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两汉文·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拟也。曩者强秦弱主,赵高①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②。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后③季年,产、禄④专政,内兼二军⑤,外统梁、赵⑥,擅断万机,决事省禁⑦,下凌上替,海内寒心。于是绛侯、朱虚⑧,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⑨。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⑩曹操,祖父中常侍⑪ 腾,与左悺、徐璜⑫ 并作妖孽,饕餮⑬ 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⑭,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⑮,倾覆重器。操赘阉⑯ 遗丑,本无懿德, 狡锋协,好乱乐祸。幕府⑰ 董统鹰扬,扫除凶逆⑱,续遇董卓⑲,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⑳,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咨合谋,授以裨师㉑;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㉒ 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㉓,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㉔,被以虎文,奖䠞㉕ 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㉖。而操遂承资跋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㉗,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㉘,地夺于吕布㉙,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㉚,故复援旌擐㉛ 甲,席卷起征㉜,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㉝,复其方伯㉞ 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后会鸾驾反旆㉟,群虏寇攻,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㊱,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操便放志专行,胁迁㊲ 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㊳,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㊴,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网。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㊵,坟陵尊显,桑梓松柏㊶,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㊷,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㊸ 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㊹ 互设,罾缴㊺ 充蹊,坑阱㊻ 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㊼ 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
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幕府方诘㊽ 外奸,未及整训,加绪㊾ 含容,冀可弥缝。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㊿,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瓒〔51〕,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故引兵造河,方舟北济,会其行人〔52〕 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尔乃大军过荡西山〔53〕,屠各左校〔54〕,皆束手奉质,争为前登,犬羊残丑,消沦山谷。