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赋《记承天寺夜游》原文与翻译、赏析
[宋]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②,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
庭下如积水空明⑤,水中藻荇交横⑥,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⑦。
〔注释〕
①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承天寺,在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南)。当时苏轼因被新党指控为讪谤朝廷,贬谪在黄州。②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作者贬官黄州的第四年。元丰,宋神宗的年号(公元1078—1084年)。③张怀民,即张梦得,苏轼之友,亦贬官黄州,初到时寓居承天寺。④步,用为动词,散步。⑤空明,透明,形容庭中似水般澄澈。⑥藻荇(xing性),泛指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形似心脏,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⑦闲人,此指不追求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当时作者贬官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过着近乎流放的闲居生活,所以自称为“闲人”。
〔分析〕
苏轼因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持保守态度,终于获罪而贬谪黄州充当团练副使。这个闲职,使苏轼无“用武之地”,所以这一时期苏轼的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大多有旷达而又失意的矛盾心绪,本篇也不例外。
前段叙寺庭步月,在“解衣欲睡”之深夜,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兴之所来,不可自己。这正是苏轼那旷达性格的表现。但一人独步,未免寂寞,于是至承天寺寻朋友共同游乐。一“念”之闪,立即行动。这又是苏轼那不顾形迹的旷达表现。“相与步于中庭”一句点实了题目“承天寺夜游”,又为后文的写景抒情留下了无穷尽的地步。
中段写景,夜间闲游,可入文者甚多:寺、庭、日、树、草、风声、虫鸣等等,如果一一娓娓道来,可制成相当规模的文章。但作者只撷取月光来描写,将庭中的月色比为“积水”,将月下的竹柏影喻为“藻荇”,而一个“空明”,极言月光之澄澈洁净,一个“交横”,则写尽了竹木丛生错杂之状态。出奇的联想构成了绮丽的美景,而又如此贴切、动人,令人宛然如见。这里又留下了多少空余,让读者自己去联想、遐思。
末段抒情,承上面两段推出一层。为了把这一层推得更高、更有力,作者故意跌宕一笔,说“月夜”、“竹柏”何处无有,人人都有这样的机会赏览月色树影,但偏偏世间无人赏月,缺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一句话看来平常,却是含意深长,而又饶有余味。它暗示了世人大多汲汲名利,牵缠俗务;它也显示了作者的心胸旷达飘逸;它又淡淡地流露出作者那失意的怅惘心绪。这里又留下了许多含蓄的意思让读者自己去咀嚼回味。
全文83字,有叙述,有写景,有抒情,前后紧扣,转折自如。但是笔刚落下即收,话刚出口即止,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去领略,去联想,去填补。一篇短文,能写得如此精致而有韵味,可见苏轼作文的功力。
〔评说〕
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仙笔也。读之觉玉宇琼楼,高寒澄澈。”
上一篇:散文赋《观潮》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散文赋《译《天演论》自序》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