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李姬传
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1)。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 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2)。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3)。少,风调皎爽不群(4)。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5)。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6)。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7)。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8)。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9)。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10)。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11)”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12)。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13)”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14)。
未几,侯生下第(15)。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16)。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17)。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 妾亦不复歌矣! ”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18),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宁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 (19)”卒不往。
〔注释〕(1)姬: 古代常用作对妇女的美称,但有时也指侍妾。李香:秦淮名妓。后来孔尚任《桃花扇》塑造她为剧中女主角。贞丽:姓李,字淡如,秦淮名妓,香君的义母。(2)博: 赌博。立尽: 一会儿就光。阳羡: 古县名,故城在今江苏省宜兴县南,此处即指宜兴。陈贞慧(1604—1656): 字定生。与侯方域、冒襄、方以智同称为四公子。为明末爱国社团复社领导人之一。曾与顾杲、吴应箕等草《留都防乱公揭》,揭露、声讨阮大铖。南明政权建立,阮党死灰复燃,陈一度陷狱。明亡,隐居不出,清顺治年间卒。著有《皇明语林》、《雪岑集》、《交游录》等。(3)养女: 被他人收养作女儿者,此在妓院中常有。贤否(pi):善恶,好坏。张溥(1602—1641): 字天如,江苏太仓人。与同里张采齐名,称为“娄东二张”。他们联合江南若干文士,建立“复社”,提倡兴复古学,而后又继承了东林党敢于评议时政的传统。著有《七录斋集》,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因曾中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故称“学士”。夏允彝(?—1646): 字彝仲,江苏松江人。博学善文,与陈子龙等创建“几社”,与复社相呼应。明亡,起兵抗清,兵败投水自沉。因曾在吏部供职,故称“吏部”。亟(qi):屡屡,频频。称之:称许她,赞美她。(4)风调: 即“风韵”,风度韵致。皎爽: 光明皎洁,爽朗豪迈。不群: 超尘拔俗,不同于一般人。(5)吴: 苏州。周如松: 艺名苏昆生,本河南固始人,后寄居苏州府无锡县,明末清初著名曲艺家。玉茗堂:明代戏曲家汤显祖(1550—1617 )书室,在江西临川。四传奇: 汤氏所著的四部戏曲(唐人称小说为传奇,明人则称戏曲为传奇),即:《还魂记》(或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尽其音节: 尽数掌握《牡丹亭》等曲词演唱难度很大的音律节奏。(6)《琵琶》词: 明初浙江温州瑞安人高明(则诚)所作戏曲《琵琶记》的唱词。发: 发声,吐音,唱歌。(7)雪苑: 侯方域的别号。取“雪满梁苑”之意。梁苑为西汉梁孝王的名园,景色秀丽,为游乐和宴宾的胜地,地在河南商丘县附近,故作者常借梁苑以点明自己的乡里籍贯。侯生: 作者自称。己卯: 崇祯十二年(1639)。(8)阮大铖(1587—1646): 字集之,号圆海,安徽怀宁人。初依阉魁魏忠贤,制《百官图》,陷害忠良杨涟、左光斗等; 魏败,被废为民,匿居南京,企图混入复社,被揭发。后附权奸马士英,拥立福王,任南明小朝廷兵部尚书。又编《蝗蝻录》,刻意打尽复社志士。最后投降清兵,充向导,攻福建,被清兵杀于仙霞岭。魏忠贤(1568—1627): 河北肃宁人,少无赖,赌博不胜,恨而自阉。天启时勾结皇帝乳母客氏,结党专权,杀害忠良。崇祯时,贬置凤阳,途中自杀,士民磔其尸以解恨。论: 定罪处理。城旦: 秦、汉时的徒刑名称,白天防寇,夜间筑城。