于是操师震慑,晨夜逋遁,屯据敖仓〔55〕,阻河为固,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车之隧〔56〕。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57〕,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58〕,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59〕,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60〕 而掎其后,雷霆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焫〔61〕 飞蓬,覆沧海以沃熛〔62〕 炭,有何不灭者哉。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自出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63〕 思归,流涕北顾;其馀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扬之遗众〔64〕,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夷,人为仇敌。若回旆方徂,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65〕 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
方今汉室陵迟〔66〕,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67〕 之辅,股肱〔68〕 无折冲之势,方畿〔69〕 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70〕,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而给与,强寇弱主,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取也。
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便勒见兵,与建忠将军〔71〕 协同声势。州郡各整戎马,罗落〔72〕 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73〕。
〔注〕① 赵高: 秦二世时任丞相,专断朝廷,指鹿为马,后杀秦二世,立子婴,不久被子婴所杀。② 望夷之败: 指赵高逼秦二世自杀于望夷宫。望夷宫以临泾水,可望北夷而命名。故址在今陕西泾阳县东南。③ 吕后: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刘邦死后曾临朝执政。④ 产、禄: 指吕后的侄儿吕产、吕禄。⑤ 二军: 指汉代南、北军。南军负责未央宫等处的守卫,北军担任京师的守卫。吕后临朝后,吕产、吕禄掌握南、北军。⑥ 外统梁、赵: 吕后封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⑦ 省禁: 宫禁之中。⑧ 绛侯、朱虚: 绛侯名周勃,官太尉,平定诸吕作乱,建立殊功。朱虚侯名刘章,协助周勃消灭诸吕。⑨ 太宗: 指汉文帝刘恒,本封代王,平定吕产等人作乱后,大臣拥戴为帝。⑩ 司空: 官名,为汉朝廷三公之一。⑪ 中常侍: 官名,东汉时由宦官充任。⑫ 左悺、徐璜: 人名,皆宦者。左悺曾为小黄门,徐璜曾为中常侍。⑬ 饕(tāo 滔)餮(tiè): 传说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比喻贪婪凶恶的人。⑭ “父嵩”二句: 曹嵩字巨高,曹腾的养子,因不知曹嵩本父姓名,来路不清,所以称之为乞丐携养。匄,同“丐”。⑮ 鼎司: 鼎古以为三公的象征,鼎司指三公的职位。曹嵩官至太尉,为三公之一,故称之为鼎司。⑯ 赘阉: 指曹操父曹嵩为曹腾的养子。阉,指宦者。⑰ 幕府: 借指将帅,此指袁绍。⑱ 扫除凶逆: 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少帝即位,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谋泄,何进反被宦官张让等所杀。袁绍引兵大杀宦官,不论老小,一律处死。此句即言此事。⑲ 董卓: 陇西人,字仲颖,灵帝时任并州牧。昭宁元年(189),他入据京师,废少帝,立献帝,独揽朝政。袁绍等起兵讨伐,他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自为太师,将京都洛阳焚毁。后为王允、吕布所杀。⑳ 发命东夏: 袁绍以渤海太守为讨董卓盟军首领。渤海在中国东部,故称东夏。