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就亭记
施闰章
地有乐乎游观(1),事不烦乎人力(2),二者常难兼之;取之官舍(3),又在左右,则尤难。临江地故硗啬(4),官署坏陋,无陂台亭观之美(5)。予至则构数楹为阁山草堂(6),言近乎阁皂也(7)。而登望无所,意常怏怏(8)。一日,积雪初霁(9),得轩侧高阜(10),引领南望(11),山青雪白,粲然可喜(12)。遂治其芜秽(13),作竹亭其上(14),列植花木,又视其屋角之障吾目者去之(15),命曰就亭(16),谓就其地而不劳也。
古之士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17)。然或偪处都会(18),讼狱烦嚣(19),舟车旁午(20),内外酬应不给(21),虽仆仆于陂台亭观之间(22),日餍酒食(23),进丝竹(24),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25)。何者? 形怠意烦(26),而神为之累也(27)。
临之为郡(28),越在江曲(29),阒焉若穷山荒野(30)。予方愍其凋敝(31),而其民亦安予之拙(32),相与休息。俗俭讼简,宾客罕至,吏散则闭门(33),解衣槃礴移日(34),山水之意未尝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35)。顷岁军兴(36),征求络绎(37),去阁皂四十里(38),未能舍职事一往游。聊试登斯亭焉(39),悠然户庭(40),凭陵雉堞(41),厥位东南(42),日月先至,碧嶂清流(43),江帆汀鸟(44),烟雨之出没,橘柚之菁葱(45),莫不变气象(46),穷妍巧(47),戛胸拂睫(48),辐辏于栏槛之内(49)。盖若江山云物有悦我而昵就者(50)。
夫君子居则有宴息之所(51),游必有高明之具(52),将以宣气节情(53),进于广大疏通之域(54),非独游观云尔也(55)。予窃有志(56),未之逮(57),姑与客把酒咏歌(58),陶然以就醉焉(59)。
〔注释〕(1)游观:游览,观赏。(2)烦: 烦劳。(3)之: 代上文“二者” 。(4)故: 原来,本来。硗(qiao):土不松软,不肥沃。啬:生产少。(5)陂(bei):山坡。观(guan):楼台。(6)构: 建屋。数楹(ying): 几间。楹: 原指堂屋前的明柱。(7)阁皂: 阁皂山,在清江县东四十里,形如阁,色如皂(黑色),所以名阁皂山。(8)快(yang)快: 闷闷不乐。(9)霁(ji):雨或雪停止,放晴。(10)轩:紧接堂前的敞屋。阜(fu):土山。(11)引领: 伸长脖子,翘首远望。(12)粲(can)然: 颜色鲜明。(13)治: 进行某种工作。这里指清除杂草。芜秽: 杂草丛生。(14)作: 起,建。(15)障: 阻隔,遮住。(16)命:起名。(17)类: 大都。引: 招致,求。(18)偪: 同“逼” ,临近。都会: 大城市。(19)讼狱: 诉讼的案件。嚣(xiao):声音杂乱。(20)旁午: 纵横,引伸为事物纷杂。(21)内外: 指官舍之内和官舍之外。不给: 意思是忙不过来。(22)仆仆: 劳苦。(23)餍(yan): 吃饱。(24)丝竹: 弦乐器和管乐器,泛指音乐。(25)胸中之丘壑:意思是寄情山水的兴致。盖: 大概。寡: 少。(26)形: 身体。怠: 倦。意:心情。(27)神: 精神。累(lei):妨碍。(28)临: 临江府。郡: 府的别称。(29)越: 远。江曲: 靠赣江的偏僻地方。(30) 阒(qu):寂静。(31)愍(min):怜。凋(diao)敝:衰败。(32)拙: 意思是政务宽简。(33)吏散:属员散去,公务完毕下班。(34)槃(pan)礴(bo):箕坐,伸腿坐地。移日:日影移动(表示经过一段时间)。(35)落落焉: 明显的样子。(36)顷岁: 近年。军兴: 打仗。指清军进攻云南一带南明桂王的残余势力和东南郑成功等的反清军队。(37)征求:征调军用财物。络绎: 接连不断。(38)去: 距,离。(39)聊:姑且。(40)悠然: 闲静的样子。(41)凭陵: 即凭临,靠近。雉堞:城上的女墙。雉: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堞: 城上矮墙。(42)厥: 其。(43)碧嶂: 青绿色的山。清流: 清澈的流水,此指萧江府。(44)汀(ting): 水中或水边的平地。(45)柚(you):果木名。果实即柚子。菁(jing)葱(cong):鲜绿。(46)变气象: 变化外貌,形态多样。(47)穷: 尽,极。妍: 美。(48)戛(jia):触击。拂: 掠过。(49)辐辏(cou):聚集。(50)昵(ni)就: 来亲近。(51)居: 家里住,不出外。宴: 安。(52)高明之具: 美好的佐游器物。(53)宣气:发泄胸中的郁积。节情: 调节喜怒哀乐之情。(54)进于: 达到。广大疏通: 开朗舒畅的意思。域: 境地。(55)非独: 不只是。云: 助词。尔:而已。(56)窃有志: 私自想这样做。这是谦逊的说法。(57)逮: 及,达到。(58)姑:暂且。把酒:拿起酒杯喝酒。(59)陶然:喜悦的样子。就醉:趋向于醉,归于醉。
