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司马迁·货殖列传序
《老子》曰【2】:“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3】,輓近世涂民耳目【4】,则几无行矣【5】。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 吾不知已【6】。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7】,耳目欲极声色之好, 口欲穷刍豢之味【8】,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9】,使俗之渐民久矣【10】, 虽户说以眇论【11】,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12】,其次利道之【13】,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14】,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饶材、竹、榖、、旄、玉石【15】;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16】;江南出枏、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17】;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18】;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19】:此其大较也【20】。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21】。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22】,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23】!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24】, 各劝其业【25】, 乐其事, 若水之趋下, 日夜无休时, 不召而自来, 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26】, 而自然之验耶【27】?
《周书》 曰【28】:“农不出则乏其食, 工不出则乏其事, 商不出则三宝绝【29】,虞不出则财匮少【30】。”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31】。此四者, 民所衣食之原也【32】。原大则饶, 原小则鲜【33】。上则富国, 下则富家。贫富之道, 莫之夺予【34】, 而巧者有余, 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35】, 地囟【36】, 人民寡, 于是太公劝其女功【37】, 极技巧, 通鱼盐, 则人物归之, 繦至而辐凑【38】。故齐冠带衣履天下, 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39】 。其后齐中衰, 管子修之【40】, 设轻重九府 【41】, 则桓公以霸, 九合诸侯【42】, 一匡天下【43】, 而管氏亦有三归 【44】, 位在陪臣 【45】, 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46】。
故曰 【47】:“仑廪实而知礼节 【48】, 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49】。故君子富, 好行其德;小人富, 以适其力【50】 。渊深而鱼生之, 山深而兽往之, 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51】, 失势则客无所之【52】, 以而不乐。谚曰:“千金之子, 不死于市。【53】”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54】, 皆为利来; 天下壤壤, 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55】, 万家之侯【56】, 百室之君【57】, 尚犹患贫, 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58】!
【注释】
【1】货殖: 靠贸易来生财求利。
【2】《老子》: 书名, 相传是春秋时思想家老聃 (dan) 所著。
【3】务: 任务, 目标。
【4】輓:同“挽”,挽救。涂:涂饰,迷惑。
【5】几(ji)无行:几乎不可行。
【6】已: 同“矣”。
【7】《诗》、《书》:指《诗经》、《尚书》。虞(yu)、夏:虞,即有虞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名,舜是其领袖。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相传为夏后氏部落领袖禹之子启所建的奴隶制国家。
【8】刍豢(chu huan):牲畜。吃草的叫“刍”,如牛羊;吃粮食的叫“豢”,如猪狗。
【9】夸矜(jin):夸耀。势能:权势、才能。
【10】渐(jian):逐渐浸渍、沾染。
【11】眇(miao)论:指老子的言论。眇,微妙。
【12】因之:让其照原样发展。因,依照,顺着。
【13】道:同“导”,引导。
【14】整齐之:用规章制度约束他们的行动,使之规规矩矩。
【15】山西:太行山以西,包括今山西、陕西、甘肃等地。饶:多。榖(gu):楮(chu)树,树皮可以造纸。(lu):山中野麻,可以织布。旄(mao):牦牛尾,可以做旗帜上的装饰。
【16】山东:太行山以东。声色:指乐器和供观赏的器物。
【17】枏(nan):楠木。梓(zi):梓木。楠木和梓木都是贵重的建筑木材。连:同“链”,未炼过的铅。丹沙:朱砂,可以提炼水银,治皮肤病,制颜料。犀(xi): 犀牛角, 可以入药, 可以做器物。玳瑁(dai mao):龟类,甲壳可制装饰品。玑(ji):不圆的珠。