此处作“徒刑”苦役的代称。屏(bing)居: 隐藏行踪而居。清议: 公正的舆论。(9)吴应箕(1594—1645): 字次尾,安徽贵池人。复社领导人之一。清兵破南京后,起兵抗清,兵败被执,不屈就义。首其事: 首先揭发、声讨阮大铖的罪恶事迹。持之力: 竭力坚持这件事。(10)假: 委托: 王将军:阮之门客。(11)盍叩之: 何不请问他。(12)屏人: 屏退外人。(13)假母: 养母,指李贞丽。阳羡君: 指陈贞慧。吴君: 指吴应箕。铮铮: 刚正不阿的姿态。负至交: 辜负真心的朋友。世望: 世家望族。安事: 何事,何必侍奉。贱妾: 古代女子自谦之称。(14)醉而卧:沉醉而酣卧。即表示不再接待和理睬王将军。通: 交通,往来。不复通:即绝交。(15)下第:应考而未中。(16)桃叶渡: 金陵名胜之一,在今南京城内秦淮河与清溪合流处。相传晋王献之送其妾桃叶于此渡河,后人遂名其渡为桃叶渡。(17)雅: 向来,平素。中郎:东汉蔡邕(132—192)曾官左中郎将,故称“中郎”。《琵琶记》即以蔡邕与赵五娘的故事为题材。学不补行: 学识的渊博不能弥补德行的缺陷。《琵琶》所传词:指《琵琶记》中蔡邕抛亲弃妻,赴考入赘等情节。固妄: 诚然是虚诞的。昵: 亲近。董卓(?—192): 字仲颖,汉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汉献帝时擅权乱政,自封太师,祸国殃民,令人发指,后为王允、吕布所诛。曾重用蔡邕,被诛后,人皆庆贺,而蔡邕独叹息而色变,因此下狱而死。掩: 掩盖。(18)开府: 原指开建府署、辟置僚属,明、清时则督抚、漕抚也称开府。田仰: 字百源,贵州贵阳人。马士英亲戚,南明弘光时为淮扬巡抚。锾(huan): 古代重量单位,此处为货币单位。“三百锾”即白银三百两。(19)宁:岂,难道。向:往昔,过去。赞: 陈说,评述。卖: 叛卖,负心。
〔鉴赏〕金陵为明皇朝的发迹地,太祖开国于此; 成祖虽迁鼎燕京,却仍尊它为留都,保留着一整套朝廷级的政治机构。以后随着江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它又逐渐成为全国经济重镇。到了崇祯年间,中原农民起义勃兴,关外战事频仍,燕京危机日益深重,使达官贵人、富商大贾,络绎南渡,而明廷的财赋及“三饷”加派又半数刮自江南,这个陪都便更显得其地位的重要。同时,石头城下,社盛士众,他们目击朝政日非,猛烈抨击祸国奸佞和殃民官僚,大声疾呼:“蠲逋租,举废籍,撤中使,止内操。” (吴伟业: 《复社纪事》)另一方面,秦淮河畔,灯红酒绿,也不乏辞气激昂或意志消沉的士大夫去买醉浇愁或征歌以娱的。这样,金陵也就蔚为江南人文荟萃和政治斗争的中心了。这些形势,不能不使秦楼楚馆中那些良知未泯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底层女子也受到了现实生活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卷入于政治斗争的风浪之中,而倾向当时的在野俊秀,李姬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上述的时代背景和地理条件之下,继承着其父其叔反阉精神而作为复社名士的侯方域,于崇祯十二年,风华正茂的二十二岁上,离开中州,南来金陵,参加江南乡试;而于崇祯十七年,清兵入关的那一年,因遭阉党余孽阮大铖的陷害,不得不出逃,以至投奔史可法和高杰。在这期间,“雪苑侯生”功名无成,而风月有缘,于文酒笙歌之会上,结识了“香君李姬”。而几年之后,当“壮悔”之际,他不禁频频回忆这位聪慧、妍丽、豪爽、坚贞的南国妙姬的一往情深和卓荦不群的表现,乃以亲闻、亲见、亲历的史笔,追写了这篇辞采高雅、形象生动的《李姬传》来。
《李姬传》是依时间顺序而叙写的,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概述李姬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和歌艺造诣,从而领起全文。一般人物传记的开头,多是交代其人的姓名、籍贯和世系,但本文的落笔,却只简介李姬的名字而不及其余,既不知其何许人也,亦不详其若祖若父。下句虽提“母曰贞丽” ,而读下去才晓得是“假母” ,而香君为其“养女”。这就令人不禁为她顿兴孤苦伶仃、沦落风尘的身世之悲。亏得这个“假母”,秦淮名妓李贞丽平日 “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其中特别是能“与阳羡陈贞慧善也”,显见此人倒不失为烟花中的异彩。这又告诉读者她有这样的生活环境还算是巨大不幸中的一点小幸。因此,香君在这等人家里逐渐成长起来时,与一般的“摇钱树”有所不同,居然得以具有几个性格特点: “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以及“少,风调皎爽不群”。无怪,她获得了复社领袖张溥和几社巨擘夏允彝的频频赞美。当年的复社和几社,基本上继承着东林党的传统,声气遍天下,议论倾朝野,在褒贬人物上,几乎是“一经品题,便作佳士”的。他们如此称许她,自然使她誉盛秦淮。
再说,香君从十三岁起,就拜著名唱曲家吴人周如松为师。她蕙心兰质,勤学苦练,从而把文采风流,极难演唱的“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恰到好处; “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更见其学业造诣的精湛,艺术态度的庄重,于是香君崭然跃为南中歌台舞榭上的新秀了。
