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赋《胸中之竹》原文与翻译、赏析
[清] 郑 燮
江馆清秋①,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②;趣在法外者,化机也③。独画云乎哉!
〔注释〕
①江馆,江边的房舍。②“意在”句,语本《历代名画记》:“意存笔先,画意尽在。”定则,基本法则。③化机,即天机,自然的运行变化。
〔分析〕
郑燮,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尤其擅长画竹。这一篇短短的文字是他题画的款识,通过总结作者画竹的经验,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作者叙述他画竹经历了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过程。“眼中之竹”是竹的自然形态,画家首先要有眼中之竹,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仔细观察,才能进入创作过程,这就是画论中所说的“师法自然”的道理。但是,并不是所有自然形态的竹子都可以入画,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下,当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相切合时,才能在画家胸中形成审美意象,从而使画家产生创作的冲动和灵感。如果眼前之竹是枯枝败叶,固然引不起画家的创作欲望(以丑为美则另当别论),若画家不是处于形象思维活跃的创作临机状态,那么茂林修竹也会视而不见。作者身处“江馆清秋”之晨这样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环境之中,“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显示出独特的神韵,于是“胸中勃勃遂有画意”,竹子由自然状态进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象,因而眼中之竹变成了胸中之竹。此时的竹已经过画家的取舍和加工,融入了画家的主观想像和情感,并与画家从他处获得的竹子形象交织在一起。这种揉合而成的竹子自然已与自然状态的竹子大不相同,因此又说“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是画家将意象中的竹子通过各种艺术技巧化为具体形象。作者指出:“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此时的审美意象是朦胧模糊的,要将其以固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是一件易事。画家的创作总是与原先的构思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画家受到艺术修养的限制,往往无法把胸中的意象完美无缺地表现出来。眼高手低,心手不相应,是艺术创作中普遍的现象。另一种情况是有时候画家在形象思维的驱使下,不由自主地改变了原先的构思,使得作品的艺术效果与原先的胸中意象不相符合。小说、戏剧作家在创作时,经常会出现思路被作品中人物形象牵着走,从而改变原先设计的情节和结局的现象,画家也是这样。此外,绘画有写意一派,兴之所至,信手涂抹,只求传神,不求形似。以上诸种,均即文中所说的“变相”,因此说“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是全文的总结。“意在笔先”语出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意在笔先,画尽意在。”指画家在落笔之前必须在胸中形成艺术意象,这是绘画的基本法则。苏东坡所云:“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所谓“趣在法外”,是说作品的神韵趣味应该是天机的流露,像造化一般出于自然而不露痕迹,不受固定的艺术法则的束缚。《中国画家丛书》影印的板桥《露竹新晴图》也有这篇题识,只是文字略有不同,“总之”以下数句为:“步步变相,莫可端倪,其天机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独画云乎哉!”正可作为“趣在法外”的注释。作者认为“意在笔先”、“趣在法外”不仅仅适用于绘画,而是普遍的艺术规律。
郑板桥为人傲岸不群,蔑视世俗礼法,因此他特别欣赏竹子孤高劲直的品格。他最喜欢画竹,对画竹也独有心得。他画的各种各样的竹子,正是他人格与情操的写照。“趣在法外”,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规律,也是他为人处世的一种原则吧。
上一篇:散文赋《肥水之战》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诗词·散曲《节妇吟》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