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1】:“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2】,南有巫山、黔中之限【3】,东有殽、函之固【4】。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5】,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 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 毛羽不丰满者, 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6】,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 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霸天下。由此观之, 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7】,言语相结, 天下为一; 约从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8】,诸侯乱惑; 万端俱起,不可胜理;科条既备, 民多伪态;书策稠浊【9】,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敝耳聋,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霸, 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10】,制海内,子元元【11】,臣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 皆惛于教,乱于治,迷于言, 惑于语, 沉于辩, 溺于辞。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赢滕履跷【12】,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 嫂不为炊, 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 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 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 陈箧数十【13】, 得太公《阴符》之谋, 伏而诵之, 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 引锥自刺其股, 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 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14】, 揣摩成, 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 【15】, 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赵王大说, 封为武安君, 受相印。革车百乘, 锦绣千纯【16】, 白璧百双, 黄金万镒, 以随其后。约从散横, 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 天下之大, 万民之众, 王侯之威, 谋臣之权, 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 未烦一兵, 未战一士, 未绝一弦, 未折一矢, 诸侯相亲, 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 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 式于政, 不式于勇【17】; 式于廊庙之内, 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 黄金万镒为用, 转毂连骑, 炫于道【18】, 山东之国, 从风而服, 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19】。伏轼撙衔, 横历天下, 庭说诸侯之主, 杜左右之口, 天下莫之伉【20】。
将说楚王, 路过洛阳。父母闻之, 清宫除道, 张乐设饮, 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 侧耳而听; 嫂蛇行匍伏, 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 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 贫穷则父母不子, 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 势位富厚, 盖可以忽乎哉【21】!
【注释】
【1】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人,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本文所述内容与历史上苏秦的真实史料不尽相符,有些是虚构,或将其他策士的事迹附于苏秦身上。连横:是秦与关东诸国分别结成联盟,分化诸侯国,将其各个击破的外交策略。秦惠王:名驷,秦国国君。
【2】胡: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貉:兽名,可制裘。代:古地名,山西河北北部。其地产马。
【3】限:险阻。
【4】殽:山名,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函,关名,即函谷关,在河南灵宝县。
【5】奋击:战士。
【6】文章:礼乐制度。
【7】毂:东轴突出的部位。这句是说使者往来频繁。
【8】饬:巧饰,指花言巧语。
【9】稠浊:繁杂混乱。
【10】诎:同屈,屈服。使敌国屈服。
【11】元元:黎元,百姓。
【12】赢;同“缧”,缠绕。滕,绑腿布。跷,草鞋。
【13】箧:书箱子。
【14】期年:一周年。
【15】摩:靠近。燕乌集阙:赵都宫阙名。
【16】纯(tun):匹,段。
【17】式:用。
【18】炫熿:显耀。熿同“煌”。
【19】特:只是。掘(音窟)门;在墙上挖洞为门。桑户:用桑木做门扇。棬枢:用弯木做门轴。形容苏秦出身微贱。
【20】伉:同抗,当,匹敌。
【21】盖:通“盍”,何,怎么。
【赏析】
《苏秦以连横说秦》选自《战国策·秦策一》。《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游说言论及活动的历史著作,在西汉时,刘向将其编定,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策,共三十三篇。本文选自《秦策》,题目为选录者所加。
本文写苏秦以连横之策游说秦惠王,未被采纳,而后他发奋研读,又以合纵之策游说赵王,获得了成功。表现了作为一个典型的策士苏秦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那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时而连横,时而合纵,以取卿相之尊为目的的思想特征和性格特征,从而显示出策士的风范和特点。文章还将苏秦一家人对他前倨后卑的态度形诸笔端,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文章语言富于气势, 生动畅达, 人物形象鲜明, 性格突出, 对后世文章发展颇有影响。