〔鉴赏〕在古代的游记文学中,写“亭” 之作汗牛充栋。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喜雨亭记》可谓佼佼者。清初施闰章的《就亭记》也算得上是上乘的作品。施闰章于四十四岁时迁官江南,任江西参议,分守湖西道。在此期间,他于驻地临江(即今江西省清江县)官舍的高阜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名曰“就亭” ,写下了这篇《就亭记》。《就亭记》与欧、苏等人的记亭之作有所不同,它没有愤懑和牢骚,也并未抒发封建士大夫所谓与民同乐的思想,而是从自然与我的角度,强调了“宣气节情” ,即发泄心中的郁积、调节喜怒哀乐的观点。这就使文章成为记亭之作中的一朵别具幽香的鲜花。
《就亭记》共分四段。第一段写筑亭的缘由和经过。它的开头是这样的: “地有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 取之官舍,又在左右,则尤难。” 作者说: 外出做官,遇上可供观赏,又不需人力修理的地方,二者兼备是很难的。这样的去处,能在官舍以内,距离住址不远,就更加不容易了。这段议论,把做官和游观联结在一起,“取之官舍,又在左右” 等话语又进而表现了作者渴望两全其美的思想。从文意上看,这是领起全文的引子; 就写作方法而言,它冲破了以交代时间、地点起笔的陈旧格式,不失为一种创造。那么,施闰章在临江有没有遇上他的理想境界呢? “临江地故硗啬,官署坏陋,无陂台亭观之美。予至则构数楹为阁山草堂,言近乎阁皂也。而登望无所,意常快怏。” 这几句意思是说,临江的土地坚硬而又贫瘠,衙门简陋而又破旧,根本没有装点景色的山林和亭台楼阁。作者到了临江就构筑了几间草堂。因为离开阁皂山不远,所以取名为阁山草堂。可惜没有地方登高望远,心里经常闷闷不乐。施闰章的这段话告诉我们:新造的草堂近则近矣,可惜无可游观,所以不免扫兴。从写法上看,通过这种反跌,使文气为之一顿。接下来,作者突然说: “一日,积雪初霁,得轩侧高阜,引领南望,山青雪白,粲然可喜。遂治其芜秽,作竹亭其上,列植花木,又视其屋角之障吾目者去之,命曰就亭,谓就其地而不劳也。” 这一层意思与第二层恰成鲜明对照,又与开头的议论相承接。如果说,上一层是“山穷水尽” 的话,这一层就是“柳暗花明” 。如果说,第一层是写理想的话,这一层则是写实践。那么,为什么作者要追求官舍附近的“游观” 之地呢? 仅仅为娱乐吗?诚然,为娱乐而娱乐的情况是有的,请看文章的第二段: “古之士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然或偪处都会,讼狱烦嚣,舟车旁午,内外酬应不给,虽仆仆于陂台亭观之间,日餍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何者?形怠意烦,而神为之累也。” 古代的士大夫离开京城到外地做官,大都能够用山水风光来娱乐自己。但有的靠近热闹的城市,诉讼案件纷繁嘈杂,各种各样的人杂乱地坐船乘车到衙门来,里里外外应酬不迭,即使辛辛苦苦地到了山林之间的亭台楼阁里面,也因每天吃饱了醇酒佳肴,听惯了美妙的音乐,心里大概就没有领略和寄情山水的兴致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身体疲倦,心意烦杂,就会妨害自己的精神。这一段从表达方式上看,纯属议论; 就构思而言,似为宕开一笔,泛泛地记述自己的随想。实际上它并非等闲笔墨: 有了这一段反面议论,就打破了游记文学中在交代了 “缘由和经过” 之后必写登境所见和游观之乐的程式,也为下一段正面描绘景色和记述感受作了反衬。另外,这段议论,承接和发展了作品的内在线索: 古代外任官员“形怠意烦” ,往往得不到就近的游观之处,而冀求官舍附近的游观之处并不在于“自娱” 。“临之为郡,越在江曲,阒焉若穷山荒野。予方愍其凋敝,而其民亦安予之拙,相与休息。