㉑ 裨师: 偏师。㉒ 佻(tiāo 挑): 轻佻。㉓ 伤夷折衄(nǜ): 伤夷,即伤痍,创伤。折衄,损伤,挫败。㉔ “表行”二句: 袁绍曾举荐曹操为东郡太守、刘公山为兖州,后公山为黄巾军所杀,又举荐曹操为兖州刺史。㉕ 䠞: 《文选》李善注: “䠞,成也。”㉖ 秦师一克之报: 春秋时晋国伏兵崤山,大败秦军袭郑的部队,并俘获秦军统帅孟明。孟明被晋释放回国,继续为秦穆公所重用,终于复仇,战胜晋国。㉗ 元元: 民众。㉘ 躬破于徐方: 徐方,指徐州。兴平元年(194),曹操征讨徐州牧陶谦,刘备率兵来援,曹操因粮乏撤军。㉙ 地夺于吕布: 当时曹操与吕布战于濮阳(今属河南),曹操战败。陈宫叛变,迎吕布,曹操所属郡县都响应。㉚ 登: 加强、增大。叛人: 指吕布。㉛ 擐(huàn 患): 穿。㉜ 席卷起征: 史载无袁绍亲征吕布之事。㉝ 拯其死亡之患: 《文选》李善注引谢承《后汉书》: “操围吕布于濮阳,为布所破。投绍,绍哀之,乃给兵五千人,还取兖州。”㉞ 方伯: 泛称地方长官,此指刺史。㉟ 鸾驾反旆: 指汉献帝从长安返回洛阳。旆(pèi 配),旌旗。㊱ 冀州方有北鄙之警: 指公孙瓒率众攻打袁绍北面疆土。㊲ 胁迁: 指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由洛阳迁都于许事。㊳ 典历二司: 杨彪曾代董卓为司空,又代黄琬为司徒。㊴ 被以非罪: 曹操以杨彪图谋更立天子,劾以大逆。㊵ “又梁孝王”二句: 先帝指汉景帝刘启。梁孝王(刘武)与汉景帝为同母兄弟。母昆,同母昆弟。㊶ 桑梓: 为古代住宅旁常栽的两种树木,后用以喻故乡。松柏: 古人墓地种松柏作为标识。㊷ 隳(huī 灰)突: 冲撞毁坏。㊸ 桀虏: 凶暴虏掠。㊹ 科防: 条律禁令。㊺ 罾缴(zēng zhuó 增酌): 罾,捕鸟兽用的网。缴,系在箭上的生丝绳,射鸟用。这里比喻到处都有危险,即下文“举手挂网罗”之意。㊻ 坑阱: 陷阱。㊼ 无聊: 生活穷困,无所依赖。㊽ 诘: 问罪。㊾ 绪: 思。㊿ 栋梁: 隐指袁绍。〔51〕 北征公孙瓒: 公孙瓒,字伯珪,汉末辽西令支人,曾任辽东属国长史,后割据幽州,与袁绍连年混战。袁绍北征公孙瓒,事在建安三、四年间。〔52〕 行人: 使者。〔53〕 大军过荡西山: 大军,指袁绍部队。荡西山,指平定黑山军于毒等。〔54〕 屠各左校: 屠各,匈奴部族名。左校,指左校郭太贤。〔55〕 敖仓: 敖,地名,在今河南荥阳西北。秦代筑谷仓于敖,故称敖仓。〔56〕 隆车之隧: 隆车,很多车。隧,旋转,此言车队前进。〔57〕 折冲宇宙: 折冲,本为挫败敌方战车。冲为一种战车。此言抵御、抗击。宇宙,天地。〔58〕 中黄育获: 指中黄伯、夏育、乌获,都是古代大力勇猛之士。〔59〕 “并州”二句: 袁绍以其外甥高幹为并州刺史,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此言高幹将越太行起兵,袁谭将率兵渡过济水和漯水来会合。济漯(tà 榻),指济水和漯水。〔60〕 荆州下宛、叶: 刘表时为荆州刺史,与袁绍结盟。言刘表部队从宛、叶出发。宛,地名,在今河南南阳。叶,地名,在今河南叶县南。〔61〕 焫(ruò 又读rè): 烧。〔62〕 熛(biāo 标): 燃烧。〔63〕 怨旷: 怨恨离别之久。〔64〕 吕布张扬之遗众: 曹操于建安三年(198)杀吕布并其军。张扬,字稚叔,云中人,董卓以为建义将军,建安四年,为属将杨丑所杀,眭固又杀丑,曹操杀眭固并其军。〔65〕 素挥: 即白旗。挥,通“徽”,旗、幡。〔66〕 陵迟: 衰颓。〔67〕 一介: 一个。〔68〕 股肱: 本为大腿和上臂,此以喻帝王左右辅助得力的臣子。〔69〕 方畿: 指皇帝直接统治区。〔70〕 搨翼: 谓鸟垂翅,表现垂头丧气的神态。〔71〕 建忠将军: 即张绣。他以功封建忠将军,时投靠刘表,在宛与曹操对抗。〔72〕 罗落: 分布排列。〔73〕 如律令: 按法令执行。汉代诏书或檄文结尾多用此语。
《三国志·王粲传》载: “(陈)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 ‘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险些给陈琳带来杀身之祸的移书,就是这篇《为袁绍檄豫州》;而使陈琳显露才华,获得曹操赏识的檄文,也是这篇《为袁绍檄豫州》。
建安四年(199),袁绍统领十余万大军攻汉献帝的都城许(今河南许昌),起兵时让陈琳起草这篇檄文晓谕当时任左将军豫州刺史的刘备,希望他反曹,与己联合。
檄文一开头就气宇不凡,陈琳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先立本文的总纲,即“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在国家危难之时,要采取权变的方法,一切都不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是成就不了大事业的。当时曹操已据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形势,所以陈琳就将袁绍这次征讨称为挽救危难、粉碎篡逆的非常之举,以此作为号召。