【18】龙门:山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及陕西省韩城县东北,跨黄河两岸。碣(jie) 石: 山名, 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旃裘(zhan qiu):旃,同“毡”。裘,毛皮衣服。筋角:制弓原料。
【19】棋置:像棋子一样密布。
【20】大较:大概,大略。
【21】谣俗:风俗习惯。
【22】虞:掌管山林川泽的官。文中指开发山泽资源的人。
【23】发征:征调。期会:限期会集。
【24】征:征兆,预先出现的苗头。
【25】劝:努力、奋勉。
【26】道之所符:符合道理。
【27】自然之验:自然发展的应验。
【28】《周书》:周朝的文诰。这段引文今本《尚书》中没有,已失传。
【29】 三宝: 指食、事、财三项。
【30】 匮 (kui): 缺乏。
【31】 辟: 开辟。
【32】 原: 同“源”。
【33】 鲜 (xian): 少。
【34】夺予: 夺走、给予。
【35】 太公望: 姜太公, 名望。他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 封于齐。营丘: 在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
【36】 卤 (xi lu): 盐碱地。
【37】 女功: 指有关妇女纺织等事。
【38】 繦 (qiang) 至: 像绳索一样接连而来。繦, 穿钱的绳子。辐(fu) 凑: 像车轮中的辐条一样集中在一起。
【39】 海岱 (dai) 之间: 指渤海、东海和泰山之间的诸侯国。敛袂(lian mei): 整整衣袖 (表示恭敬)。
【40】 管子: 管仲。见《管晏列传》。修之: 重整太公的遗业。
【41】 轻重九府: 轻重, 指在各地贮积货币来调节谷价贵贱的办法。九府, 指周代掌管钱币的官府: 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
【42】 九合诸侯: 多次会盟诸侯。
【43】 一匡天下: 使天下的一切得到匡正。意思是让天下诸侯尊重周朝。
【44】 三归: 台名。见《管晏列传》注。
【45】 陪臣:诸侯的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
【46】 威、宣: 齐威王、齐宣王。
【47】 故曰: 以下是引 《管子·牧民篇》中的话。
【48】 仓廪 (lin): 粮仓。
【49】 有: 富有。无: 贫穷。
【50】适其力: 适当地用自己的劳力。尽力的意思。
【51】 彰: 明显, 显著。
【52】 客无所之: 作客都无处可去。
【53】 千金之子, 不死于市: 意思是家有千金的人, 不会犯法受刑,死于街市 (古代刑人之所), 因为他知道荣辱, 耻于犯法。
【54】 熙熙: 同下一句中的“壤壤”, 都是人来人往、热闹拥挤的样子。壤, 同“攘”。
【55】千乘 (sheng) 之王: 指分封的王。乘, 一车四马。
【56】 万家之侯: 指列侯。
【57】百室之君:指大夫。
【58】匹夫:平民。编户之民:编入户口册的老百姓。
【赏析】
在《史记》一百三十篇中,有七十篇列传。从总体上看,列传是一般人物的传记;但具体地说,其中有七篇是例外。如《匈奴列传》、《南越列传》、《朝鲜列传》等,叙述了邻近各国和民族的历史,而《货殖列传》更是独具特色的一篇。《太史公自序》里说:“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滋生)财富,智者有余焉。作《货殖列传》第六十九。”这表明司马迁写《货殖列传》的用意,就是认为贸易生财、居积致富,也是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能够注意社会的经济生活,并且清楚地认识到生产、交易、财富的重要性,应该说具有远见卓识,表现了他的进步的历史观。
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详细地介绍了春秋战国以来,直到汉代的有关货殖的种种情况:商贾怎样致富,各地有什么货物,以及经济状况怎样影响人民的生活,形成什么样的社会风气等,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一个缩影。如果说《货殖列传》的正文部分,主要是描述了各地生产和交易的现象,主要是货殖事实的汇聚,那么,它开头的序言部分,便是在对现象、事实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货殖理论的阐述。
这篇序是议论文。议论文就要有论点。论点在何处出现,是根据文章结构安排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而这篇序的特点是,寓论点于论述之中。由于论点在论述的过程中已清楚地表现出来了,所以无须作者归纳,读者自能明瞭。
全序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三段是第一部分,后两段是第二部分。
文章一开始引用了老子的话:天下治理得最好的时候,相邻国家的人可以互相望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见;老百姓觉得自己吃的食物是香甜可口的,穿的衣服是漂亮合身的,安于自己的习俗,乐于从事自己的事业,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老子的这段话,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小国寡民、自给自足、原始封闭的社会理想图景。然而,司马迁明确指出,如果一定要按这个标准来改变近世的风俗,那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呢?文章接着从两个方面来论说。
首先,社会在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欲望和要求自然越来越高,追求美好声色、美味佳肴,追求安逸快乐、权势荣耀。在这种情况下,用老子的高妙道理劝说他们退回去过自耕自食、自织自衣的简陋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其次,中国地方很大,各地都有自己的特产,这些特产都是人们衣着饮食、养生送死所必不可少的。而要得到这些东西, 就要靠农夫耕种生产食物, 靠虞人开发山泽资源, 靠工匠劳作制成器物, 靠商人贩卖互通有无。