俗俭讼简,宾客罕至,吏散则闭门,解衣槃礴移日,山水之意未尝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 这是第三段的第一层,正面描述作者做官和凭借就亭领略山水风光的情况。临江作为一个府郡,远在赣江的偏僻之处,寂静的情况犹如深山和荒村。作者正为这个贫穷凋敞的地方怜悯,不想烦劳百姓,恰好这里的民众对他宽简政务、得以游乐的情况也感到安心,于是彼此均可休息。由于民风俭仆,政务宽简,宾客很少上门,所以公务完毕以后,作者就卸下官服到就亭去箕坐一阵,领略自然界的景色,那阁皂山和临江美丽的形态和安谧、自然的情状没有不在心里烙下清晰的印象的。在这里,作者强调做官要政务宽简、减少交游,只有这样才能领略山光水色。不仅如此,施闰章还用“山水之意” 中的“意” 字,巧妙地交代了人化的自然风光和客观景色对作者主观的深刻影响。这就使文意不仅与第二段所写的不能“自娱”形成对照,而且由 “自娱” 递进到怡养性情的境界。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也许会问: 就亭所见的风光究竟如何呢? 为什么作者不着一字? 要弄清这个问题,读完第三段的第二层就会明白: “顷岁军兴,征求络绎,去阁皂四十里,未能舍职事一往游。聊试登斯亭焉,悠然户庭,凭陵雉堞,厥位东南,日月先至,碧嶂清流,江帆汀鸟,烟雨之出没,橘柚之菁葱,莫不变气象,穷妍巧,戛胸拂睫,辐辏于栏槛之内。盖若江山云物有悦我而昵就者。” 这一层是说: 近年来经常打仗,接连不断地征调军用财物; 因为衙门离阁皂山有四十里,所以未能撂下份内之事去游览过一次。姑且用登临就亭来代替,只觉就亭门庭寂静,它靠近城上的矮墙,位置在衙门的东南,东升的日月首先普照; 远处是碧绿的阁皂山,近处是清澈的萧江水,江上片片白帆,水边翩翩飞鸟,烟云细雨出没其间,橘柚园林鲜绿一片,景象时刻变化,形态多姿多样,美好至极的景色,叩击心弦,掠过眼梢,全都聚集在就亭的槛栏以内。真象是江山景物为了取悦作者而来。在这里,作者先说因公务忙碌而不能远游,只得姑且用登临就亭来替代,从而间接地解答了作者冀求游观之所即在官舍左右的目的。要不,一旦“职事” 繁忙,就不可能玩赏。另外,作者又按照在忙中偷闲、久别重逢的情况下,对客观事物势必倍感亲切的逻辑,放开笔墨,着意描绘了一幅就亭游观图,从而表露了作者闹中求静、寄情山水的心愿。这一层似为纯粹的写景,实际上,它对上一层来说,不失为一种精当的补叙。凭借它,正好说明了作者使用“山水之意” 中“意” 字的缘由。凭借它,收到了 “千呼万唤” “姗姗来迟” 的艺术效果。“夫君子居则有宴息之所,游必有高明之具,将以宣气节情,进于广大疏通之域,非独游观云尔也。予窃有志,未之逮,姑与客把酒咏歌,陶然以就醉焉。” 这一段以点睛之笔,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游山玩水,观赏景色,目的在于涵养性情。这一点,虽然第二段以不能“自娱” 和局限于“自娱” 作了映衬,第三段描绘了山水之意“落落在胸” ,也即与自然俱化,借景色陶冶身心的情况,但毕竟没有明说。又恰恰是这一点,在封建士大夫的思想上和文章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施闰章渴望官舍临近游观之所,为的是能够以此怡情养性。他这样说了,又这样做了。可是文章的结尾,他谦虚地表示还未能达到古代仁人志士那样的境界,于是把酒咏歌,陶然就醉。其实,对封建士大夫来说,吟哦就醉之类,既可说是“自娱” 的表现,也不妨看成养性的一种形式。因其自谦“未之逮” ,故而用“陶然以就醉” 来效法。这几句结语,话语委婉而寓意丰富,余韵不尽。
施闰章的文章,历来以质朴谨严著称。就本文而言,通篇不过五百多字,但它扣紧以游观养性、为日逐养性而冀求游观之所近在咫尺这一内在线索,首写因景筑亭之经过,次写因景寄情之不易,再写就亭观景寓情之适宜,最后以揭示游观之初衷结穴。文章形散神聚,正反相生,语句简约,环环紧扣,不失为一幅艺术的珍品。俗话说,文如其人。《清史稿》本传说他“文意朴而气静” 。这里说的“气静” ,自然是指文章的主题。但进一步看,有了思想之“静” 才有主题之静。而思想之静、文章之静,又决定了施闰章文章的表现形式必然是质朴谨严的。那么,施闰章何以“气静” 的呢? 恐怕寄情山水、借景养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上一篇:《古文观止·王守仁·尊经阁记》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司马迁·屈原列传》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