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黄庭坚·题自书后》鉴赏
崇宁二年十一月,余谪处宜州半岁矣。官司谓余不当居关城中,乃以是月甲戍抱被入宿于城南。予所僦舍“喧寂斋”,虽上雨旁风,无有盖障,市声喧愦,人以为不堪其忧。余以为家本农耕,使不从进士,则田中庐舍如是,又何不堪其忧邪? 既设卧榻,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机相直为资深。书此卷,实用三钱买鸡毛笔书。
(《山谷集》)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官涪州 (今四川涪陵)别驾。宋徽宗即位,一度起用,但不久即被免职,流寓在荆州、鄂州一带。在荆州,黄庭坚写了《承天院塔记》,仇家陈举根据执政者赵挺之的意向,从文中摘出数语,锻炼出“幸灾谤国”的罪名,于是黄被除名,流放到宜州 (今广西宜山)。本文即作于作者被贬宜州约半年之后。
黄庭坚于崇宁二年(1103) 五、六月间抵达宜州贬所,起先本在城里租屋居住。到了十一月间,宜州太守认为黄是受羁管的罪官,不准他居住城内,于是,黄便抱了一床被子,搬到城南,租了一间民房住下。作者所租民房,屋顶漏雨,四壁透风,从早至晚,喧闹不休,其困苦可想而知。然而,作者却为居室取名曰“喧寂斋”,屋名 “喧寂”,寓闹中取静之意,晋代诗人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接着,作者围绕处陋室而不以为“忧”,表明自己本出身于农桑之家,倘若不入仕途,现在也一定住在田头的草棚里,情形不也是这样吗?于是,他便“设卧榻,焚香而坐”,尽管西邻的宰牛作坊终日喧嚣嘈杂,但自己的心却能保持清静。黄庭坚对于书法历来有着浓厚兴趣,他的书法纵横奇崛,龙蛇飞动,与蔡襄、苏轼、米芾并称“宋四家”。他谪居宜州时,虽处境艰难,但仍然常用当地产的三个钱一支的鸡毛笔抄写前人诗文,以此陶冶性情,排遣愁闷,故文末二句,特意以“书此卷,实用三钱买鸡毛笔书”作结,于洒脱中透出因缘自适、安贫乐道的坦荡襟怀。
这篇小品先叙事,后议论,语言质朴,写来轻松而洒脱。通过作者如实叙来的遭际与思绪,不难看出他虽然备历磨难困苦,但遇事达观,心胸旷放,在“人以为不堪其忧”的困境中泰然自处,对个人爱好则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上一篇:《唐·韩愈·题李生壁》鉴赏
下一篇:《宋·陆游·风俗记》鉴赏