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龚自珍·说居庸关
居庸关者, 古之谭守者之言也【1】, 龚子曰:“疑若可守然【2】。
何以疑若可守然?
曰: “出昌平州, 山东西远相望, 俄然而相辏【3】相赴, 以至相蹙【4】, 居庸置其间, 如因两山以为之门, 故曰疑若可守然。
关凡四重。南口者, 下关也。为之城, 城南门至北门一里; 出北门十五里, 曰中关。又为之城, 城南门至北门一里; 出北门又十五里, 曰上关。又为之城, 城南门至北门一里; 出北门又十五里, 曰八达岭。又为之城, 城南门至北门一里。盖自南口之南门, 至于八达岭之北门, 凡四十八里。关之首尾具制如是, 故曰疑若可守然。
下关最下, 中关高倍之。八达岭之俛南口也, 如窥井形然, 故曰疑若可守然。
自入南口, 城甃 【5】有天竺字、蒙古字。上关之北门, 大书曰:“居庸关, 景泰二年修。”八达岭之北,门, 大书曰:“北门锁钥【6】, 景泰三年建。”
自入南口, 流水啮吾马蹄, 涉之然【7】呜, 弄之则忽涌, 忽洑而尽态, 迹之, 则至乎八达岭而穷。八达岭者, 古隰余水【8】之源也。
自入南口, 木多文杏, 萍婆, 棠梨, 皆怒华。
自入南口, 或容十骑, 或容两骑, 或容一骑。蒙古自北来, 鞭橐驼, 与余摩臂行, 时时橐驼冲余骑颠, 余亦挝【9】蒙古帽, 堕于橐驼前, 蒙古大笑。余乃私叹曰:“若蒙古,古者建置居庸关之所以然,非以若耶?余江左士也,使余生赵宋世, 目尚不得睹燕、赵,安得与反毳【10】者相挝戏乎万山间?生我圣清中外一家之世, 岂不傲古哉!”蒙古来者,是岁克什克腾、苏尼特,皆入京,诣理藩院【11】交马【12】云。
自入南口, 多雾,若小雨。过中关,见税亭焉。问其吏曰:“今法纲宽大,税有漏乎?”曰:“大筐小筐,大偷橐驼小偷羊。”余叹曰:“信若是,是有间道【13】矣!”
自入南口, 四山之陂陀之隙,有护边墙数十处。问之民,皆言是明时修。微【14】税吏言,吾固知有间道出没于此护边墙之间。承平之世,漏税而已;设生昔之世,与凡守关以为险之世,有不大骇北兵自天而降者哉!
降自八达岭,地遂平,又五里曰坌道【15】。
【注释】
【1】谭:通“谈”,谈论。
【2】疑若:好似之意。疑,猜度、怀疑。
【3】辏(cou):原意指车轮上的辐条集中于毂上。此处喻相聚集。
【4】蹙(cu):逼迫。
【5】甃(zhou):以石嵌入城墙。
【6】“北门锁钥”:北宋寇准御边时所作比喻。
【7】然:佩玉声。(qiong),古代一种佩玉。
【8】隰余水:即今之榆河。
【9】挝:鞭打。
【10】反毳:指北方少数民族,因其皮衣帽皆反穿。此处专指蒙古人。毳 (cui):原意指细小的毛。
【11】理藩院:清时建制。掌管内、外蒙古及额鲁特的朝贡、承袭等,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皆由满人及蒙古人充任。
【12】交马:贡马。
【13】间道:指小道。
【14】 微: 无也, 即使没有之意。
【15】 坌 (ben) 道: 岔路; 今名岔道口。
【赏析】
清道光十六年 (1836), 龚自珍送一个远戍的朋友到居庸关, 回来后写了一系列反映西北边塞的地理地势及其在军事上的重要意义的文章, 除本文外, 另有 《说昌平州》《说天寿山》, 《说张家口》等几篇。
说, 就是论说、论述, 是我国古代论辩类散文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大概起源于战国时期。清姚鼐在 《古文辞类纂序目》中为之定义曰:“论辩类者, 盖源于古之诸子, 各以所学著书传后世。”论辩类可细分为“论”、“辩”、“解”、“释”、“原”等。“说”也是其中的一种, 属于论述解说的文章, 常用来说明自己对某事的看法。如 《说居庸关》就是通过对居庸关险要地势的描写及宋明以来西北边患不断的历史回顾, 谴责了当时一部分人头脑中恃险可守的麻痹思想, 表现了作者居安思危的隐忧和要求加强西北边塞的愿望。
全文结构安排得当、条理明晰, 层次清爽,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自起句到“如窥井形然”是第一部分, 其中又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自然段为一层, 由居庸关的来历提出论点:“疑若可以守”;“何以言疑若可守然”到这部分结束为另一个层次, 描述居庸关奇险无比, 突出一个“险”字, 以论证上一个层次提出来的论点。下面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提出论点, 又是怎样进行引证的。
