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司马迁·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1】。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3】。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屈平属草稿未定【4】。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 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 曰: 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 犹离忧也【5】。夫天者, 人之始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6】, 故劳苦倦极, 未尝不呼天也; 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国风》 好色而不淫【7】,《小雅》怨诽而不乱【8】, 若《离骚》者, 可谓兼之矣【9】。上称帝喾,下道齐桓, 中述汤、武【10】, 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 靡不毕见【11】。其文约, 其辞微【12】, 其志洁, 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13】。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14】, 蝉蜕于浊秽【15】, 以浮游尘埃之外, 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6】, 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既绌【17】, 其后秦欲伐齐, 齐与楚从亲【18】。惠王患之【19】, 乃令张仪详去秦【20】, 厚币委质事楚【21】, 曰:“秦甚憎齐, 齐与楚从亲; 楚诚能绝齐, 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22】。”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遂绝齐。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 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 归告怀王。怀王怒, 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 大破楚师于丹、淅【23】, 斩首八万, 虏楚将屈匄, 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以深入击秦, 战于蓝田【24】。魏闻之,袭楚至邓【25】。楚兵惧, 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26】。”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27】,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昧【28】。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29】,秦伏兵绝其后, 因留怀王, 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30】。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31】, 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32】, 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 虽放流, 睠顾楚国【33】, 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34】,一篇之中,三致意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35】,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36】,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 岂足福哉!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37】, 顷襄王怒而迁之【38】。
屈原至于江滨, 被发行吟泽畔【39】,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40】?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 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 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何不其糟而啜其醨【41】?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42】?”屈原曰:“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43】, 受物之汶汶者乎【44】!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45】! ”
乃作 《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46】。
屈原既死之后,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47】, 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自屈原沉汩罗后百有余年, 汉有贾生, 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 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48】、悲其志。适长沙, 过屈原所自沉渊, 未尝不垂涕, 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 又怪屈原以彼其材, 游诸侯, 何国不容, 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49】, 同生死, 轻去就【50】, 又爽然自失矣【51】!
【注释】
【1】楚之同姓: 楚国王族姓芈(mi)。屈原是楚国先王的后代子孙, 他的祖先屈瑕被封于屈,就成了屈氏。
【2】强志: 记忆力强。
