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赋《后出师表》原文与翻译、赏析
[三国蜀] 诸葛亮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②,王业不偏安③,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④? 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人南⑤,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⑥。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于蜀都⑦,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⑧,又务于东⑨,兵法乘劳⑩,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11),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12),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13),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14),论安言计,动引圣人(15),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16),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17),然困于南阳(18),险于乌巢(19),危于祁连(20),逼于黎阳(21),几败北山(22),殆死潼关(23),然后伪定一时耳(24)。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25),四越巢湖不成(26),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27),委夏侯而夏侯败亡(28),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29),何能必胜? 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30),中间期年耳(31),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32)。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33),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34),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军败于楚(35),当此时,曹操拊手(36),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37),西取巴、蜀(38),举兵北征,夏侯授首(39),此曹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40),秭归蹉跌(41),曹丕称帝(42)。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43),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注释〕
①此表原编《诸葛亮集》不载,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谓出于张俨《默记》,故后人有疑为伪托者。②汉,蜀汉自称。贼,指曹魏。③偏安,偏据一方以自安,意即不能统一全国、成就帝王之业。④孰与,意同“何如”,用来表示比较。⑤宜先入南,此句及以下三句参见《出师表》注。⑥并日而食,两天只吃一天的饭。⑦蜀都,指成都。⑧贼适疲于西,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率军攻祁山(今甘肃礼县祁山堡),陇右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蜀,关中震动。魏明帝(曹叡)西镇长安,遣张郃(he合)大破蜀将马谡于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诸葛亮虽出征受挫,但魏军也有很大损失。⑨务于东,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夏,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伪叛,诱魏将曹休。秋,孙权遣陆逊大破曹休于石亭(今安徽潜山东北)。⑩乘劳,趁着(敌军)疲惫。(11)高帝,指汉高祖刘邦。(12)创,伤。(13)良、平,张良、陈平,皆刘邦重要谋士。(14)刘繇(you由),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汉末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被袁术所占,不敢赴任,南渡长江,治曲阿(今江苏丹阳)。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以少量兵力渡江攻击,刘繇弃军逃去。王朗,字景兴,东海郡郯(今山东郯城北)人,汉献帝时任会稽太守。孙策渡江略地,王朗投降。孙策因见其儒雅,留置曲阿。(15)“论安”二句,是说刘繇、王朗论安危、言计策,动辄引用古圣人之言,不务征战。(16)孙策(公元175年—200年),三国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子,孙权之兄。坚死后,策依附袁术,收领其父残余部曲千余人,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率军渡江,据有吴、会稽等五郡,建立孙氏政权。孙策坐大,孙策安然而日趋强大。(17)孙、吴,指孙膑和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18)困于南阳,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进军宛(今河南南阳),击张绣。张绣降而再叛,偷袭曹军。曹操大败,被流矢所中,长子曹昂遇难。(19)险于乌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以重兵渡黄河攻曹操,进临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袁军辎重万余,屯于官渡附近的故市、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时曹操兵少粮缺,情况危急。曹操率奇兵五千,夜袭乌巢,烧毁袁军屯粮,又歼灭袁绍主力军七万余人,以弱胜强,转危为安。(20)危于祁连,事未详。或指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张鲁,进入氐(当时甘肃一带少数民族),被氐人塞道;至河池(今甘肃徽县),氐人恃险拒守事。(21)逼于黎阳,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操南下荆州击刘表,袁尚攻袁谭,曹操还救袁谭,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北),袁谭诈降曹操。次年(公元204年),曹操转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袁谭逼迫其后,略取甘陵、安平、渤海、河间等地,后被曹操斩杀。(22)几,几乎。几败北山,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与刘备争汉中,运大批粮食从北山(今甘肃武都东)下过,被蜀将赵云袭击,曹军自相践踏,损失巨大。(23)殆死潼关,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击马超、韩遂于潼关,将北渡黄河,马超率军赶到。曹操措手不及,张郃等于危急中引曹操上船,河水湍急,下漂四、五里,马超率骑兵沿岸追射,箭如雨下。曹操脱险后说:“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24)伪定一时,意指曹操平定中原,因非正统,一时而不长久。(25)五攻昌霸不下,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刘备占据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东海郡昌霸反叛曹操,郡县兵众数万人归附刘备。