, 因而无从查考; 而且写渔人也是在不知不觉中踏上桃花源的路的, 这就更显得桃花源是个神奇的地方。此外象“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的“忘”字,“忽逢桃花林”的“忽”字, 也都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不但把这条通往桃花源的路点染得空灵剔透、飘忽不定, 而且把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恍惚迷离的精神状态, 也衬托得有声有色。当渔人走出桃花源, 有意再去寻访的时候, 就“遂迷, 不复得路”了, 瞬息之间,“桃花源”烟消云散, 杳然不知所往。这种来去无踪, 神奇多变的描写, 正好突出了桃花源的不同一般、高于现实的特性。
在这同时, 陶渊明也非常注意作品的真实感和说服力, 桃花源虽然是神奇莫测的, 但是它也使人觉得亲切、实有和可信。诗人把这个理想的境界写得是那样逼真。比如: 渔人怎样踏上通往桃花源的路, 怎样发现了山口进入桃花源, 怎样和山里人交往, 以至后来怎样出山, 怎样沿途标记等等, 写得非常细致,而且是通过渔人的观感来写, 使人感到桃花源这个地方确乎存在。至于写到桃花源里边的情况, 就更显得真实、亲切, 令人神往。诗人写了许多看来似平凡又不平凡的事物, 象田地、房屋等, 虽然山外也有, 但是这里是“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是“良田”、“美池”, 和山外荒凉破败的景象完全不同; 这里是“往来种作,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是“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正好和外面处在重税兵灾压迫下的农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此可见, 虽然桃花源里的一切, 是那样平凡, 但却使当时的农民可望而不可及。这种写法就更加强了作品的令人向往和追求的效果。
《桃花源记》的语言也十分准确和精练。文章一开头, 只用“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这十九个字, 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开端。第二段描写桃花源的景象也只不过一百多字,就勾画出了一幅极其动人的场景。从桃花源的土地、屋舍, 一直写到男女老少的衣著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 写得层层深入, 次序井然, 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在这段文章里,还表现了诗人高超的概括能力,遣词用语恰到好处。象写山里人见到渔人,问他从何而来的时候,诗人没有重复渔人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只写了“具答之”三个字,就概括了渔人的全部答话;第三段渔人见太守说起桃花源的情状,也只用“诣太守,说如此”的“如此”两个字,来概括渔人在桃花源里的一切见闻。
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是非常朴素、自然的。他写文章不重词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朴素、自然、接近口语。但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得单调乏味,而是感到诗意盎然,淳朴浑厚。苏轼说他的作品“癯而实腴”,就是说他善于用朴素、清淡的外表来表现丰富的内容。而这一点也正是《桃花源记》的语言特色。
上一篇:《古文·桃花源记》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文·陶渊明·桃花源①记》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