居庸关在今北京西北, 位处燕山山脉和太行山脉的交接处,“一夫挡关, 万夫莫开”, 正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吕氏春秋》、《淮南子》列天下九大关, 居庸关皆居其一。居庸, 居而有功之意, 即只要平平安安地守住这个关卡, 边防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居庸者, 古之谭守者之言也。”作者从居庸关名称的来历谈起, 娓娓道来, 自自然然地引出论点, 似不经意,却于无形处见功底。起句直切题义, 无一字浪费, 无一句废话, 既开门见山地点出论点, 一下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又不致给人以突兀感, 使人易于接受。
“疑若可以然”即好像可以守住。疑若, 好似之意。这里“疑”字用得很贴切: 天险虽难越, 但守不住守得住还得因人而定, 实际上是在肯定的论点中包含着否定的成份——而这种否定正是作者的本意所在: 好像可以守得住, 言外之意可能守不住。如果去掉这个“疑”字, 天险可守就变成了完全的肯定, 显然违背了作者初衷。看得出作者在锤辞炼句上是下过一番“推敲”功夫的。
良好的开端只是成功的一半。提出论点, 仅仅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所以,作者通过一个设问:“凭什么说居庸好像可以守住呢?”转移到论据、论证上来。由于设问构置巧妙,过渡处了无痕迹,如风行水上,天衣无缝,顺理成章地推进到第一部分的第二个层次。
为了论证“疑若可守然”,作者就有必要对居庸关的特征作简要描述。在这里,作者选取了“险”这个特征,紧紧扣住“险”字做文章:居庸关处东西两山之间,像一座门户;整个关塞又切为四重,一重更比一重高,一关更比一关险,南北绵延四十八里,就像一口横放的井身。由于作者善于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所以关塞虽大,作者运起笔来显得从容不迫,得心应手,次序错落有致,寥寥数语,居庸关天险已跃然纸上。读者至此,即使没有亲身到过居庸关,其地理形势也已胸中了然了,因而对前面作者“疑若可守然”的观点就不再会存任何怀疑。
行文至此,第一部分结束,似乎话已说尽。作者好像不是在谴责恃险可守的思想,而是持赞同的态度。其实不然,读者细细咀嚼才会明白:居庸关越是险要,越易守难攻,就越容易导致松懈意识,产生麻痹轻敌的思想,也就越易给敌人以可乘之机。这才是作者深意所在。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明纵暗收、虚实相错,虽然表面上为天险可恃说了一大通道理,实际上却在“疑”字上做了手脚,以言下之意暗示读者天险也不一定可守。这在写作上叫做“欲擒故纵”,不说边防松懈以致敌情,反说居庸奇险可恃,表面上看是离开了题旨,实则大家手笔,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给读者一个假相,好像作者也是持恃险可守观点的,因而,即使持反对意见的人,一时难辨真假,也只好被作者乖乖地牵着鼻子走,等到发现上当时,后路已被堵死了。这样,文章的说服力就大大地增强了。其二是起悬念作用,吊起读者的“胃口”,增加可读性,如曲径通幽,一波三折,于山穷水尽之地见柳暗花明。论辩文最忌枯燥无味,论点,论据干巴巴的几条,缺乏血肉,没有气势,味同嚼蜡,甚至使人不忍卒读。优秀的论说文,不仅要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还要予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第二部分从“自入南口,城甃有天竺字、蒙古字”到“皆入京诣理院交马云。”也分为两个层次:从第一个“自入南口”到“景泰三年建”为第一层。在这个层次里,作者通过几个细节的描写使人想象起居庸关的战争史。