这样, 就从纵的方面和横的方面, 论证了“小国寡民”的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 只有农、虞、工、商的社会分工所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才使人类社会的一切其他活动有了可能。作者还指出, 生产和交换的经济活动象“水之趋下”一样, 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 不受政令的约束, 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通过以上论述, 文章阐明了第一个分论点: 货殖是社会形势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之必然, 是“道之所符, 自然之验”。
文章的第二部分, 论述了第二个分论点: 货殖又对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论述也是从两方面进行的。
第一方面, 货殖对利民富国的作用。作者先引用《周书》, 说明农、工、商、虞各有各的作用, 缺一不可; 这四业是“民所衣食之原”, 四业发展则民足国盛, 四业衰退则民贫国弱。然后作者举出春秋战国时齐国兴衰的典型事例加以论证。开始太公望封于营丘, 这里人少地薄, 很贫穷, 然而由于太公勉励百姓养蚕纺织, 努力钻研技术, 同时还经营鱼盐, 四方人纷纷投奔齐国, 齐国就变得富足强大了。后来齐国中途衰弱, 管仲重新整治, 设立了轻重九府管理财政, 齐国再次强盛, 桓公也因而称霸。
第二方面, 货殖对促进礼义的作用。作者引用管仲的话和民间谚语加以发挥, 阐明礼义产生于富有, 废弛于贫穷; 君子富有好行仁义, 小人富有能够尽力。作者的阐述虽然不够全面, 但是他看出了道德教化与经济发展的某种关系, 指出要使人民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 当政者必须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 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要求, 否则一切道德礼义都只能是空洞的说教, 会变得毫无意义。
总括全序, 作者阐明了货殖的必然和重要, 阐明了货殖和社会生活的唯物辩证的关系, 反映了他卓越的经济思想: 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思想。
然而, 东汉的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批评道:“述货殖, 则崇势利而羞贫贱。”历代持这种观点的也不乏其人。这些指责只能说明他们根本不懂得经济的重要性。司马迁在这篇文章中, 强调了发展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 是富国安民的基本条件和重要途径, 这同先秦儒家片面强调仁义、强调观念形态, 空讲什么“去兵去食存信”等等, 而不重视经济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商鞅、韩非以来, 人们在经济问题上形成一种“重本 (农业) 抑末 (商业)”的传统观念, 并且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规定为国策, 我国长期停滞于落后分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与这一传统观点不无关系。直到清代初期, 王夫之、黄宗羲等才又提出“工商皆本”的口号,而司马迁四者并重的观点则被压抑了一千七百多年了。恩格斯说:“商人对于以前一切都停滞不变——可以说是由于世袭而停滞不变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革命的要素。商人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它应当是这个世界发生变革的起点。”用这个观点来分析中国社会,我们更可以感到司马迁这一认识的卓越。当然,发展商品经济决不是轻视农业,而且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司马迁说:“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就是说在采取顺应自然政策的同时,还需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并辅之以教诲和法规的约束。
从写作上看,这篇文章不仅据事论理,层次分明,而且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因此论证有力而摇曳多姿:事实论证,既有概括事实论证,如各地出产之大较;又有具体事实论证,如齐国的富足强盛。引用论证,既有转述略引,如引《诗》、《书》的记述;又有直接引用,如引用《周书》。而在直接引用中,既有正面引用,如引用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又有反面引用,如引用老子的“小国寡民”的言论。此外,还有因果论证,如第二段从人的欲望推出应采取的方法;正反论证,如第三段说农虞工商的重要,第四段又引《周书》说不用农虞工商的后果;类比论证,如“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这篇文章还用了比喻、对偶、排比、反问、层递等多种修辞手段,因此议论的语言生动、形象、铿锵,有很强的表现力。
上一篇:《古文观止·先秦文·李斯·谏逐客书》鉴赏
下一篇:《古文·赤壁之战》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