第二段: 简介侯生与李姬的相识机缘,追叙阮奸与清流的斗争过程,盛赞香君敏锐的洞察能力和鲜明的政治态度。“雪苑侯生” 应考未中,就寄寓下来,在寄情书卷壶觞之余,涉足花巷柳陌之中访识了李姬。“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一个是英俊名士,诗思勃发; 一个是窈窕妙姬,歌喉宛转,双方一见倾心,彼此诗歌酬答,这么精练的一句,写得何等潇洒! 即使作者后来在《答田中丞书》中,尖锐辛辣地驳斥对方的造谣中伤时,也毫不讳言这段甜蜜的生活: “仆之来金陵也,太仓张西铭偶语仆曰:‘金陵有女伎李姓,能歌玉茗堂词,尤落落有风调。’仆因与相识,间作小诗赠之。”然而,正当知音难得,爱情方浓之际,忽然闯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王将军。原来阉党余孽阮大铖“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后,始终韬晦待时,贼心不死。他曾花言巧语,置酒高会,蒙蔽了一批嗅觉欠灵的人士,满望混入复社; 但却被陈贞慧、吴应箕等头脑清醒的当世豪杰所识破,“首其事,持之力”,联合“一时胜流”,发了一篇揭露和声讨阮逆过去罪行和当前阴谋的《留都防乱公揭》。此揭一出,“大铖杜门,咋舌欲死”。(黄宗羲:《陈定生先生墓志铭》)现在,他又绞尽脑汁,耍弄花招,“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蹊跷嘉宾,李姬一眼察觉“王将军贫,非结客者”,促请侯生“叩之”。果然,“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真相大白了。于是,香君即向方域侃侃陈辞: 阳羡陈君“有高义”,贵池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此其一。而侯府父、叔都是东林党中领袖人物,一向反对魏阉的,“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此其二。末了又用了一句激将法式的反诘: “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 ”这一席私语密谈充分反映了她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展示了她“能辨别士大夫贤否”的炯炯慧眼,也说明了读破万卷书的公子远不及 “略知书” 的 “贱妾” 。至此,方域宛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大呼称善” ,而断绝了跟王将军,实质上是跟阮大铖的交往关系。同时,香君也让自己站到了正义与邪恶两种势力斗争的风口浪尖上,令人为她赢得这次斗争的胜利而大喜称快。
第三段: 特写侯生下第告辞,李姬置酒饯别,唱曲留念,赠言勉行的情景。崇祯十五年壬午,又照例举行乡试,可这次也正是大明帝国的最后一届乡试了。“侯生下第” ,那是很清楚的; 但 “李姬送别” ,这前后则有曲折复杂的情节。由于侯方域 “醉而卧” ,不理王将军,“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自然更大大触怒了其后台阮大铖。不久,适逢左良玉从长江中游地区统率大军,东下金陵就食,留都城防空虚,人心浮动。当局以左帅原为方域之父侯恂昔日所一手提拔的将领,就请方域以其父名义,驰书左帅,喻之以义,动之以情,劝其按兵勿进。不意大铖却乘机倒打一耙,诬陷方域私向左帅通信,将里应外合,夺取留都云云。作者在《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中便愤揭其事: “昨夜方寝,而杨令君文骢叩门过仆曰: ‘左将军兵且来,都人汹汹,阮光禄飏言于清议堂云: 子与有旧,且应之于内。子盍行乎? ’ 仆乃知执事不独见怒,而且恨之,欲置之族灭而后快也。仆与左诚有旧,亦已奉熊尚书之教,驰书止之” 。所以这次侯生别姬,是亏得好友通风报信,为避“莫须有” 的奇祸而匆匆出走的。
两情缱绻,一声霹雳,香君只好悄悄 “置酒桃叶渡” 以送方域,其凄怆欲绝的情怀,自可想见。可是她毕竟 “风调皎爽” ,性格坚强,还是克制了极度的悲伤,强力唱起了那平日 “不轻发” 的词曲,以佐酒留念。特别是她还引喻《琵琶记》中的角色,带映桃叶渡头的离人,抚今追昔,以赠言勉行。她谆谆告诫: “公子……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 这既是对那部戏曲作品《琵琶记》的概括印象,更是对这个历史人物蔡伯喈的正确评论,她“能辨别士大夫贤否” ,还不限于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请看,比侯方域仅少一岁的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用了三大段文字严厉地批判了蔡邕的大愚大恶,愤然指出此人与董卓同流合污,“王允诛之,不亦宜乎?” 这里,香君给中郎下了 “学不补行” 四字按语,同样为千古的评,掷地有声,而其弦外之音,也不言而喻了。她殷殷叮嘱: “公子……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 ” 她展望时局,默察爱侣,又预感到今日一别,后会难期,公子前途,但愿牢记此曲,善自珍重了。这里,寥寥数言,尤寄一片厚望! 最后,她又对自己“尤工” 的《琵琶》词,自誓从今以后,不是 “不轻发也” ,而是 “妾亦不复歌矣” 。“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何况这又多半是风云变幻,灾祸横飞中的永诀! 知音没有了,《高山》、《流水》的琴曲还弹给谁听呢?
