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曲《山中寡妇》原文与翻译、赏析
[唐]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②。麻苧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③,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④。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⑤。
〔注释〕
①本篇选自杜荀鹤《唐风集》。②蓬茅,指茅屋。③柘(zhe蔗),常绿灌木,叶圆而尖,同桑叶一样可以用来喂蚕。桑柘,古代常用以代指养蚕业。④旋,便。斫(zhuo浊),砍。⑤征徭,赋税和徭役。
〔分析〕
中国古代反映社会面貌的诗篇,从写法上看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从大处落笔,较全面地揭示社会矛盾。如杜甫的《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北征》,将“安史之乱”时期动荡的社会面貌、凋敝不堪的民生,一一呈现在人们面前,真不愧为一代“诗史”。另一类则从小处着墨,通过具体的事例,以小见大。这方面的例子就更多了,杜荀鹤的《山中寡妇》便是其中的一篇名作。
《山中寡妇》描写的是逃亡山中的一个寡妇的苦难生活。如果把唐末社会比作一个大舞台,它所写的只是这舞台上极不显眼的一角。当时,黄巢农民起义已被残酷镇压下去,封建阶级弹冠相庆未久,内部各集团为了争夺权益,又开始了豺狼般的厮杀。“九土如今尽用兵”、“四海十年杀人尽”,这个“山中寡妇”的丈夫也是惨死于这场祸乱的千千万万无辜者中的一个。“夫因兵死守蓬茅”,诗落笔即扣紧题中“寡妇”两字,在交代她守寡原因的同时,概括而又颇形象地表现了她凄苦的心情和孤独无倚的生活。起句写得虽很平实,但却能给读者对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寡妇”的不幸遭遇留下丰富的思索余地。
次句转入正面描写“寡妇”的形象。一个人的外形,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衣衫和头发。故而尽管着墨无多,只写到低劣的麻布衣服、头发已变得焦黄,但已足以由此而使人明白她一定长久忍受着生活的煎熬,联想起她操持农活、日晒雨淋,为生存而挣扎着的苦难生活。
三、四两句点明寡妇为什么忍心离开了自己的家园。由于军阀战乱,可爱的家乡变成了一片荒芜不毛之地。“桑柘废来”、“田园荒尽”,正是军阀混战造成的恶果。这里上句的税指丝税,下句的苗指田赋。农村早已如此凋敝,可是封建阶级却还在不遗余力地搜刮,诗人用了一个“犹”字、一个“尚”字,突出了封建阶级完全不顾劳动人民死活,盘剥聚敛、敲髓吮血的豺狼本性;也告诉了读者,这个“寡妇”之所以忍痛背井离乡、孤零零地避入人烟稀少的荒山丛岭,乃是为了躲避凶猛更甚于猛虎的苛政啊!
那末,这位“寡妇”眼下又是如何在这穷山老岭中维持生计的呢?接着两句就是具体地描述她目前的生活状况。她靠挖掘野菜充饥度日,而且将菜根也混在一起煮食,舍不得丢弃;她烧火所用都是临时砍下来的“生柴”,忙碌得连上面的枝叶也未曾去掉就匆匆塞入炉灶。古代农村,食物、柴火是最起码的生活必需品。这里,诗人不仅从食、柴两方面来写出她生活的艰辛困苦,更通过“和根煮”、“带叶烧”的细节,进一步强调了她艰辛困苦的程度。至此,这位“寡妇”在极端贫困中挣扎以求生存的惨况,已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可以看出,诗人对这位贫困妇女寄予了深深的同情;虽然他并没有把这种同情直接明说,而是让它渗透在对寡妇的不幸遭际和苦难生活叙述的字里行间,但因此却也产生了更加感人的艺术感染力。
但是,如果诗篇仅仅是写对一个山区妇女的同情,它的意义还是有限的,事实上诗人也没有这样做。诗人慧眼之所以刻画这一典型,更有他的深意;这深意便隐藏在诗最后两句诗人发出的深深感喟之中:“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前面已提到,“寡妇”逃避入山,正是为了躲避压得人无法喘息的赋税,然而,即使迫不得已逃到了“深山更深处”,封建阶级的魔影依然如影随形,追踪而至。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民众还有什么出路呢?这里,“任是……也应……”的句式用得恰到好处,既写出了处于封建压榨下劳动人民不可避免的悲惨命运,更是对封建阶级的严正谴责,从而达到了“以小见大”。通过描写“山中寡妇”的生活,把人们的视线引向更广阔的苦难社会的创作目的。正是由于这最后两句,诗的主题从同情民众升华为对封建剥削阶级的揭露和批判。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古代诗人以下层民众生活为题材的作品,经常使用乐府古体,但杜荀鹤却别出机杼,擅长用七律来反映。像此诗不用典故,不加雕琢,纯用白描,加上一些虚词如“犹”、“尚”、“任是”、“也应”等等运用得当,读来真如口语一般。诗的结构也很严密。前六句主要就题中“寡妇”两字落墨,后两句则更照应了“山中”两字。王安石评唐张籍、王建乐府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若容易实艰辛”,于此诗也可作如是观。
〔评说〕
蔡正孙《诗林广记》:“此诗备言民生之憔悴,国政之烦苛,可谓曲尽其情矣。采民风者,观之其能动心否乎?”
上一篇:散文赋《小园赋》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诗词·散曲《山中问答》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