一是南口城墙上有用石头镶嵌着的天竺字、蒙古字,可见这个地方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拉锯战,而最终结果则以居庸关的陷落而告终。历史上辽、金犯宋,元军铺天盖地南下,这都说明,仅靠居庸天险,无法挡住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二是上关北门上的字:“居庸关。景泰二年修,”八达岭北门则写着“北门锁钥,景泰三年建。”作者撷取这两个细节,不仅仅是为了说明这两个城堡修筑的年月,而是为了引发读者的想象,指出居庸关在历史上多次失守,暗示清统治者不要像明景帝那样,吃了败仗才想起巩固边防。据史书记载, 明朝跟北方的蒙古军队有过多次血战, 明英宗十四年, 英宗亲率大军五十万与瓦刺决战于土木堡, 结果全军覆没。英宗自己也当了俘虏。明代宗朱祁钰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居庸关。所以描写这个细节的寓意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层次承接了第一部分隐含的观点, 以历史事实证明居庸关不一定可守, 虽然着墨不多, 但由于作者善于抓住细节描写, 以小见大, 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 因而包含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在做到了以最经济的文字表达最丰满的内容的同时, 也使作品蕴藉、委婉, 富有艺术性。
从“自入南口, 流水啮吾马蹄”到“皆人京诣理藩院交马云”为第二层。作者笔锋一转, 以轻松愉快的笔调, 描述了吴沟时而流水潺潺, 时而汹涌起伏, 沿途杏花, 棠梨花竞相开放, 回忆了自己跟蒙古人大大方方地开玩笑的情景, 心中感叹油然而生: 如果我生在赵宋王朝, 甚至到不了这些当时被辽、金侵吞的燕赵之地来, 哪里还能和蒙古人在山道中嬉戏呢! 生活在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大一统时代, 真要让人傲视古人了。
与前一个层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前个层次写居庸关刀光剑影的时代, 后一个层次则写边疆歌舞升平的时代, 用意与第一个部分相呼应: 居庸关虽然有险可据, 但也因此而导致骄傲轻敌思想, 因而给了敌人可乘之机; 如今天下统一, 以前的主要敌人蒙古也已纳贡称臣, 所以居庸关可以松懈一阵, 喘一口气了。殊不知北方来了个更残忍、更阴险的敌人——沙俄, 提醒清王朝和平时期更容易导致麻痹轻敌思想, 是万万要不得的。
“自入南口, 多雾”到全文结束为第三部分。作者从与税吏的谈话中了解到有一条小路存在, 并从年久失修,杂乱荒芜的几十处护边墙上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 因而联想起这些小路在和平时期只不过是偷税漏税而已,如果是在战争年代以为固守关隘就可以平安无事的话, 哪里有不怕如从天而降的“北兵”的道理呢!“北兵”指元军, 据传元太祖久攻居庸关不下, 后来抄小道绕至金军背后才占领了居庸关。
作者借古喻今, 曲尽其义, 借发古人感慨隐约地表现作者的忧患意识, 再次暗示居庸关虽天险雄奇, 亦有不保之虞。如果清政府不认清形势, 巩固西北边疆, 一味以为居庸关固若金汤, 那么就会给敌可乘之机,有朝一日也会像金军那样吃大亏的。
全文紧紧围绕主题思想,环环相扣, 第一部分与第三部分相呼应, 第二部分的二个层次之间相对照, 二纵二收, 既放得开, 又回得拢, 波澜起伏, 气势横生。描写时知微著显, 窥斑见豹, 议论则如画龙点睛, 精辟透彻, 字字珠玑。作者思路敏捷, 行文流畅, 既委婉含蓄, 意蕴深长, 又淋漓酣畅地披露了作者急国家民族所急,忧边防所忧的思想。当历史走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 作者的隐忧不幸而成为现实。
上一篇:《古文观止·晁错·论贵粟疏》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国语》·诸稽郢行成于吴》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