这篇文章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前一部分叙述表现苏秦以连横之策游说秦王的失败情形。共四段。第一段先写苏秦以连横之术向秦惠王游说。文章极尽铺排夸张之能事。通过苏秦的如簧之口, 反复申诉连横之术可以使秦“吞天下, 称帝而治”。这段话首先称赞秦国地广关雄, 土肥物丰, 人多势众, 为“天下之雄国”。再劝说秦王以“车骑之用, 兵法之教”来达到称霸的目的。可见他的连横之策重在以战取胜。因这段话是始见秦王时所说, 故不曾展开, 所以最后说:“愿大王少留意, 臣请奏其效。”表现他希望秦王给他施展口才的机会, 详尽完整地介绍他的方略。这段文字以富于气势的言辞, 表明苏秦欲引起对方注意, 推行其说的想法。
那么听了苏秦这一番说辞, 秦王的反映如何呢?第二段写秦惠王不用苏秦之议。文章用一申排比句表明秦王当前不重外战而欲修内政的想法,他以禽鸟“毛羽不丰满, 不可以高飞”为喻, 针对苏秦以战取胜的观点, 指出不修文德内政, 是不可以称王称霸的。这段话说得从容不迫, 表明了他不能用苏秦之术的态度。最后“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愿以异日”的推脱之辞, 客气地表示对苏秦游说的谢绝。在结构上也映合上段末尾苏秦的请求。
苏秦受到秦惠王的拒绝, 还不肯罢休, 在第三段里, 他以更敏捷的言辞, 凌厉的谈锋, 引古道今, 针对惠王文治的观点进行反驳, 反复阐明以战致胜之道, 以图说服秦王。这段先承上说“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 好像结果是自预料之中的, 这也表明苏秦对说秦的自信心并不很足。接着苏秦先引历史上三王五帝等为例, 说明有仁德的君主成其霸业, 仍然要靠战。并以“由此观之, 恶有不战者乎”的反问句强调自己的观点。然后针对秦惠王以文治修内取胜的看法, 进行分析和反驳。他认为文士言语, 明言章理, 繁称文辞, 行义约信是致使天下不治, 天下不亲的根源, 只能弃文任武, 效胜于战场,而且又以三王五帝为证, 指出只有如此才能“兵胜于外, 义强于内, 威立于上, 民服于下。”阐明当今称霸亦“非兵不可”的观点。最后他又对秦惠王崇尚文治的思想方法进行批评, 称秦王“忽于至道, 皆惛于教, 乱于治, 迷于言, 惑于语, 沉于辩, 溺于辞。”点出惠王不能接受自己的主张的原因。以“以此论之, 王固不能行也”, 表明他的无可奈何的态度。
苏秦当面游说秦惠王未果, 他又十次上书, 但也同样遭到失败。第四段记叙了苏秦失败后困顿失意的处境, 以及人情淡薄备遭冷落的情景。这段叙述描写既富于故事性, 又生动地刻画了苏秦失败后的形象。苏秦游说不成,资用乏绝,只好“去秦而归”,昔日的风采,化为乌有,一副穷愁潦倒之状,面色黑黄,又干又瘦,将到家时,脸上泛出惭愧之色。而家里人妻、嫂、父母对苏秦鄙夷不屑,形象地表现策士一旦失败处境窘困的情景,这段也为下文写他成功作了铺垫。以上这部分主要写苏秦说秦的失败,重点写其游说之辞,表现其典型的纵横家的善于口舌辞令的特点。
后一部分写苏秦以合纵之策游说赵王获得成功的情况。这部分着重叙述描写,与前面在写法上有较大变化。文章的第五段记述苏秦发奋研读的情景,文章刻画了苏秦的具体形象,突出其性格特征。先以苏秦的慨叹,内心的独白,对他自责的心理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而后写他不惜引锥刺股,发愤读书,潜心揣摩,表现了他那坚毅的个性,并说明了他的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了,同时点明他游说诸侯的目的所在:“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苏秦的这一生活准则,也代表了当时某类策士的一般准则。一年后苏秦终于学成,“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可见其信心坚定迥异于前,这也为下文写其成功张本。
学成之后,苏秦即以其卓越的才华,以合纵的方略游说赵王。第六段叙述苏秦说赵王的成功。文章用叙述的手法写苏秦说赵王于华屋之下,赵王大悦,苏秦被封为武安君,受相印,尊贵无比。自此约从散横,使诸侯结盟而不与秦关通好。这里文章对比前文写来,大异于前,赵王的态度与秦王迥异,“抵掌而谈”。后而文章笔法又一变,不用叙述而以议论表现苏秦的成就,以夸张手法进而称赞他。此亦与苏秦入秦献连横之策相对照。这里先言天下皆从苏秦之合纵之策,说明苏秦之策的重要作用,又言合纵之策之效,不同于连横之策,合纵不烦一兵,而连横必以战取胜。再言内修便使赵大重于诸侯。最后言苏秦出身微贱却取得如此成功,实乃不易。
第七段补叙苏秦贵后,家中人态度的变化,深刻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的人情世态。文章这段补叙使故事更为完整,而且更生动。苏秦显贵之后,家人与以前情态截然不同。致使苏秦又发出感叹,既照应前文的喟然而叹,又进一步说明人生世上当出其锦玉以致尊位贵厚。笔法之妙绝伦,文脉关联紧密,文旨鲜明。这一部分从写法上不再有上文大段铺写苏秦的宏论,而是着重表现他成功后生活及形象等方面的变化,这也深刻表现了当时策士们所赖以生存的一登龙门,便身价百倍的那个时代。
这篇文章善于选取典型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写苏秦说秦说赵的不同遭遇,通过对比的手段,突出人物的形象,把苏秦善于言辞,才华横溢,词锋犀利,夸饰铺张的纵横气质,尽形极态地反映出来,同时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他前困后显截然相反的形象,也表现了他坚毅奋发的性格特征。文章也描写了次要人物,苏秦的家人前倨后卑,羡慕权势,厌恶困穷的情态,也通过对比表现出来。秦王与赵王对苏秦之策的态度也形成了对比。另外文章刻画苏秦运用了叙述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运用渲染夸张, 内心独白等多种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很有小说的味道。文章写到他失败时与成功时的描写最为突出。“黑貂之裘敝……”的一段描写, 使失败困顿狼狈之窘态跃然纸上, 而成功后“革车百乘, 锦绣千纯,白璧百双, 黄金万镒, 以随其后”,“父母闻之, ……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 侧耳而听; 嫂蛇行匍伏, 四拜自跪而谢”,强烈的对比, 铺张的描写, 将他那声势显赫不可一世的情态, 尽情挥洒, 颇富于小说的色彩。
文章在语言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铺陈夸张, 排比渲染, 在散体中包含大量骈辞俪句, 使文章文气贯通, 气势豪迈奔放, 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充分显示了纵横家的风格。
上一篇:《古文观止·两汉文·班固·苏武传》鉴赏
下一篇:《古文观止·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