曹操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26)四越巢湖不成,曹操以合肥为军事重镇,驻有重兵,其东南即巢湖。孙权屡次围攻合肥,双方在巢湖地区作战,但曹操未能越过巢湖。(27)李服,未详。按《通鉴》胡三省注,李服当为王子服。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车骑将军董承,受献帝衣带中密诏,遂与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和刘备等同谋诛杀曹操。谋泄事发,次年,曹操杀董承等人。(28)夏侯败亡,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地区。次年春(公元219年),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关,渊被刘备部将黄忠所杀。曹操引军还长安,汉中地区遂为刘备所得。因曹操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西征张鲁,留夏侯渊屯守汉中,故称委任。(29)驽下,才能低下、平庸。驽,下等的劣马。(30)汉中,郡名。(31)期(ji基)年,一周年。(32)曲,原为古代军队编制的较小单位,后来把私兵称作“部曲”。突将无前,冲突之将,一往无前。(33)賨(cong丛)叟,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蜀汉招募为兵,以勇敢善战著称。“叟”为西南少数民族的泛称。青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蜀汉招募为兵。(34)住与行,指守与战。全句谓守与战,其劳费是相等的。(35)先帝军败于楚,此指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刘表之子刘琮在襄阳(今湖北襄阳)投降。曹操追击刘备,于当阳长坂坡大败之,刘备弃妻、子败逃夏口(今武汉)。(36)拊(fu府)手,拍手,表示气愤或喜乐的动作。此指曹操于当阳打败刘备,拍手称快。(37)东连吴、越,指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曹操自江陵(今湖北江陵)沿长江东进,刘备与孙权联盟,会战于赤壁(今湖北嘉鱼东北),曹军大败,损失惨重。(38)西取巴、蜀,此指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自葭萌(今四川广元西南)进击益州牧刘璋。诸葛亮、张飞等平定白帝等各郡县。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进围成都,刘璋投降,刘备领益州牧。(39)授首,被杀。(40)吴更违盟,关羽毁败,孙权因刘备已得益州,要求归还关羽镇守的荆州。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双方瓜分荆州,以湘水为界,连和结盟。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攻曹魏,攻取襄阳等地。曹操利用吴、蜀间的矛盾,答应割取江南地予孙权,故孙权袭关羽后方,关羽还军南下,孙权遣陆逊截击,斩杀关羽及子关平。孙权独占荆州,故称“违盟”。(41)秭(zi紫)归蹉跌,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忿孙权袭击关羽,率军伐吴,破吴军于秭归(今湖北秭归)。次年,刘备驻军夷道(今湖北宜都西北)、猇(xiao嚣)亭(今湖北宜都),吴大都督陆逊以火攻大破刘备于猇亭。刘备还秭归,收拾散兵,驻白帝。(42)曹丕称帝,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改国号魏,改年号为黄初,是为魏文帝。(43)鞠躬,恭敬谨慎。尽力,后世选本或作“尽瘁”(竭尽劳苦)。
〔分析〕
公元227年,诸葛亮在向刘禅呈上《出师表》以后,迅即率师进驻汉中。翌年,出师北伐祁山,魏国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纷纷叛魏归汉。这时,魏国大举进军东吴,魏将曹休为吴将陆逊所败,关中极为虚弱。诸葛亮认为进攻时机已到,准备全师出兵伐魏。但是,蜀中不少大臣,安于逸乐,对进军一事心怀疑虑,并且产生了不少非议。为此,诸葛亮再次上表,苦心孤诣,申明讨伐的决心;义正辞严,批驳非议的错误。因为这次上表后于出师时的一表,故而后世称之为《后出师表》;而把原有的《出师表》称为《前出师表》。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审时度势出发,高屋建瓴地指出讨伐曹魏是巩固蜀汉政权、兴复汉室江山的当务之急。文章的立论,由先帝刘备伐魏的决策开始,坐实到刘备托付诸葛亮伐魏这一重大任务之上。作者用了“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这一无可选择的反问句,说明了这次出师,乃是非伐不可的大事,决不能有所怀疑。
第二部分综论蜀中非议的错误。文章从两个方面立论:一是先帝遗意的决心,一是当前形势的有利,指明此刻出师,是为最佳时机,决不能宴然自惜,偏安蜀郡,得出了“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的结论。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主要部分,诸葛亮从六个方面具体驳斥了蜀中非议的错误:(一)从汉代开国之主刘邦“涉险被创,危然后安”的历史教训出发,说明决不能坐定待胜;(二)从刘繇、王朗不思进取,坐待东吴强大的历史教训出发,说明决不能不战而使敌人壮大;(三)从足智多谋的曹操屡遭困厄的历史教训出发,说明难以不危而定;(四)从才能过人的曹操一再失误的历史教训出发,说明难以庸才取胜;(五)从老兵老将逐渐衰亡的现状出发,说明愈迟进军则愈少兵将,今后更是难以图敌;(六)从当前蜀国的人力财力现状出发,说明拖延愈久则因难愈多,以小战大,难以与敌持久,必须及早图敌,先发制人,才能克敌制胜。这一部分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论证凿凿有据,论点鲜明,无可反驳,行文层层叠叠,用语激昂慷慨,气势充沛,文情深沉,堪为大手笔,大文章。
最后一部分论述世事多变,难以预料,必须尽力而为。文中“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八个大字,读来铮铮有声,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忠肝义胆,是全文高潮之所在,也是诸葛亮人格璀璨光辉之所在。
前后两表,全面地表达了诸葛亮伐魏兴汉的决心和信心,但两表的重点有所不同,前表以开导后主刘禅的昏庸为主,后表以审时度势坚定出师的决心为主。两表交相辉映,展示了一位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坚毅的敬业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后出师表》的作者,究竟是不是诸葛亮的问题,历代都有争论。否定者认为文章有不符历史事实之处。例如,文中说“臣到汉中,中间期年”,“期年”是一周年,诸葛亮是在公元227年率师北上的,第二年应是228年,而蜀中大将赵云亡故于229年,像这样的大事,诸葛亮决不会错误,怎么能说赵云已丧呢? 因而认为此文乃系后人伪托。但是,从全文来看,不管是诸葛亮本人所作,还是后人的伪托,总体思想是基本上符合诸葛亮为人的;至于“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衍化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成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千年来不知激励过多少有为之士,所以,即使此文不出于诸葛亮之手,也是中华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篇章,值得我们一读。
〔评说〕
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出师大意,首段数语已尽。然此表特为众议纷纭而上。故次段既揭出议者谓为非计,作全表发端语。入后六段,每段但作诘问,绝不用一煞笔,而段末均以未解束住,局势整练中气自疏越,盖逐段皆以发明首段之意,亦即逐段皆以辨难议者之所谓非。或借端发议,或直抒己见。顿挫抑扬,反复辩论。似是平列,而文义实由浅入深,一气贯注。末段以但知尽忠而不能逆料成败利钝作结,结得理足,众议可以毕息矣。‘鞠躬’八字,且能暗顾次段受命以下数语,章法笔力,结得两绝。”
上一篇:散文赋《吊古战场文》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散文赋《周忠介公遗事》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