【3】娴:熟悉、擅长。
【4】属草稿未定:正在起草,尚未完成。属:正好,正当。草稿:起草文稿。
【5】“离骚”者句:《离骚》是屈原写的长篇抒情诗,这个题目的意思是遭遇忧愁。离,通“罹”,遭遇。骚:忧愁。
【6】反本:追念根本。反,同“返”。
【7】《国风》句:《国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有许多写男女恋情的诗,但并不过分,所以说“好色而不淫”。
【8】《小雅》句:《小雅》也是《诗经》中的一部分,有不少讽刺政治的诗,但并未超越君臣界限,所以说“怨诽而不乱”。
【9】“若《离骚》者”句:《离骚》兼有《国风》和《小雅》的这两种特点。
【10】帝喾:号高辛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齐桓:春秋时有名的霸主齐桓公。汤、武:商汤和周武王,
【11】靡不毕见:全都表现得很清楚。靡:无。见:同“现”。
【12】微:隐微,含蓄。
【13】类:事例。迩(er):近。
【14】濯淖(zhuo nao)污泥:指在污浊的环境中。
【15】蝉蜕于浊秽:象蝉脱掉壳一样摆脱污浊环境的影响。
【16】皭然:洁白的样子。皭,同“皎”。泥而不滓:泡在污泥里却不受污染。
【17】绌:同“黜”(chu),罢免、斥退。
【18】从亲:合纵,亲善。
【19】惠王:指秦惠王。
【20】张仪: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主张“连横”,为秦国游说六国。详:同“佯”,假装。去秦:离开秦国。
【21】厚币:丰厚的礼物。委:呈献。质:同“贽”,见面礼,
【22】商於(wu):秦地名,在今陕西商县到河南内乡一带。
【23】丹淅(xi):二水名。丹水源于陕西商县,淅水源于河南卢氏,二水在淅州汇合,仍名丹水,流入汉水。
【24】蓝田:秦县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这几件事都发生在楚怀王十七年(前312)。
【25】邓:楚邑名,今河南邓县。
【26】甘心:犹今所谓(杀之以)“解恨。”
【27】顾反:犹言“回来”。
【28】杀其将唐昧(mei):事在怀王二十八年(前301)。
【29】 武关: 秦国关名, 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事在怀王三十年 (前299)。
【30】 内: 同“纳”, 接受。
【31】 顷襄王: 名横, 前298——前263年在位。
【32】 咎: 抱怨, 责备。
【33】 睠顾: 怀恋。睠, 同“眷”。
【34】 反覆之: 指拨乱反正。
【35】 随属(zhu): 接连不断。
【36】 “井渫(xie)不食”五句: 见《易经·井卦》爻辞。渫: 淘井。大意是, 井都淘干净了也没人食用, 真让人伤心。这井水可以打上来吃, 只要国王英明, 大家都能有福。
【37】 卒: 终于。短: 毁谤。
【38】 迁: 放逐。
【39】 被: 同“披”。
【40】 三闾大夫: 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
【41】 : 同“哺”, 吃。糟: 酒渣。啜(zhui): 吸, 饮。醨(li): 淡酒。
【42】 瑾、瑜: 都是美玉, 这里借喻人的美德。
【43】 察察: 清洁貌。
【44】 汶汶: 昏暗、浑浊貌。
【45】 温蠖(huo): 污浊。
【46】 汩罗: 水名, 在今湖南, 为湘江支流。
【47】 祖: 效法, 继承。从容辞令: 文辞委婉舒缓。
【48】 《天问》、《招魂》、《哀郢》: 都是屈原的作品。
【49】 《服鸟赋》: 贾谊的作品。
【50】 轻去就: 不把在朝做官和弃官归野看得太重。
【51】 爽然: 默然。自失: 指苦恼一概消失。
【赏析】
《屈原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 它和《伯夷列传》一样通篇像一首抒情诗, 而且更为婉雅凄怆。作品记述了屈原卓越的才干、高尚的志节,“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的不幸遭遇。对屈原的怀才不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昏愦和不辨贤愚,对谗臣的嫉贤误国, 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关于屈原的事迹, 在现存的先秦典籍中没有什么记载,汉朝初年可以见到的资料恐怕也十分有限。司马迁能够运用这些有限的资料,成功地塑造了屈原这个悲剧英雄人物的形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屈原充满了发自内心深处的崇敬。这股激情象一条汹涌奔腾、一泻千里的江河,贯穿着全文。文章以记述与议论交错进行的方式展开,记述中有议论和抒情,议论与记述紧紧相扣,深入抒发感情,从而激发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我们先看记述为主的部分。司马迁在记述屈原的事迹时,每句话都充满了深情。比如开篇写屈原的身世和才干的一小节,充分表现了屈原的超群不凡,凝聚着作者对他的无限敬重之情。“楚之同姓也”,是说他出身高贵;“为楚怀王左徒”,是说他官高位尊;“博闻强志”,是赞美他不同寻常的天份和学识;“明于治乱”,是颂扬他治理国家的杰出才干;“娴于辞令”,是称道他非凡的文才、口才和外交才能。他是楚怀王的得力助手,协助楚怀王处理内政外交方面的各种大事,深受怀王的信任和重用。单凭开头这一小节,屈原的形象就已经显得很高大了,这就为进一步刻画这位爱国主义英雄人物打下了基础,并且为后文描写他受到谗害的情况埋下了伏笔。值得注意的是, 司马迁并没有展开描写表现屈原才干的具体事件,这段话完全可以看成作者对屈原的评价,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体现了记述、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的特点。
从这样一个不同寻常的高度出发,此后作品中记述屈原的事迹虽然不多,但都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从而进一步表现了屈原的远见卓识,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崇敬。他“造为宪令”,担负着为国家起草新法令的重任。他被怀王斥退之后,秦国的计谋立刻得逞,楚国损兵失地,一蹶不振。他劝怀王追杀张仪,又谏阻怀王不要去秦国,一针见血地指出,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根本没有什么信义可言,去不得。怀王不听劝阻,最后死在秦国。屈原的进退举止,与楚国的命运紧密相关,他确实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杰出政治家。他热爱祖国,忠于怀王,目光远大,直言敢谏,理当受到人们的尊敬。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杰出的人才总是招致嫉妒和谗毁,这在旧时代几乎成了一条必然的规律。而且越是杰出的人才,受到的嫉害往往越深。