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曲《七哀诗》原文与翻译、赏析
[汉] 王 粲
西京乱无象②,豺虎方遘患③。
复弃中国去④,委身适荆蛮⑤。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⑥。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⑦,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⑧?”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⑨,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⑩,喟然伤心肝。
〔注释〕
①本篇选自《文选》。原共三首,此为第一首。②西京,指长安。东汉都洛阳,洛阳在东,长安在西,因称长安为西京。无象,无道或无法。③豺虎,指董卓余党李傕、郭氾等人。方遘患,正在制造祸乱。遘,同“构”。④中国,此指北方中原地区。⑤委身,托身,寄身。适,往。荆蛮,指荆州。荆州本楚国之地,楚国本叫“荆”,古人称南方民族为“蛮”,故旧称荆州为荆蛮。⑥攀,谓攀拉车辕,表示恋恋不舍。⑦顾,回头看。⑧两相完,两者都能保全。⑨霸陵,汉文帝刘恒坟墓,地处长安东面。岸,高地。⑩《下泉》,《诗经·曹风》篇名。《毛诗序》:“《下泉》,思治也”,“曹人思明王贤伯也”。“下泉”,即“黄泉”,指地下。“下泉人”,此处也有暗指汉文帝之意。
〔分析〕
这首诗是建安诗人王粲所作。王粲(公元177—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汉名臣王龚裔孙。十四岁时,值董卓作乱,由洛阳迁居长安,不久,因避董卓余党李傕、郭氾作乱,流寓荆州达十六年。后归附曹操,历任丞相掾、军谋祭酒和侍中等职。王粲目击军阀混战给国家、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又亲尝了播迁离乱之苦,所以其诗苍凉悲慨,颇能反映动乱社会的残破面貌。
《七哀》,大概是当时的乐府新题。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说:“《七哀》起于汉末。”所谓“七哀”,是表示哀思之多。吕向说: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叹而哀,鼻酸而哀也。”“七哀”之义是否确实如此,不得而知,但其声调酸楚则是毫无疑问的。这首诗约作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作者遭李傕、郭氾之乱赴荆州途中。诗的开头两句概括地交代当时的局势。“乱无象”正是军阀横暴,民不聊生的概括。诗进而对这种混乱局面指出其形成,是因“豺虎方遘患”所致,一下子就把对祸国殃民的“豺虎”即军阀的愤恨表达了出来。接着四句,写作者在混乱局势下,无可奈何被迫迁移。作者本从洛阳流离长安,现又要离开长安,故云“复弃”;“荆蛮”是远离长安的僻远之地。特地指出加以点明,以显示这次“委身”仍是出于无奈。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尤其兵荒马乱之际,生离等于死别,“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就是写出了离别时的悲痛场面。
“出门”以下,是诗篇的主要部分。“无所见”正是为了强调下句的“白骨蔽平原”。这五个字极富概括力,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无限伤心惨目的图景。据《三国志·董卓传》记载,其时乱军“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藉”,这是兵祸;《三国志·卫觊传》记载:当时关中灾荒,民众饿死无数,“流入荆州者十余万家”,这是天灾。田野荒芜,唯见白骨累累正是当时兵祸天灾交加而造成的惨况。至此,作者笔锋一转,记叙了一个饥妇弃子的悲剧。离乱之间,作者所见所闻必然很多,然而“单举妇人弃子而言之者”,正如吴淇《六朝选诗定论》所云:“盖人当乱离之间,一切皆轻,最难割者骨肉,而慈母于幼子尤甚。写其重者,他可知矣。”母亲抛弃了幼子,然而,她心中明白,等待着自己的同样是死亡。“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真是惨绝人寰。诗最后写作者登上霸陵,回头遥望长安,伤心感叹。霸陵是文帝的墓葬,文帝时代是汉代的太平盛世,因而,“下泉人”既是借用《诗经》典故表达“思治”求安,“思明王贤伯”的心愿,也隐寓了对贤明的汉文帝的怀念。
这首诗运用白描的手法,既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概述,又有饥妇弃子的典型事例的刻划,确实写得动人心弦,充分体现出建安诗人“慷慨悲凉”的艺术特征。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说他犹如“天宝乐工,身经播乱……祇缘述亲历之状,故无不深切”,这首诗之所以写得如此“深切”感人,同作者的亲身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
〔评说〕
贺贻孙《诗筏》:“看诗当设身处地,方见其佳。王粲《七哀诗》云:‘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昔视之平平耳,及身历乱离,所闻所见,殆有甚焉。披卷及此,始觉鼻酸。”
方东树《昭昧詹言》:“仲宣《七哀》,首篇起六句,点题交代耳;而叙事高迈,沉雄阔大,气象体势,骞举清恻。‘出门’以下,又以中道所见言之,情词酸楚,直书所见,至不恶闻。《小雅》伤乱,同此惨酷。‘南登霸陵岸’二句思治。以下转唤振起,沉痛悲凉,寄哀终古。其莽苍同武帝,而精融过之。其才气喷薄,似犹胜子建。感愤而作,气激于中而横发于外,后惟杜公有之。”
上一篇:诗词·散曲《一枝花·杭州景》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散文赋《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