为了使这一总纲有根有据,有说服力,有号召力,陈琳引用了历史上一反一正两件历史事实。一是赵高挟持秦二世,“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于酿成了二世被迫自杀的望夷宫事件,并导致秦朝的覆亡。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二是吕后末年,吕产、吕禄等专权,汉代几至易姓,但在周勃、刘章等人“兴兵奋怒”的努力下,终于诛诸吕,立文帝,安定了汉室。这是一个成功的例证,“大臣立权之明表也”,希望刘备来效法。选取这一历史事例,可以说十分贴切地联系着当时的现实: 周勃诛诸吕时身为太尉,而袁绍当时“为太尉转为大将军”,相当周勃的地位。朱虚侯刘章是汉代的宗室,而刘备正好也是汉宗室。陈琳正是通过这一历史事件希望袁绍、刘备携手,重演灭贼扶汉这幕剧。
檄文的第一段以赵高、诸吕影射曹操,提出中心论点;从第二段开始,则展开对曹操的实质性揭露和公开声讨。《文心雕龙·檄移》谈到檄移这种文体时说: “奋其武怒,总其罪人;惩其恶稔之时,显其贯盈之数;摇奸宄之胆,订信慎之心”。要求将敌人的恶贯满盈进行彻底的揭露,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使他陷于孤立,闻风丧胆。陈琳抓住对曹操的揭露和声讨这一重点,由曹操的出身、参加讨董卓义军、作兖州刺史、擅权朝纲等重要时期从纵的方面进行揭露,显示他“承资跋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是一贯的;而且,随着权力的增强,地位的提高,为害亦越演越烈,竟至“擅收立杀,不俟报闻”,发掘梁孝王的陵墓,怀有不臣之心;又“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凡所言都有事实为据,十分有说服力,将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面目揭露无余。在揭露曹操残暴、不忠的同时,也揭露他的不义。檄文历叙袁绍和曹操的关系: 曹操是由袁绍提携起来的,在以后的多次战争中,每当曹操遭遇危险,莫不由于袁绍的救助,才得以转危为安,恢复实力,袁绍是曹操的大恩人。但曹操不仅知恩不报,反而恩将仇报,当袁绍代表朝廷征讨公孙瓒时,曹操竟暗中与公孙瓒相勾结,企图危害袁绍,削弱汉室。通过对曹操不忠、不义、不道的深刻揭露,袁绍此举为君、为国、为民的正义性就显示出来了,这正是檄文所要达到的客观效果。
《文心雕龙·檄移》评论本文“抗辞书衅,皦然露骨”,就是指对曹操的无情揭露,但同时又批评本文所称“奸阉携养,章密太甚;发丘摸金,诬过其虐”,认为陈琳对曹操父祖的揭露有点多余,说曹操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从事挖墓掘坟是夸大不实之词。那么,檄文中该不该写曹操的出身,暴露其“赘阉遗丑”呢?如结合当时的背景,还是应该写的。东汉末年,宦官、外戚的斗争几经翻覆,当时士大夫中的清流差不多都是反对宦官专权的。汉末又是一个极讲究门第出身的社会,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家庭,门生故吏遍天下,在汉末的政治动乱中袁绍又扮演了诛杀宦官的急先锋角色,陈琳这样写对于争取士大夫中清流的支持应该说是有作用的。究竟曹操有没有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史无记载,但以情理推测,当有过此举。因为檄文是写给刘备的,曹、刘是同时代的人,如果无中生有,不仅达不到揭露曹操的目的,反而会引起刘备的反感,所以还不能因史无记载,就断言陈琳“诬过其虐”。
为了达到让刘备弃曹从袁的目的,仅指出孰为正义并不够,还需对双方实力、军事情势进行分析,使之明其利害,专一从己。檄文指出袁绍是乘胜之师,兵多将广。幽州、青州刺史都是袁绍的儿子,并州刺史是袁绍的外甥,他们一定会与袁绍本部冀州军团结一致,奋勇作战。荆州刘表是袁绍的同盟,形成对曹军的前后夹击。而曹操的部队,嫡系军队“怨旷思归,流涕北顾”;收编吕布、张扬的部队则人心尚未归顺,“人为仇敌”,强弱之势十分明显,最后希望刘备“举师扬威,并匡社稷”,并公布立功的奖赏及投降不问的优待政策。作者对刘备可以说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利害。
本文大都以骈偶句构成,齐整凝练,不仅有着形式整饬之美,且能增加文章的气势,便于口耳相传,扩大影响。语言丰富,全文二千多字,除称谓之外,基本上没有重复使用的语词;叙述也很形象,如表示袁绍军队的威力,用“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熛炭”等,给人极深印象。
上一篇:《古文·中山狼传》鉴赏
下一篇:《古文·乐毅报燕惠王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