作者记述了屈原受谗害的过程,对忠与奸、正直与邪恶的矛盾做了深刻的揭露。这种矛盾起始于屈原“造为宪令”,他本来是奉命为国家起草法令,但“心害其能”的上官大夫却想来“摘桃子”,捞一点资本。在屈原起草初稿,尚未最后完成的时候,就想把这个稿本要过去据为己有。因为起草法令是极其机密的重大事情,屈原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不肯给他。上官大夫生怕屈原起草法令成功后,影响到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立即施展了造谣生事、挑拨离间的惯伎。楚怀王本来就是个心胸狭窄、刚愎自用的人。他听信了谗言,既不分析原因,也不调查真伪,立即大发雷霆,疏远了屈原。通过这一件事,不仅表现了屈原的忠诚,上官大夫的卑劣,而且表现了楚怀王多疑猜忌、用人不专的致命弱点。从此以后, 随着屈原日益被疏远, 楚国也日益衰落, 演成了屈原的悲剧, 也导致了楚国的悲剧。尽管屈原始终系心怀王、眷恋楚国, 时刻不忘为国效力, 但他的正确建议都由于谗臣的嫉害和楚王的昏庸而不被采用, 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 特别是在秦昭王以联姻为诱饵, 骗楚怀王入秦的时候, 屈原直言劝阻, 完全是为怀王和楚国着想。但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却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劝怀王入秦。正是这个子兰, 在怀王客死秦国之后做了令尹, 他对屈原始终怀恨在心,“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迫使屈原投江自沉。屈原死后, 楚国虽然有许多人学习他“从容辞令”, 但“终莫敢直谏”。以致“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由此可见, 正是这些嫉贤妒能的小人, 造成了屈原和楚国的悲剧。
但是, 有关屈原的史料毕竟太有限了。作者像一位巧妙的工匠一样,充分地运用这些史料搭起了一座大殿的框架, 然后以大段充满深情的议论把这座大殿装饰的金碧辉煌, 五彩缤纷。综观全文, 议论部分约占了一半。文章在开头两小节对屈原的人品才干和受谗害的过程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之后, 第三小节便以更长的篇幅议论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 并对《离骚》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屈原写《离骚》的原因是“嫉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正面批评了楚怀王的昏庸和谗臣的误国, 赞美了屈原的方正廉明,不畏奸邪。他认为《离骚》这个题目的意思, 就是遭遇了巨大的忧愁。屈原“正道直行”,对楚怀王“竭忠尽智”, 却受到谗臣的谄害,“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内心的痛苦难以言传。司马迁从自身的经历中对此有深切的体验, 屈原写《离骚》正是为了抒写内心的怨愤。接着作者又分析了《离骚》的基本内容和艺术成就, 认为这篇杰作兼有《国风》和《小雅》的长处, 称颂历代的圣君贤王, 讽刺时政, 阐明道德大意和治国安邦之道, 而且文字简练, 含意深远, 深刻地反映了屈原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志节, 这种精神, 可以与日月争光。作者对屈原及其名作《离骚》, 真可谓推崇备至。
从“屈平既绌”到“以劝怀王人秦而不反也”这一大段, 作者通过楚国在政治、军事、外交上连遭挫折的事实, 说明了排斥贤能的恶果, 这不仅进一步突出了屈原的形象, 而且为议论求忠举贤的重要性打下了基础, 引出了从“屈平既嫉之”到“岂足福哉”一大段议论。屈原虽被放逐,依然一心想着楚国和怀王, 希望怀王能及时醒悟,复兴国家, 并且一再表达他这种愿望。怀王却至死不悟,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不希望在忠臣贤士的辅佐下使国家强盛吗?不是的。“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佐。”怀王当然也不例外。可悲的是他不辨贤愚,“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他把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等宠姬、谗臣、爱子当作忠臣, 经不住秦国的说客张仪甘言美辞的诱惑, 一再上当受骗, 最后“身客死于秦, 为天下笑”。这种由于“不知人”而造成的灾祸, 是何等惨痛。从而由屈原个人的悲剧推及历史的悲剧, 大大深化了主题。
再下面一段议论是以传中人物对话的方式出现的。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边遇到一位渔父, 劝他随波逐流, 与世沉浮。屈原则明确地表示了他坚贞不屈、宁死不二的决心。通过这段议论, 热情地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忠正廉洁的高贵品质。
最后, 作者又在篇末赞语中以介绍屈原作品的方式, 再次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敬慕。因为这篇传记本来是屈原和贾谊的合传, 所以又兼及贾谊及其作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屈原不幸遭遇的无限同情, 对他的死的无限惋惜, 使人们千载以下犹对其气节风采仰慕不已。
为了适应抒情的需要, 本文在语言方面也特别讲究。许多段落都象诗一样, 巧妙地运用了平仄、对偶等技巧, 读起来抑扬顿挫, 节奏感甚强。启功先生在《诗文声律论》中, 曾经列举本文的一些章节, 具体分析其平仄、对偶规律, 作为散文运用声律技巧增强感染力的例证。诚如明代杨慎所说, 《屈原传》的文字与《离骚》很相象。
屈原是司马迁的理想人物之一, 屈原的卓越才华, 他的爱国精神, 他的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 他的光辉诗篇《离骚》, 都受到司马迁不遗余力的推崇。屈原的名字及其文章两千年来之所以能够如同日月经天, 江河行地, 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司马迁这篇礼赞式的传记分不开的。而《屈原列传》之所以达到如此极致, 又与司马迁对屈原在思想上的深刻理解、感情上的高度共鸣密切相关。清代李景星说:“通篇多用虚笔, 以抑郁难遏之气, 写怀才不遇之感, 岂独屈贾二人合传, 直作屈、贾、司马三人合传读可也。”(《四史评议》),
上一篇:《古文·就亭记》鉴赏
下一篇:《古文·屈原列传》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