第四段: 续载侯生去后,李姬鄙薄权势,厌恶富贵,奋力却聘的坚贞事迹,给传记添上动人的余韵。侯生仓皇避祸他去之后,仅隔半载,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自缢煤山,江淮一带,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余孽拥立昏聩淫乱的福王即位,成立南明小朝廷于金陵。一时黑云压城,好人当道,复社诸公前后相继,死的死,囚的囚,走的走,秦淮河边的李姬孤芳自守,也更陷入困境了。她风调不群,才貌出众,正是腐朽的统治集团中人妄图玩弄的对象; 她政治立场如此鲜明,又是阴毒的阮大铖之徒厉行报复的靶子。“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 ,一位首相老乡亲,开府大相公,外加三百雪花银,在田仰本人的灵魂里是多么的了不得啊,香君却视若粪土,“姬固却之” ,决不受聘为妾。这充分发扬了这位冰晶玉洁的歌女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浩然正气。当然,这也沉重地反击了迎面扑来的森然邪气,顿使田开府恼羞成怒,使出 “且有以中伤姬” 的卑劣的手段来。于是,香君进一步认清了马、阮集团的狰狞面目和丑恶本质,以及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天下乌鸦一般黑,“田公宁异于阮公乎?”同时也更深刻地记起了自己过去陈说侯生莫受大铖笼络,评述中郎尝昵董卓那两段话来,“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 这样,香君经历了阵阵的狂风暴雨,顶住了道道的倒澜逆流,把始终卫护对侯生的纯笃爱情跟继续进行对奸邪的正义斗争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而“卒不往” 。作者行文至此,戛然而止,给全传留下了无限余韵。
综上所述,作者首先用简练手法,勾勒了一个受“假母”影响、得豪士熏陶、获名流赞许、经名师教导而出类拔萃地成长为色艺俱绝、才识兼备的歌女的形象。而后以生花妙笔,对这位聪慧、妍丽、豪爽、坚贞的歌女的学艺、识奸、送行、拒聘四个情节,作了精细的描述,从而生动丰满地表现了她在当时说来具有明确的生活目的和政治理想,并为之始终奋斗的高尚情操和优秀事迹。这种高超的写作艺术正如他在《与任王谷书》中所说的: “行文之旨,全在裁制,无论细大,皆可驱遣。当其闲漫纤碎处,反宜动色而陈,凿凿娓娓,使读者见其关系,寻绎不倦。至大议论人人能解者,不过数语发挥,便须控驭,归于含蓄。”
然而,在历史的真实上,令人遗憾的是侯方域本人在国破家亡、山河变色之后,并不象其他三公子那样,浪迹的浪迹,隐居的隐居,出家的出家,而是于顺治八年,东南沿海与西南边地尚在浴血抗清之际,“出应乡试,中式副榜” ,而仅隔三载,遗下《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埋骨黄泉,卒年三十七。如此晚节,正违背了李香君的谆谆告诫,辜负了李香君的殷殷叮嘱,“妾” 不卖“公子” ,而“公子”终于叛“妾” 了。达简直是《李姬传》的最大的 “败笔” !
上一篇:《古文观止·侯方域·李姬传》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李陵·李陵答苏武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